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政之道,當以萬家疾苦為重

2020-11-05 19:28 來源: 鳳凰網·政能亮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相互打工、靈活就業現在已經成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各方面都要創造條件,提供多種支持。”

“保障房建設,既可以改善民生,又可以促進發展;既要保質保量建設好,又要公開透明分配好。要讓住房困難群眾住得安心、放心。”

“要把群眾冷暖挂在心上,群眾反映的有些問題看似小事,但對自身來説可能是大難事,黨委和政府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想方設法幫助合理解決……”

11月3日至4日,李克強總理在河南考察。在麥田察看土壤墑情,詢問看病、養老、上學和鄉村教師工資發放情況,看望保障房住戶,關心企業生産情況,所到之處,看得細心、問得關切。在這個頗有些涼意的深秋,中原父老感受到殷殷暖意。

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當下,儘管中國經濟增速已經轉正,各項指標呈現出勃勃生機,但仍面臨著極為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半點鬆弛。這個時候,尤其要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眾的揪心事、難心事、操心事辦實辦好,這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成色與品質。

如何確保民生無虞?一方面,政府要精準施策,注重問題導向,兼顧現實需求與前瞻性。比如保障房建設問題,既要保質保量建設,又要公開透明分配,這也是一直以來困擾保障房建設的焦點和難點。此前已有多地曝出保障房項目出現質量問題或分配不公問題。可以説,好事一定要辦好,民眾才會對政府、政策滿意。

另一方面,為政也要有一股子不怕事、耐得煩的精神,務求其細、不怕其小。經濟社會運行也好,民眾常態生活也罷,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要事,而更多是小事、細事。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遛彎的場地,停車的車位;暖氣熱不熱、公交順不順……不要小看這些事情,恰恰是這些事構成了民眾日常的生活圖景。這些事解決好了,整個社會就會順心適意、各安其位。這也是政府的基本職責,來不得半點厭棄和冷漠。

中央政府高度關注民生、關注農村、關注底層群眾。在疫情仍未完全消退的關鍵時刻,民眾就業情況怎麼樣、收入有沒有保障、是不是做到了安居、企業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來自最基層的感知,也註定會成為下一步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的依據。比如此次考察期間,總理就發現,在當下農村,隨著産業的培育和發展,以及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推進,農民相互打工、靈活就業十分活躍,已經成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這就是一種新變,值得為政者留意並支持。

打通了民意上達的渠道,也就暢通了發展的路徑。各級政府官員只有多深入基層調研交流,多與民眾交朋友,多跑跑企業、社區、農村,才能夠精準把脈這塊土地,才能夠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願,也才能真正把包括民生在內的各項工作做好。這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一種服務人民的基本態度。坐在辦公室裏決策,是不會有問題導向的。

一直以來,調查研究都是為政者的法寶。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實情,需要與民眾同向而行。腳上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幾分情懷。民生從來都是一個個的問題,而非宏大敘事。

“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當好勤務員,時時刻刻以萬家疾苦為重。把民生放在心頭、扛在肩上,也要走在路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很難真正了解到民眾的訴求,更不要説精準施策、靶向治理了。能不能抓住重點難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關鍵要看是不是沉得下去,真誠地貼近土地和人民。(斯遠)

234--154.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