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政部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2020-10-21 18:15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2020年10月21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介紹了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王慶閣: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財政部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先生、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先生、稅政司副司長陳東浩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提問。

下面,首先請劉金雲先生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 劉金雲: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00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335億元,同比下降9.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5667億元,同比下降3.8%。全國稅收收入118876億元,同比下降6.4%;非稅收入22126億元,同比下降6.7%。

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

1.國內增值稅42690億元,同比下降13.5%。

2.國內消費稅10876億元,同比下降5%。

3.企業所得稅30014億元,同比下降4.9%。

4.個人所得稅8562億元,同比增長7.3%。

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1007億元,同比下降9.4%。關稅1899億元,同比下降11.6%。

6.出口退稅11314億元,同比下降12%。

7.城市維護建設稅3406億元,同比下降7.9%。

8.車輛購置稅2557億元,同比下降4.4%。

9.印花稅2592億元,同比增長30.3%。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644億元,同比增長53.4%。

10.資源稅1280億元,同比下降9%。

11.土地和房地産相關稅收中,契稅5168億元,同比增長7.7%;土地增值稅4948億元,同比下降2.5%;房産稅1817億元,同比下降7.8%;耕地佔用稅982億元,同比下降10.6%;城鎮土地使用稅1428億元,同比下降6.6%。

12.環境保護稅154億元,同比下降8.1%。

13.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合計813億元,同比增長2.9%。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185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24542億元,同比下降2.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0643億元,同比下降1.9%。

主要支出科目情況如下:

1.教育支出25554億元,同比下降1.9%。

2.科學技術支出5670億元,同比下降5.7%。

3.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2537億元,同比下降1.3%。

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865億元,同比增長8.2%。

5.衛生健康支出14343億元,同比增長4%。

6.節能環保支出4024億元,同比下降15.3%。

7.城鄉社區支出14610億元,同比下降31.3%。

8.農林水支出15916億元,同比增長9.9%。

9.交通運輸支出8726億元,同比下降2.5%。

10.債務付息支出7351億元,同比增長16.8%。

二、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

1-9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5207億元,同比增長3.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633億元,同比下降14.7%;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2574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9360億元,同比增長10.3%。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1-9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8218億元,同比增長26.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1746億元,同比下降5%;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76472億元,同比增長27.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47631億元,同比下降8.3%。

王慶閣:感謝劉金雲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經濟參考報記者:請問今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呈現什麼特點?如何展望第四季度的財政收入形勢?

劉金雲:謝謝你的提問。隨著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快落實,經濟逐月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4個月正增長,9月份扣除特殊因素後,收入增幅比上月繼續提高,好于預期。各級政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同時加快直達資金下達和使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財政收支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從收入走勢看,財政收入增長逐月好轉。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002億元,同比下降6.4%。前三季度各季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分別為-14.3%、-7.4%、4.7%,總體呈現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後二季度觸底回升、三季度由負轉正的持續向好態勢。特別是6月份以來,全國財政收入當月增幅連續4個月正增長,6-9月收入分別增長3.2%、4.3%、5.3%、4.5%,其中,9月份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特殊因素後,財政收入同比增長約8%。

從稅收收入看,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恢復,9月當月主體稅種增幅全面轉正。1-9月累計,全國稅收收入118876億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收窄10個、4.9個百分點,其中,9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8.2%,當月主體稅種全面轉正。分稅種看,1-9月,國內增值稅下降13.5%,比上半年收窄5.6個百分點,其中,9月當月,工商業增值稅實現連續3個月增長,主要是工業生産增長持續加快;營業稅改徵的增值稅年內首次轉正,主要是服務業復蘇有所加快。企業所得稅下降4.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個百分點,主要是企業利潤連續3個月兩位數增長。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9.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8個百分點,主要是一般貿易進口回暖。

從非稅收入看,地方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産帶動非稅收入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1-9月累計,全國非稅收入22126億元,同比下降6.7%。中央非稅收入2490億元,同比下降52.9%,主要是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基數較高。地方非稅收入19636億元,同比增長6.6%,主要是積極挖掘潛力,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産增加收入,地方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國有資源(資産)有償使用收入合計拉高地方非稅收入增幅6.7個百分點。同時,企業負擔持續減輕,涉企收費繼續下降,全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下降3.1%、地方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下降1.2%。

從財政支出看,各級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185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4542億元,下降2.1%,剔除國防、債務付息支出後,下降11.7%;地方財政支出150643億元,下降1.9%。全國財政支出下降,除了年初幾個月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支出進度比去年同期放緩外,主要是各級政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城鄉社區支出分別下降7.3%、31.3%。同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增長66.1%,扶貧、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14.3%、9.4%、8.2%。另外,1-9月累計,列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超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倍,主要用於補短板重大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對有效對衝疫情影響、穩住經濟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展望第四季度,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將進一步鞏固,工業增加值、企業利潤、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將帶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進口環節稅收等主體稅種增幅繼續回升,財政收入累計降幅會逐步收窄。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督促地方依法依規組織收入,積極採取措施保障財政平穩運行,努力完成全年預算目標任務。

中新社記者:財政部採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地方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預算司一級巡視員 王克冰:財政部在多個場合多次向記者朋友介紹中央財政支持基層“三保”工作情況。我部高度重視基層“三保”工作,綜合採取措施增強地方“三保”保障能力,加強地方“三保”工作統籌指導,支持地方兜牢“三保”底線。具體措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為緩解基層“三保”壓力,財政部把基層“三保”作為預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0年通過採取新增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壓減中央本級支出等措施,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來最高的,並重點向中西部和困難地區傾斜。同時,專門設立特殊轉移支付,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支持地方財政應對疫情影響彌補減收增支和縣級“三保”缺口。

二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增強地方“三保”能力。去年財政部專門印發文件指導地方建立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後處置的“三保”預算管理工作機制,要求省級財政部門對縣級“三保”預算安排進行審核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高風險縣區進行重點關注,並組織其他縣區定期報告“三保”預算執行情況;同時,建立省對縣“三保”突發風險事件快速應急處置機制。今年,財政部專門成立“三保”工作領導小組和直達資金監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新增財政資金特殊轉移支付機制,通過體制機制更好推動地方落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的任務,確保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

三是加強對地方“三保”工作的督促指導。今年以來,財政部多次召開全國財政系統工作會議佈置“三保”工作,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強調“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先後印發了《財政部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切實加強地方財政“三保”工作的通知》、《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三保”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地方做好“三保”工作,佈置地方和各地監管局全面開展“三保”摸排和監管監控,目前已組織地方抓好明年預算草案編制工作,牢牢兜住“三保”底線。

中國日報記者: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目前實施情況如何?

稅政司副司長 陳東浩:近年來,財政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臺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使數千萬家企業和數億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政策紅利。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包括: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産供應給予稅費優惠;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給予稅費減免;加大鼓勵社會捐贈的稅收優惠力度;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免社保費和醫保費等。特別是為幫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在前期已實施普惠性稅費減免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對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允許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所得稅。實施上述政策措施,預計全年減輕社會負擔超過2萬億元,加上2019年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在今年形成的翹尾減收約5000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

為使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堅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把該減的稅減到位,該降的費降到位。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確保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加快直達資金下達,緩解基層財政壓力,支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監督檢查,確保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嚴禁違規徵收稅費。

從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政策受益面廣,實施效果良好。今年1-8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8772.86億元,其中,新增減稅降費11711.34億元,翹尾新增減稅降費7061.52億元,對紓解企業困難、穩定市場主體、支持復工復産和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總體要求,與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繼續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負變化,跟蹤做好效果監測和分析研判,研究解決地方和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更好地促進企業復工復産和經濟平穩運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記者:能否介紹下目前中央直達資金的支出情況?

劉金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各地加快直達資金分配和使用,將資金落實到市場主體和民生上,推動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見效。

根據財政部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數據統計,截至9月30日,在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各地已將1.566萬億元直達資金下達到資金使用單位,形成實際支出10214億元,佔中央財政已下達地方資金的61.2%。如果按照下達時間算起到年底完成全部支出測算,支出進度已高出序時進度11.2個百分點。已支出資金中,市縣基層支出共計9961億元,佔比97.5%,體現了資金直達基層的政策效用,其中市級支出1558億元,佔比15.2%;縣級支出8403億元,佔比82.3%。省級支出253億元,佔比2.5%,主要是按照省級統籌要求列支的養老保險補助經費和普惠金融資金對重點保障企業的貸款貼息。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抓好直達資金管理,盯牢直達資金支出使用,加強直達資金監控,推動直達機制有力有效、安全到位。

經濟日報記者:市場高度關注地方債,請介紹一下前三季度地方債尤其是專項債發行使用情況。

王克冰:2020年,全國人大批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4.73萬億元,其中,一般債券9800億元、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截至9月30日,一般債券已發行9393億元。下面我著重介紹一下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今年專項債券額度3.75萬億元,經國務院批准,前期已提前下達3.55萬億元,剩餘2000億元用於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的預分配額度已通知地方。1-9月,全國各地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總體良好,符合政策預期。主要特點:

一是發行使用進度快、規模大。截至9月30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3652億元(不包括再融資),佔已下達額度的95%;發行規模同比增加12355億元,增長58%;已發行專項債券資金已支出2.8萬億元,佔發行規模的83%。

二是重點投向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重點用於國務院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産業園區基礎設施等七大領域,同時積極支持“兩新一重”、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中符合條件的項目。用於交通、市政和産業園區基礎設施,以及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約佔8成;用於生態環保、農林水利、能源、冷鏈物流等領域約佔2成。

三是推動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等原則,督促各地把使用專項債券資金的項目前期工作作為最重要的環節做深、做細、做實、做好,一批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及公共衛生設施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同時重點向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傾斜。

四是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髮揮帶動作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範圍,並將各地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規模佔比從20%提高至25%。各地已有近3000億元專項債券用作鐵路、軌道交通、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著問一個關於地方債的問題。請問財政部採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王克冰: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對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具有重要意義。財政部高度重視,督促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紮實做好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相關工作,切實提高資金效益。目前已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優化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投向。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堅持專項債券用於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融資規模與項目收益相平衡,重點用於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七大領域,積極支持“兩新一重”、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中符合條件的項目,可根據需要及時用於加強防災減災建設。

二是嚴格新增專項債券使用負面清單。嚴禁將新增專項債券資金用於置換存量債務,決不允許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嚴禁用於發放工資、單位運行經費、發放養老金、支付利息等,嚴禁用於企業補貼等。

三是允許地方依法合規調整債券用途。賦予地方一定自主權,對短期內難以實施的項目,允許省級政府及時按程序調整用途,優先用於“兩新一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

四是加快新增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抓緊安排已發行未使用的債券資金投入使用。對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實行穿透式、全過程監控,既督促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也要保證資金使用用到關鍵處、緊要處,確保項目質量,決不亂花錢。

五是加大專項債券信息公開力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發揮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平臺作用,全面詳細公開發行專項債券對應項目信息,加快推進專項債券項目庫公開,對組合使用專項債券和市場化融資的項目以及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的項目要單獨公開,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防風險。

六是健全通報約談機制和監督機制。定期通報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使用情況,對資金撥付進度快、安排使用合規有效的地方予以表揚,對資金撥付進度慢、安排使用不合規的地方予以通報,防止債券資金滯留國庫,同時避免資金撥付後沉澱在項目單位,確保債券資金髮揮應有的效益和作用。

王慶閣: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