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溫暖的“健康答卷”——“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建設巡禮

2020-11-11 19: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題:溫暖的“健康答卷”——“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建設巡禮

新華社記者 陳芳 陳聰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

人均預期壽命增加1歲,全國超13.5億人有醫保,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為新世紀最低水平,在重大疫情面前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十三五”期間,我國交出了一份溫暖的“健康答卷”。

致力於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正在為14億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個人衛生支出佔比降至28.4%

如果把歷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和個人衛生支出變化分別畫一條曲線,我們就會發現,“十三五”的這五年,一條曲線不斷上揚,另一條曲線平穩下降——

我國衛生總費用從2016年的46345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65196億元,年均增長8.7%(按可比價格計算),高於同期GDP的年均增速;

政府衛生支出由2016年的13910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7428億元,年均增長4.6%;

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2019年降至28.4%,為新世紀以來最低水平。

“兩增一降”之間,彰顯的是不斷滿足民眾需求的溫度,也是健康中國建設向前邁進的腳步。

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不到現在的一半。黨的十九大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到國家整體戰略層面統籌謀劃。

“十三五”的這五年,我國衛生人員總數從1117多萬增長到1293萬;全國總診療人次由2015年的76.9億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7.2億人次;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我國開展了15個重大專項行動。

讓更多普通百姓能夠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實民生之基的重點所在。截至2019年底,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孕産婦死亡率降低至17.8/10萬,嬰兒死亡率降低至5.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

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

醫改,一道世界性的難題。

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多年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改革為14億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醫改之難,難在破解“以藥養醫”等制度痼疾。

地處福建中西部山區的三明市,在2012年站在了醫保“懸崖”邊——基金虧損2億元,財政無力兜底。

三明市醫改的“第一刀”,揮向“藥品加成”。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切斷醫院與藥品的利益鏈條成為醫改突破口。

此後,我國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進一步推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全國各地根據自身情況,不斷積累改革經驗,大國醫改向深水區邁進。

隨著醫改進入“攻堅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配置加速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多地有序開展試點,84%的縣級醫院已經達到二級以上的醫院水平,2019年全國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已經達到90%左右。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説,從“小診所冷冷清清,大醫院人滿為患”,到基層首診“落地紮根”,“超級醫院”困境正得到紓解,異地就醫轉診制度不斷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逐步建立。

中國醫改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認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評價,中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方面迅速邁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界矚目。

健康扶貧不讓一人掉隊

健康中國建設,不僅要看“隊頭”,還要看“隊尾”。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就是要啃下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

陜西省嵐皋縣南宮山鎮花裏村的葉發英老人,曾經深陷因病返貧的窘境。

2016年,葉發英被篩查出患腎衰竭,每週要做透析。2017年以前,她輾轉于縣外三級醫院進行救治,一年下來,各項費用加起來有5萬多元。

2017年嵐皋縣醫院建成血液透析室,葉發英也被納入全縣大病專項救治管理對象進行集中救治管理。按照“縣域內一站式結算”政策,患者政策內報銷比例超過九成,暖進了農民的“心窩窩”。

不讓“病根”變“窮根”,“十三五”以來,我國健康扶貧力度空前。啟動健康扶貧工程,讓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保障。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總體累計救治大病貧困患者273.5萬人。

完善公共衛生體系不停步

當前,人類正在經歷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三五”期間,我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早期預防措施有效落實,防治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快速反應能力有效增強,聯防聯控、法律法規等保障措施更加有力,防治工作上升至國家安全戰略高度。與此同時,我國成功應對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熱等突發疫情,主要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2019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人們期待,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拿出更多實招硬招,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