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20-10-28 20:42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學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主席臺。(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十三五”時期衛生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學軍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還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先生。下面首先請於學軍先生作介紹。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于學軍:

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也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明確了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在這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召開衛生與健康大會,印發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國人大頒布實施《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醫藥法》,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全民健康新時代。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説4年提高了1歲。孕産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10萬、8.1‰、10.7‰降至17.8/10萬、5.6‰、7.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國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圖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學軍。(徐想 攝)

一是健康中國行動啟動實施,共建共享水平逐漸提高。國務院部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著眼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週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實施15個專項行動,關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會氛圍初步形成。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啟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升,從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健康素養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期間翻了一番。

二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攻堅克難,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開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全面推進以質量為核心、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完善醫務人員在基層工作的薪酬、職稱等激勵機制。推進醫聯體建設和縣域綜合醫改,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基本藥物數量由520種增加到685種。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價藥進醫院“最後一公里”,將政策紅利引導到臨床端。改革完善行業綜合監管制度。促進健康産業和社會辦醫規範發展,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化健康需求。

三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可及性不斷提高。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84%的縣級醫院達到二級及以上醫院水平。從2015—2019年,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從1.38人增長到2.61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5.11張增長到6.3張,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22人增長到2.77人,註冊護士數從2.37人增長到3.18人。近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醫療點。

四是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持續發力,健康扶貧成效顯著。確定縣醫院能力建設、“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機制建設、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3個主攻方向,將符合條件的貧困縣縣醫院納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組織三級醫院“組團式”幫扶貧困縣縣醫院,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國家級貧困縣和邊遠地區。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累計分類救治貧困患者1900多萬人,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成功脫貧。

五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整體實力再上新臺階。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4大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化重大傳染病防控策略,實施職業病、地方病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擴大癌症早診早治覆蓋人群,2019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六是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繼續加強,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有序調整完善生育政策,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為59.5%。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全面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開展五類殘疾兒童篩查、診斷和康復試點工作。加強老年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大力發展醫養結合,為居家老人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達到4萬多家,每年免費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體檢。

七是完善激發和釋放活力的政策機制,中醫藥守正創新邁出新步伐。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召開全國中醫藥大會,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質量提升等全面推進。全國現有中醫機構6.5萬多個,年診療量約11.6億人次,中西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人民健康。

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出“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藍圖和二O三五年發展遠景,也將對全面深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出系統謀劃。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精準落實各項任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不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我先介紹到這兒,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很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壽小麗: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各位記者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公眾更加深切認識到公共衛生與健康安全密切相關,請問在“十三五”期間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主要採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謝謝。

于學軍: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十三五”期間,我們面對多重疾病威脅,同時也面臨多種健康影響因素,局面非常複雜。黨中央、國務院將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及時穩妥處置重大突發新發傳染病作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強調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防治結合,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治理理念,優化重大疾病防治策略,切實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2016年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設規劃》,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列為“十三五”期間重點支持的領域。在2016年-2020年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達到1415億元支持包括像疾控中心建設等8000多個公共衛生的醫療項目,比“十二五”總投資增加了23%。基本建立了以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治、衛生監督等專業的公共衛生機構為骨幹,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為依託,以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以全民參與為支撐,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今年三部委又印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重點加強疾控體系現代化,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健全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公共設施平戰兩用的改造試點等方面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這些都為提升群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期間我國成功應對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熱等突發疫情,主要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這次應對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是對我們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成效的一次集中檢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疫情防控鬥爭表明,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及應急管理體系總體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確定的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立足更精準、更有效的“防”,抓緊補短板、補漏洞、強弱項,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加強監測預警,提高人員素質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有力維護人民健康。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近年來基層醫療機構的設施條件和工作環境都有了較大改善,但人才缺乏仍然嚴重制約發展。請問“十三五”時期改善基層衛生健康人才缺乏的狀況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謝謝。

于學軍:

謝謝你的提問。人才是健康中國建設的基礎,也是強基層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採取多種有力措施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主要是幾個方面工作向大家通報一下。

一是通過建立院校的教育、畢業後的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醫學教育體系,為基層輸送人才。建立全國統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培養同質化的合格臨床醫生,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了一大批本科定向生。制定城鄉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鼓勵畢業生基層就業、城市醫師晉陞前下基層服務、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引導人才合理流動。近年來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的比例持續增加,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是通過推進註冊醫師多點執業,讓人才為基層服務。在這期間修訂公佈了《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建立醫師區域註冊制度,執業地點修改為“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醫師“一次註冊、區域有效”,可以在多個機構執業。除了主要的執業機構需要註冊外,醫師在其他機構執業,備案就可以了。目前全國有26萬名醫師多機構執業,有效緩解了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人才短缺的問題。

三是通過加強全國醫生隊伍建設為基層培養人才。我們印發了指導意見,推進全國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協同改革,組織研究制定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制定優惠政策,支持培訓對象參與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來自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保障培訓對象培訓期間待遇。培訓考試合格後可以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目前全科醫生已轉崗培訓18萬人,每萬人全科醫師從2015年的1.38人增加到今年的2.61人。

四是通過培訓專項提升基層人才的能力。從2018年開始,實施基層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護士、管理人員、鄉村醫生等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截至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0.2億元,累計培訓基層衛生人員超過50萬人。

當前,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總量是不足的,城鄉、區域間的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的狀況仍然存在,特別是人才短缺的情況仍然還是短板,下一步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努力工作,使人才能夠更多、更好地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問我國在健康扶貧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于學軍: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大家知道,脫貧攻堅是三大任務之一,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越是接近目標難度越大。國家衛生健康委把做好健康扶貧作為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手段。圍繞貧困人群基本醫療有保障的目標,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出硬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制度看病的目標在逐步實現。

一是著力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歷史性地消除了農村貧困地區、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每個貧困縣至少有一家公立醫院,每個鄉鎮和行政村至少有一個衛生院和衛生室,也都配備了合格的醫生。組織三級醫院和對口幫扶貧困縣縣醫院,在推進縣醫院能力建設、“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機制建設、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三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二是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的短板,全面推進傳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堅,推動艾滋病、結核病、包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地方病綜合防治,也都取得了歷史性的成效。貧困地區群眾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我們會同國家發改委先後印發綜合醫院“平疫結合”可轉換病區、發熱門診、醫療衛生機構檢驗實驗室等建築技術導則,將貧困地區所有符合條件項目全部納入中央投資支持範圍。

三是有效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開展分類救治,分類救治1900多萬貧困患者,持續做好重點人群的健康服務,全面實現對貧困人口的應保盡保、應遷盡遷、應治盡治。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費用自付的比例已經下降到10%左右,建立起及時發現、精準救治、有效保障、跟蹤預警,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工作機制。剛才我已經介紹,我們累計使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的貧困戶成功地擺脫貧困。

下一步,我委還要繼續總結這些成功經驗,全面打好健康扶貧的收官之戰,同時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長效機制,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沒有任何一個群體因健康而掉隊。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這次抗疫期間,“互聯網+醫療健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引起了大家關注。請問衛生健康委在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上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于學軍: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現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雲物大智移”在衛生健康工作中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十三五”期間在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

下面請我的同事毛群安司長向你介紹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 毛群安:

正像剛才學軍主任介紹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在優化衛生健康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以及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方面都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改革增添了新活力。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家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協調推進文件的落實。

一是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協調聯動國家醫保局等十多個部門先後制定出臺了互聯網醫療規範管理、定價支付、個人信息保護等10余項配套政策。

二是加強信息基礎支撐。發揮區域平臺的樞紐作用,打通信息孤島,先後發佈了衛生健康信息化標準227項,目前9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實現了院內信息互通共享。

三是總結推廣示範經驗。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寧夏等11個省份簽訂了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區、市)的協議,在發展政策、監管模式、標準規範等方面先行探索。

四是嚴守安全監管底線。目前全國30個省份已經建立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用新手段監管新業態,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項整治,強化隱私保護,確保醫療質量和數據安全。


圖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徐想 攝)

通過多方共同努力,“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全國已經有900家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的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浙江省通過電子健康卡和電子社保卡融合成“一卡通”,這個改變,就把病人到醫院就診環節從8個減到3個,交費排隊從過去至少兩次到現在不需要排隊繳費。

這次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依託“互聯網+醫療健康”為群眾提供了防疫科普、在線諮詢、心理疏導、遠程會診、慢病復診以及藥品配送等一系列服務,降低了線下聚集的感染風險,也保障了群眾的醫療需求,應該説在疫情期間開闢了網上“第二戰場”。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夯實基礎,完善機制,深化應用,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提高廣大公眾接受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請問“十三五”期間我國衛生健康領域法治建設的進展和成效如何?謝謝。

于學軍: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要。

國家衛生健康委始終高度重視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衛生健康中心工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嚴格依法履職,強化權力監督,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衛生健康法治建設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第一,以良法保障善治,推動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衛生健康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大家都十分關注的重要的法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立法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終於在“十三五”期間出臺了。此外,《中醫藥法》《疫苗管理法》相繼出臺。尤其要向大家説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這是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的法律,這部法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原則,著力“保基本”,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著力“強基層”,堅持以基層為重點,加強基層機構和人員建設,著力“促改革”,將醫改中行之有效的像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等這樣的經驗上升為法律。同時以法律形式對衛生健康事業的根本宗旨,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發展醫療衛生技術,完善健康促進措施,完善藥品供應和資金保障,加強監督管理等作出了規定,為保障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第二,強化和創新衛生健康監管,加大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推進衛生健康系統“互聯網+監管”的系統建設,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衛生行政執法人員“進一扇門、查多項事”,整合監督檢查事項,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高衛生執法的效能,推進“三調節一保險”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理制度體系建設,完善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醫療風險分擔工作,形成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第三,簡政放權,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取消了和調整了行政審批事項,放寬市場準入,比如社會辦醫,區域總量、空間佈局不作規劃限制,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全面實施告知承諾制,全面取消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診所設置的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簡化辦事流程,縮短辦事時間,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義診備案等事項全程網上辦理,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下一步我們將緊扣法治中國、健康中國建設大局,做好《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的宣傳和貫徹落實。特別是下一步要做好《傳染病防治法》等重點法律法規的立法修法工作,努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衛生健康法律體系。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十三五”期間如何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謝謝。

于學軍: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這是一個大問題,醫改是大家都關心的,特別是看病難和看病貴仍然是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

“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統籌推進。在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首先,在解決看病難方面,我們主要是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配置的工作。一是有序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考慮病種流向等因素,在8省開展試點,逐步優化全國層面的高水平的醫療資源配置。推進醫聯體建設和縣域綜合醫改,現在84%的縣級醫院已經達到二級以上的醫院水平。2019年全國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已經達到90%左右。二是加強資源和服務整合。全國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已經達到1408個,縣域醫療共同體達到3346個,跨區域的專科聯盟達到3924個。同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社區醫院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水平。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促進健康産業和社會辦醫規範發展。四是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面大大拓展。

2019年,全國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超過了2172.3萬人次。截至2019年底,258個地市實現區域內就診一卡通。運用信息化技術優化服務流程,二級以上醫院普遍實行預約診療、就診導航、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超過50%。

在緩解看病貴方面,我們著力以降低藥價為突破口,實施三醫聯動。主要幾個措施:一是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著力降低虛高的藥價。4個直轄市和7個副省級城市首批25個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隨後又擴大到全國,第二批中選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3%。開展藥品價格談判,對進口抗癌藥等實施零關稅。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規範藥品使用管理,保障短缺藥品供應。二是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開展現代醫院管理試點,全面推進以質量為核心,公益為導向的績效考核。三是健全全民醫保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完善多元複合式支付方式,建立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十四五”是繼續深化醫改的關鍵時期,我們會繼續努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謝謝。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

“十三五”衛生健康規劃中提出要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今年見證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請問“十三五”期間我國中醫藥取得了哪些傳承創新發展,如何評價中醫藥為推動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謝謝。

于學軍:

這個問題請毛群安司長回答。

毛群安:

關於中醫藥的總體情況,剛才于主任介紹的時候講了“十三五”期間在中醫藥領域的幾個重大事件,國家出臺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專題召開了全國中醫藥大會。應該説,中醫藥是我們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優勢和特色。多年以來,一直給老百姓提供日常醫療服務,特別是在養生保健方面,更多人容易接受傳統中醫藥的理論、方法。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在第一時間參與疫情救治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疫情防控中,在實際救治過程中,研製出很多好的藥品,包括康復階段病人的康復療養方式方法。這再次凸顯了我國中醫藥的傳統優勢,也再次提示我們應該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地發揚。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局在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形成了共識,在我們制定的“十三五”還有下一步“十四五”規劃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都是我們規劃的重要部分和內容。最近,我們規劃司按照委領導指示和國家中醫藥局緊密溝通,下一步,也把中醫藥納入在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所以“十四五”期間將是我國中醫藥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建設駛入快車道,請問實施健康中國行動中如何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優勢,助力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實見效。謝謝。

于學軍:

這個問題也很重要。在今年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就愛國衛生運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愛國衛生運動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也煥發了愛國衛生運動工作的青春。這項工作還在進一步深化改革,要賦予它新的內涵和外延。這項工作由毛群安同志具體主管,下面請他來回答。

毛群安: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要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佈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並且發佈了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國行動是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施工圖和路線圖。我們設立了15個重大專項行動,每個行動都有明確任務和目標,以及個人、家庭、社會、政府的具體職責,充分體現了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將有利於推動部門和社會整體聯動,全民參與,共擔健康責任,共享健康成果。

行動啟動以來,取得了良好開局,公眾對健康關注度不斷提高,健康防病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各地針對青少年近視、肥胖等突出健康問題,以及公眾合理膳食、科學健身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促進活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也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間,愛國衛生運動以健康城市建設、衛生城鎮創建、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農村“廁所革命”等為載體,組織動員人民群眾解決生産生活中的突出衛生和健康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發揮好愛國衛生運動的組織優勢和動員優勢,聚焦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深入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工程。通過健康細胞工程建設,構建完善健康管理和服務體系,實施醫療衛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理。依靠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讓健康中國的各項任務在各個基層、各個單位落地生根。

我們還將總結推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習慣,比如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實施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聚餐時的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網上諮詢等人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進一步豐富愛國衛生工作的內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發揮愛國衛生工作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作用。謝謝。

新華財經記者:

請問毛司長,目前智慧康養産業發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採取哪些措施支持和鼓勵康養産業發展?謝謝。

毛群安: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後,“一老一小”的健康服務問題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任務。關於完善老年人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十四五”期間我們要著力加強的一項工作。“康養服務+互聯網+智慧管理”是當前的新業態,也是我們看好的、大有發展前途的養老康養發展模式。日常工作中我們非常關注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做的探索,我們希望在康養産業發展過程中,大家能夠關注到、利用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把現在成熟的醫療健康養生保健技術和手段運用其中,我們也會在下一步的健康産業發展中把智慧康養産業作為大力推進的一個分支業務。謝謝。

壽小麗:

謝謝學軍主任,謝謝群安司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