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看好中國 投資中國 成長在中國

2020-11-09 07:4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進博會上採購、簽約密集,折射出中國市場潛力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看好中國 投資中國 成長在中國

連日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人頭攢動、火爆異常,觀眾們忙著體驗和採購世界各地的美食和“黑科技”産品,全球企業則忙著商業洽談、簽約合作。

進博會為何這麼火?“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因為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是外商投資的熱土。我們看好中國,對中國充滿信心。”進博會汽車展區大眾汽車展臺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1.“進博會創造了好機遇,當然不能錯過”

菲律賓新鮮牛油果、埃塞俄比亞咖啡、韓國辣到尖叫的火雞面……到食品及農産品展區,體驗舌尖上的進博會,是很多觀眾的首選。無論是乳製品、肉製品,還是蔬菜水果、茶和咖啡等,都讓人欲罷不能。

在法國家樂福展臺,來自意大利的卡薩諾瓦香醋、薩巴提諾松露完成了進博“首秀”。不久後,中國的“吃貨們”不出國門就能把這些大師級調味料帶回家。“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希望將更多優質的進口商品帶給中國消費者,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家樂福商品副總裁陳尚斌説。

為什麼很多參展商都喜歡在進博會上進行“首發、首秀、首展”?這是因為進博會的“帶貨”能力實在不容小覷。

比如,新西蘭紐仕蘭乳業參加首屆進博會後,其鮮奶銷量大幅增長,且原來需要8天以上才能在中國上架的鮮奶,現在僅用72小時就能從新西蘭農場擺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進博會創造了好機遇,當然不能錯過,未來三年,我們每年都會來參展。”紐仕蘭乳業研發總經理羅伊·范登克説。

展品變商品,是進博會給全球參展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中國機會”,也是中國市場潛力的真實寫照。當然,在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的同時,中國也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提供更好服務,為更多優質産品進入中國市場打開綠色通道。

11月5日,新西蘭外資企業上海奧凈貿易有限公司拿到了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首張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從遞交資料到拿到證照,僅用了一個多小時。這意味著這家主營蜂蜜等新西蘭當地特色産品的外資企業當日即可在中國市場投入運營。“本來我們預期辦證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沒想到會這麼快,當天可以直接拿證。”上海奧凈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姝珺説。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局長王炳南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對優質商品、現代服務、先進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多家企業已簽約參加未來三屆進博會,充分表明對進博會的認可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2.“投資中國,期待2021年強勁表現”

“氫能源汽車的發動機原來長這樣啊。”在進博會汽車展區豐田汽車展臺,全球首發的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柯斯達吸引了不少觀眾圍觀。

“這臺車只排水不排碳,非常環保,是豐田與中國企業合作研發製造的,目前還在測試階段,預計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舉辦時能量産上市。”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胡景告訴記者,公司落戶江蘇省常熟市後,注重與中國多家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與豐田汽車一樣,多家進博會參展商都在中國註冊成立了外資企業,並在創新研發、市場銷售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外資進入中國,意味著對中國擴大開放投下信任票,也是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真實寫照。

進博會,不只是“買全球、賣全球”,也讓參展商更加了解中國。因此,很多參展商不僅將中國當作重要消費市場,還將工廠、實驗室、研發中心等設在中國。

德國肖特集團就是如此。作為一家特種玻璃生産製造企業,肖特集團在本屆進博會上展示了高柔性超薄玻璃等新産品,以及用於指紋和面部識別的超薄玻璃解決方案等。今年年初,肖特集團在蘇州成立了亞太研發中心,支持中國新興高科技産業發展,內容包括5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自動駕駛和超薄玻璃等。今年6月,肖特集團25名專家從德國飛到中國,協助建設其位於浙江的中硼硅藥用玻管生産基地,該基地將成為中國新冠疫苗包裝原材料的主要供貨基地。

“近幾個月來,肖特集團在全球投資了3.5億歐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到了中國,非常期待2021年的強勁表現。”肖特中國區總經理陳巍説,今後將繼續以合作和投資的方式參與到中國戰略産業發展進程中。

如今,展商變投資商,進博會的積極作用正在持續顯現,而透過進博會這個窗口,也可以看到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

3.共商、共建、共享,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言必信,行必果。”

去年,中國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宣佈了一系列擴大對外開放舉措,如今,這些開放舉措已經全面落實。中國持續擴大進口,一年來中國商品和服務進口額增速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自由貿易試驗區由18個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深圳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發佈實施,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培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保護知識産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舉措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我們説到做到,用釘釘子精神一步一步落實這些舉措,包括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等。”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李鋼説,實行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是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新格局的內在要求,一定要用具體的擴大開放舉措讓大家對中國充滿信心,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正如讚比亞共和國駐華大使奇貝薩孔達所説,“我們有共同的未來和共享的市場,全球化背景下誰都不能關起門來發展”。

也正因如此,中國將繼續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優質服務營造更好環境。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疫情背景下,中國繼續擴大開放的信心及決心,讓外資公司感到振奮,也讓外資企業非常看好。”通用電氣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向偉明説。

李鋼表示,只有在開放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合作共贏。要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必須要有一種全球治理觀,那就是共商、共建、共享。我們要更好運用國際規則來發展自己,同時用自身發展來帶動全球發展,惠及世界各國人民。(記者 劉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