EN
https://www.gov.cn/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裏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2020-10-19 14: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基輔10月19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裏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新華社記者 李東旭

烏克蘭鮑裏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為世界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德羅博丘克認為,中國脫貧攻堅工作貫穿經濟發展的每一階段。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伊始,中國在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建立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並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也加快了農村和農民脫貧進程。

德羅博丘克説,中國的減貧經驗告訴世界,“脫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整套扶持政策”。她認為,人力資本培養、吸引投資和鼓勵創業的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都需要宏觀經濟政策、金融、稅收和司法等各方面政策扶持。因此,對於欠發達國家來説,應當借鑒中國減貧經驗,制定中長期全面脫貧戰略。

德羅博丘克表示,具體來看,重視教育、推出城鎮化和精準扶貧計劃等政策對扭轉中國的貧困狀況至關重要。

她説,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被稱為第一生産力,教育和人才培養受到高度重視,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中國政府還積極推動高等教育,良好教育為民眾提供了更多就業和創業機會,增加了擺脫貧困的可能性。

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城鎮化建設,農民加快成為城鎮人口,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開展了一系列精準扶貧計劃,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德羅博丘克説,中國採取的精準扶貧計劃,改變了農村營商環境,探索出許多特色扶貧模式,既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又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農村。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脫貧工作進入新階段。德羅博丘克認為,創業和創新的時代精神也是中國減貧取得驕人成就的重要動力之一。中國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這一政策推動下,中國的年輕人、大學、科技園、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創業和創新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特徵。這也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提供了機遇。

德羅博丘克指出,近年來中國在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方面引人注目,信息技術的快速運用極大縮短了溝通距離和時間,加快了農村資源流動,提高了農村資源配置效率。

她認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營商模式和就業形式,讓貧困地區和人口有了更多追趕的機會。信息技術讓農村和農民快速、深度融入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收穫更多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