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日報評論員:提升創新能力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02 07: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新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科技實力直接關係到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核心技術、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贏得長遠發展的巨大優勢。

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提升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國際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各國都千方百計築強已有的科技優勢,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換不來的,在引進高新技術上我們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無論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內涵型增長,還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都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在此背景下,我們必須奮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此,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走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準我國科技發展現狀和應走的路徑,把發展需要和現實能力、長遠目標和近期工作統籌起來考慮,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將現存的“卡脖子”環節逐個攻克。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關鍵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創新創造者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基礎條件、搞好相關服務;要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努力解決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後一公里”有機銜接問題,打通産學研創新鏈、價值鏈;要狠抓創新體系建設,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同時也要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重點是抓好科技創新主體。既要有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沒有科技的自立自強就沒有出路。我們要深刻認識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長期性、艱巨性,提前謀劃,保持定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保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實到位,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技創新的動力引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