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建一帶一路惠及民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2020-10-22 07:5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新愛爾蘭省議會大廈項目日前舉行竣工交付儀式。巴新總督達達埃以及當地民眾等上萬人參加活動。“中國企業克服重重困難,提前4個月交付這座現代化的議會大廈,令人敬佩。”新愛爾蘭省省長陳仲民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南太平洋島國參加多個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重大項目,為當地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巴布亞新幾內亞新愛爾蘭省議會大廈

“這麼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非常了不起”

新愛爾蘭省議會大廈項目是“交鑰匙”工程,從方案設計、建設施工到家電配置等全部由中鐵建設集團負責。議會大廈造型取自當地傳統建築,中部尖頂坡度達到45度,整體跨度較長,施工難度高。中鐵建設集團優化物資採購運輸標準化流程,縮短運輸時間,為項目提前交付提供有力保障。巴新總理馬拉佩參觀項目現場時表示:“面對疫情挑戰,中國企業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非常了不起。”

中鐵建設集團巴新公司副總經理周文江説,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正常施工,項目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對員工進行封閉式管理,保障生活和防疫物資供應;及時調整用工模式,擴大當地工人用工規模;由中國技術專家提供培訓,幫助當地工人迅速掌握施工技能等。

建成後的新愛爾蘭省議會大廈,成為巴新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全、功能最現代化的議會辦公大樓。當地主流媒體《國民報》《信使郵報》和巴新廣播公司、電視臺等對這一建築的精美設計、施工質量和效率都給予高度評價。專欄記者扎瑞戈在《國民報》撰文説:“克服疫情影響,一座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我很感動,也為當地民眾高興。”

當地工人約翰·費利克斯在項目工作。他告訴記者,現在收入比以前多了兩倍,還學到抹灰、油漆、電工等技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讓他終身受益。“周圍的朋友都非常羨慕我,也期盼來這裡工作。”

“中國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培訓了大批當地工人,幫助他們轉變思路,學會通過辛勤勞動改變生活。”新愛爾蘭省工程部部長所羅門·皮拉説。

瓦努阿圖維拉港機場

“經過一夜施工,機場主跑道又修復了200多米,我特別有成就感”

南太平洋島國多數是欠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大缺口,專業技術人才匱乏。中國企業憑藉高效的管理和組織實施能力,有效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提升當地民眾生活水平,贏得了良好口碑。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土集團)承擔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機場修復工作。維拉港機場已達到使用年限,加上受2015年帕姆颶風影響,跑道老化開裂,急需修復。旅遊業是瓦努阿圖支柱産業,當地政府要求機場在施工期間不能中斷運行。

中土集團南太公司總經理梁慶説,針對“不停航施工”這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公司制訂了嚴格的施工計劃,每天與各方密切溝通現場調度,並實施主跑道瀝青混凝土攤鋪的“百日大會戰”。當地自卸車司機奧利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激動不已:每日下午3點開始生産瀝青混凝土;晚11點前,人員、機械設備與材料等在場外靜候,在得到機場塔臺確認後進場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從裝料卸料到攤鋪碾壓,每一項工作都有序進行。“經過一夜施工,機場主跑道又修復了200多米,我特別有成就感。”奧利弗説。

歷時180天,機場跑道近期順利竣工。移交儀式上,瓦努阿圖總理薩爾維表示:“機場升級改造項目是瓦政府近年來實施的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將對國家經濟、旅遊發展起到強大推動作用。”

斐濟蘇瓦市納卡西社區排球場

“感謝中國企業為我們建造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斐濟首都蘇瓦市納卡西社區,傍晚的排球場上燈火通明。年輕人在打排球,老人們在一旁聊天,孩子們嬉戲玩耍,一幅熱鬧溫馨的畫面。該排球場是由中鐵一局建造並於近日交付使用的。

排球場所在地離市區12公里,原本是一片沼澤地。為確保排球場地面基礎牢固,中國企業堅持進行軟基換填。8月份,斐濟除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出現登革熱和鉤端螺旋體病例。疫情防控期間,項目部留守施工人員不多,經過一個月日夜奮戰,工程順利完成。

納卡西社區居民桑傑去排球場體驗了一番。“球場採用自動感應式太陽能照明燈,夜晚亮起,拂曉關閉,節能環保。球場標誌桿能靈活拆卸,3分鐘即可轉換為標準籃球場,實現‘一場兩球’多功能用途。”桑傑向記者分享了感受。居民阿什納特説:“感謝中國企業為我們建造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斐濟青年和體育部部長巴拉表示,排球場的建成,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鍛鍊娛樂場所,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有助於大家保持身心健康。

湯加中國友協秘書長拉圖表示,過去十幾年來,中國企業在南太平洋島國承建了一系列重要項目,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了當地人民生活質量。以巴新為例,最大的綜合性商業超市、最大的啤酒麥芽處理車間、最大的糧油加工廠、首都地標性建築海港辦公樓等都由中國企業承建。“這些項目聘用當地工人,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併為當地培養了大批施工技術人員。共建‘一帶一路’惠及民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記者 陳效衛 劉天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