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1億人進城落戶!中國城鎮化空間巨大

2020-10-28 08:1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感覺終於融入了這座城市。”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城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手捧嶄新的戶口簿,來蘇州打拼8年的羅莉如釋重負。

作為一個出生在四川省宜賓市偏遠山區的“川妹子”,羅莉中專畢業後就隻身“闖蘇州”,成為億萬外來務工大軍中的一員。受益於蘇州2016年起探索推行的積分落戶制度,勤勞能幹的羅莉今年8月在蘇州紮下了“根”。

“十三五”時期,億萬個“羅莉”來到城市、耕耘夢想;伴隨著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他們終於在城市落戶安家。目前,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目標提前完成。

一紙戶籍,事關悠悠民生。“十三五”時期,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鼓點”密集敲響:《居住證暫行條例》施行、《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發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取消……截至今年1月,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全部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或意見,大多數城市已經放開放寬落戶限制,許多中小城市基本實現落戶零門檻,橫亙在城鄉之間的戶籍二元化壁壘逐漸被打破。

人進了城,老家的田地怎麼辦?這曾是困擾農民進城落戶的一塊“心病”。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中共十九大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後,2019年新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國家保護進城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

“我手裏有30年不變的紅本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老家保留了一些房子,山林田土還是自己的,沒啥可擔心的。”在四川省金陽縣馬依足鄉扶貧搬遷安置點“千戶彝寨”,居民趙早日一家前些日子從“山頭“搬來這裡,不久便把戶口也遷了過來。“明年不種地了,以後就在城裏掙錢。”

人進了城,相應的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需求能否跟得上,直接影響“新市民”能否紮下根、留得住。

“噠噠噠噠……”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灑金街道栗坪社區服飾扶貧車間裏,縫紉機聲響個不停,從鄰縣扶貧搬來的新市民程青瓊和50余名工人正認真工作。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比出去打工好得多。”程青瓊説,進城落戶後,社區美得像花園,孩子在社區就能上幼兒園。在社區新市民服務大廳,就醫、上學、就業、社保、民政等服務項目都能辦。

黔西南州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該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3.85萬人,大多數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並確保貧困群眾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資源,真正成為“新市民”。

戶籍制度改革的破題,極大推動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統計顯示,2019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4.38%,比2016年分別提高3.2個百分點和3.18個百分點。

“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城鎮化進程,快速的城鎮化為民眾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邁穆娜·穆赫德·謝裏夫稱讚道。

如今,中國已經提前實現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的目標,距離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的目標也只有一步之遙。而在國外,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平均城鎮化率為66%。隨著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的實現,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蘊藏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彰顯,對擴大消費和經濟增長産生巨大促進作用。

“不論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在近3000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中國城鎮化發展都有巨大的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説,現在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最好時期,其核心是以人為中心,讓農民工等農村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通過改革,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新年賀詞裏的話語,至今溫暖著億萬進城農民的心。5年來,一盞盞新市民的燈光,早已融入萬家燈火中,輝映著一座座人們共同奮鬥、共同享有的城市。(記者 彭訓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