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科學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

2020-11-18 11:11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圖為記者見面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的中外記者見面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下午,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四位科學家代表,請他們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這個話題,與大家作個交流,來談談他們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這四位代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先生,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霍守亮先生,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郭少軍先生。

下面,我們先請四位代表介紹一下自己,首先有請姚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 姚檀棟:

我叫姚檀棟,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家一聽到青藏高原,就知道這是一個研究高寒地區各種現象的地方,我是研究冰川和環境變化的。冰川和環境變化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大家知道,氣候變暖是全球問題,所以我是從冰川和環境變化的角度來研究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環境變化以及影響。我們最近在組織第二次青藏科考國家專項,我作為首席科學家推動國家專項,已經開始了一年多,現在繼續往前推進。謝謝大家。

胡凱紅:

謝謝姚院士,下面有請袁亞湘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袁亞湘:

主持人好,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叫袁亞湘,來自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也就是華羅庚、陳景潤、吳文俊、馮康老一輩非常著名的數學家生前所在的單位,我是研究最優化計算方法。大家知道,優化法在數學上就是一個函數求極小,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存在決策的問題都是優化問題。當年華羅庚在全國推廣的優選法,叫0.618法,就是一個特殊的優化方法。任何存在決策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優化問題,特別是現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很多問題都歸結到參數的選取、如何做決策,包括無人機的軌跡設計等等。所以,在新的時代,優化方法在很多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謝謝大家。

胡凱紅:

謝謝,下面有請霍守亮先生。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霍守亮:

大家好,我是霍守亮,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水環境基準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們主要是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對國家戰略目標,開展污染防控的相關技術、基準標準以及環境管理政策相關的研究工作。近年來,我們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支撐了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標準和政策,以及污染防治相關的工作。今天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作為一名青年科學家代表,也可以説作為一名環保科技工作者的代表,與廣大媒體朋友們一起交流。謝謝大家。

胡凱紅:

謝謝霍老師,霍老師是八零後。下面有請郭教授。

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 郭少軍:

大家好,我是郭少軍,來自北京大學,是一名教師。我主要從事的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關鍵材料,主要是做燃料電池和氫能方面的研究,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燃料電池很簡單,是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水,這個反應很簡單,但實際上做的時候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怎麼設計高效的催化劑體系,能夠驅動這一反應的進行,從而來提升整個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還有使用壽命。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創新,來解決目前燃料電池氫能方面面臨的挑戰性的問題。謝謝大家。

胡凱紅:

謝謝郭教授,郭教授也一是位80後代表。下面到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提問之前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有個問題。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歷史的科技創新的重任。請各位科學家結合你們各自工作的領域,談談對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理解,你們是如何踐行的,以及有什麼難忘的故事?謝謝。

霍守亮:

我作為一名青年代表,也作為一名環保科技工作者,我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也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我覺得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環保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主要是有幾個方面:

第一,要有家國情懷,心繫人民。我們要肩負起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賦予我們環保科技工作者的重任,國家需求至上,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我覺得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質量的嚮往作為環保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的落腳點。

第二,勇於創新,刻苦攻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具有結構性的、複合性、長期性疊加的難題,這就更要求我們環保科技工作者勇於創新、敢於攻關,甘坐冷板凳,解決污染防治攻堅戰一些關鍵的核心問題,支撐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

第三,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生態環境問題是一個複合的、系統的問題,我們必須用系統的方法來解決。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了,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治理,要全方位、全地域和全過程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更要求我們環保科技工作者要把科學研究放在整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系統裏來。我們通過團結合作,共同攻關,來補短板、強弱項,來支撐美麗中國的建設。

説説我自己,我是2008年博士畢業以後到中國環科院工作,我接的第一項研究任務就是做湖泊營養物基準工作。基準在環境管理領域相當於一個標尺,主要是針對湖泊富營養化比較嚴重的問題,制定一個基準。我們國家標準修訂缺乏相關的基準支撐,這在當時的國內也是比較全新的研究領域,沒有人做過。另外,環境基準是一個很冷門的領域,同時也很難發高水平文章,成果也很難市場轉化。所以,在當時的考核體制下,選擇這個領域還是挺困難的。當時,我也沒有想別的,我覺得既然是國家需要,我就應該去擔當,去研究。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條件很艱苦,我們國家湖泊水質監測數據也很缺,也沒有可借鑒的方法。我記得當時我一畢業就帶著我的學生跑了三年,對一百多個湖泊進行採集第一手數據。作為基準研究,它也是個交叉學科,我踏踏實實學習多學科知識。這麼多年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基本上我晚上十點之前沒有離開過辦公室,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産出了一些成果,支撐了我們國家污染防治攻堅一些政策和標準修訂方面的工作。

有時候想想,我們現在的條件也比較好了,跟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相比也沒有什麼,他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無人煙的沙漠上。在現在的條件下,我們青年科學家就應該更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我們一份力量。謝謝大家。

姚檀棟:

科學家精神是一個全國關注的事情,這也是説明了科學家精神,它不光是科學家群體的問題,也事關整個社會層面的,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一個進行過多年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科學家精神,我認為是幾個層面。

第一,科學家精神不分國籍,只要是做科學研究,都應該是大家共同的特徵。它的共同特徵是什麼呢?首先是好奇心和理性的置疑。作為一個科學家,只有好奇心的驅動,才能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這個質疑是不斷地對科學問題的質疑、原始創新的質疑,是我們仰望天空的質疑,這才是真正科學層面的質疑,才有像流動力學這個體系的建立。所以,我想首先是好奇心和科學的質疑。

第二,證據和方法。我們現在可能談到學風問題,有一些文章發表時有數據造假的情況出現,那就是沒有做到科學證據、科學方法。

第三,科學的堅持和忍耐,有了科學問題,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可能是很長時間的事,這就需要有長期的堅持,耐得住寂寞。

第四,在現在的環境下,經常講新時代,這也是全球的大趨勢,需要團隊和合作。你看近年來諾貝爾獎,很少一個人單獨獲得一個成果,這樣的成果現在越來越少,一定是團隊的,這個團隊也往往不光是一個國家的團隊,可能很多是國際之間長期共同的合作。

另外從科學的道德層面,我們知道科學誠信是科學道德的底線,你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優秀,但是有幾點必須堅持,一是誠實,二是公正,三是嚴謹,這是我們講科學誠信最基本的幾條,我想這也是國際科學研究的共性。所以首先是要誠信,它有科學本質的共同特點。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創新提到了國家創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這種情況下,科學誠信就要在科學本質和科學道德的層面再提升,那就是家國情懷。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的服務是有對象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後,我們要制定新的“十四五”規劃,而且有2035年遠景規劃,這些都需要將科學誠信提高到科技創新這個更高的高度,科學家應給自己有新的定位。謝謝。

郭少軍:

科學家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舉一個例子,我博士時候的導師,他現在已經快接近90歲了,但他目前依然堅守在實驗室,從早晨八點一直到晚上十一點甚至到十二點,每天都如此。這樣一個博士導師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努力。所以我從研究生開始,一直到國外讀博士後,再回到北京大學建立自己的課題組,每天都堅持如此,只要不出差,每天工作基本上都是早晨八、九點到晚上十二點的節奏。這樣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年輕人要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首先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為榜樣,同時我們要有為祖國的昌盛、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甘於奉獻的精神,同時我們要有教書育人、敢為人先、勇於開拓的精神。特別重要的是,科學家的精神希望能夠植入到每個人的心中,讓每個人都熱愛科研、熱衷於科研創新,真正把科研理解成一種時尚,讓更多的人從事科研。面對現在這麼多挑戰性的科學難題,還有技術的瓶頸,我們要很好地攻破它,大力創新,提升我們國家自主創新的能力。謝謝。

袁亞湘:

前面三位專家都講得非常充分了,我再結合我們自己的領域簡單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老一輩的科學家愛國奉獻,淡泊名利,刻苦攻關,敢為天下先,攀登科學高峰,老一輩科學家這些優良的品質給我們留下很好的榜樣。在數學領域,華羅庚、陳景潤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事跡、他們的精神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學家,包括像我這樣的人都是聽著他們的故事長大的,後來成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們故事的影響。所以,科學家精神能夠鼓舞年輕一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大家經常説科學沒有國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後面那句話,科學家是有國別的。所以,愛國奉獻這一點是我們老一輩科學家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堅持的。

第二個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榮譽、地位,真正為了信誠科學、淡薄名利,去為了自己興趣愛好,為了國家的發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再一點是甘為人梯,我最近剛剛從金壇回來,華羅庚誕辰一百一十週年,華羅庚,從一個初中畢業文憑的人到清華,從清華後來又從一個圖書館的管理員變成一個教員,後來又從劍橋訪問回來,直接提升為教授等等,這種就是華羅庚得益於有比他更老一輩的人甘當人梯,當他的伯樂,後來華羅庚先生自己又當伯樂,把陳景潤從廈門調到北京來。我剛才有意讓八零後的教授在我前面講,也是弘揚科學家精神,讓年輕的同志先講。我講的這個問題,就是科學家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家,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我們這一代更應該在當今社會弘揚這種甘為人梯、扶助後學的精神。

最後是要甘於寂寞,特別是做基礎研究的、做數學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為外界喧嘩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頭苦幹,做真正有價值的工作,這是發揚科學家精神最好的做法。謝謝大家。

科技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袁老師。加大基礎研究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您作為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的好奇心,以及科學家特別是基礎研究出發點往往是科學家探究自然奧秘的好奇心?謝謝。

袁亞湘:

非常感謝這位媒體的朋友,謝謝你的問題,這是非常好的問題。我自己非常有幸地參加了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的座談會,我親耳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的確,對我一個做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來説,非常振奮,也非常受鼓舞。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不少於三次提到了“好奇心”這個詞。大家知道,做基礎研究的驅動力,要有好奇心,還有功利心。從表面上看來,大家覺得可能功利心是驅動做研究很大的一個動力,但實際上不然。為什麼?因為你為了一些所謂的名譽、地位、金錢,甚至一些獎項、“帽子”,好像感覺會不斷驅使你前進。但是我們真正做基礎研究的,實際上最強有力的動力不是功利心,而是好奇心。為什麼呢?因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性,人對未知世界都想知道。就好像你今天問的這個問題,你就想知道袁老師對這個問題會有什麼答案,否則你就不問了。所以,我們知道好奇心才是做基礎研究真正的一個最原始的、最強有力的、也是最長久的動力。用數學語言説,這是一個無窮的動力。因為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真正一些顛覆性的、革命性的科技發現,往往是從無到有,從零到一,這些往往是依賴於真正的純基礎研究,而不是應用研究。

但是基礎研究有個特點,往往在你做這個東西之前,你事先並不知道它的結果是什麼,而且它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它的道路還是曲折的。所以,沒有好奇心,就很難長期、持久地做這件事情。也就是説,我們做基礎研究的,非常希望年輕科技工作者要熱愛自己的研究,還要有持久的堅持力,然後調動他的好奇心,才能把它做下去。

當然,現在大家都在談論,現代科技的競爭,包括我們國家面臨很多“卡脖子”的現象。“卡脖子”很多都是表現在技術、工程層面,比如芯片會不會做,這個會不會弄,可能表面上是在技術和工程層面。但歸根到底,很多“卡脖子”技術都還是基礎研究。就像我們看到一個很漂亮的房子,但實際上蓋房子的時候,沒有地基是不可能有這個房子的。比如華為的5G領先世界,最關鍵的技術是基於它的極化編碼,這是數學方法。我非常高興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好奇心,這對我們做基礎研究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實際上也是希望和勉勵年輕一代科技工作者要真正用好奇心驅動自己的研究,熱愛科研、埋頭苦幹。然後是“四個面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們國家科技發展、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這就是我的理解。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給霍守亮先生的。近些年我們感受到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您是從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基礎性研究工作,請您結合自身的工作,談談科技創新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哪些作用?謝謝。

霍守亮:

確實,最近兩年,可能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我們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其實在城市裏生活,感覺特別明顯,特別是北京,很多河這幾年也清了。我們的科技創新,在污染防治攻堅戰裏面,實際上是貫穿于整個過程的,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從我的研究領域來説,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通過污染過程和機理的研究,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逐漸認識到了一些污染問題的整個過程,還有整個發展趨勢,以及它的主要成因,這就使得我們在識別環境污染問題的區位、時間和對象方面就準確了,這使我們後面採取的環境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更加精準。

第二,我們最近幾年通過科技創新,通過核心技術的攻關,我們在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控的關鍵核心技術,還有裝備,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使得整個污染防治攻堅、流域和區域的生態治理和修復方面更加科學和合理。

第三,和我們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很接近,最近幾年我們通過一些現階段環境污染物的健康機理、健康評估和環境基準方面的研究工作,産出了一些相關的污染物環境風險評估方法,還有防控的措施,包括環境基準方面的基礎性研究成果,使得我們對生態環境問題有個超前的預判,切實發揮了科技創新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的作用。實際上,雖然我國環境質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環境壓力還處於高位運行,我們經常説的結構性污染還比較突出,特別是現在又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達峰以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和美麗中國基本實現。我覺得下一步要達到這個要求,可能我們還要進一步大力開展創新,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通過科技創新,更精準、更科學地治污,早日實現美麗中國。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新媒體記者:

雖然現在已經把科技創新擺在了非常核心的位置,而且把科技自立自強也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但是目前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和部分關鍵核心技術上還是面臨著一些問題和短板。所以,我想問袁亞湘院士、郭少軍教授,對這個問題怎麼看?謝謝。

袁亞湘:

非常好的一個問題。我本人是做基礎研究的,所以也許我對你這個問題的具體回答不一定是最權威的。我還是那個理解,我個人覺得,科技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基礎研究永遠是個源頭,所以我們不要太急功近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什麼東西缺了馬上補。當然補是要做的,但是更多地要思考這方面的問題,為什麼會導致我們有這些短板,為什麼導致我們現在被別人“卡脖子”,很可能我們現在被“卡脖子”,可能是二十年前有些沒有佈局。所以,今天的基礎研究很可能導致未來二十年後又被別人“卡脖子”。這是我作為一名基礎研究的科學工作者還要呼籲的,要重視目前技術工程跟國際競爭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被別人“卡脖子”問題,或者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短板的環境,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具體落實到您説的哪個項目,我想我自己不是很了解,據我的了解,我們國家很多領域現在做得也非常不錯。我不是做工程技術的,所以沒辦法具體回答你的問題,我只是針對“卡脖子”或者短板跟基礎研究的關係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但是您這個問題非常好,我覺得很重要。謝謝。

郭少軍:

非常感謝您的問題,我非常贊同袁院士的觀點。首先,理論創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是根基,不管我們做科學也好,還是做工程也好,理論是支撐我們整個創新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大力強化這樣一個基礎創新。另外,在基礎方面,特別是現在核心“卡脖子”技術,是需要我們有些不一樣的創新思維。我們要有一定的獨特性,要找一些非常好的創新思路、解決辦法,然後看能不能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地突破。另外一點比較重要的是,我們真正想要解決問題,是希望能打通基礎和應用,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現在我們做的創新,往往要不在基礎,要不在應用,怎麼把這個壁壘打通,對我們未來解決這些“卡脖子”技術至關重要。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這個問題是提給姚院士的。國家對青藏科考工作高度重視,而大家對於青藏高原的資源、生態環境也是非常關心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就推進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工作也作出重要指示,在科學家座談會上也提出了科學研究的四個方向。請問姚院士,您作為科考隊的隊長,介紹一下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有什麼進展,以及科考隊在工作中是如何落實這四個方向的?謝謝。

姚檀棟:

感謝你這個問題,這既是我們天天討論的熱點問題,也是媒體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問題。第二次青藏科考不光是科學家的研究項目,我們第二次青藏科考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一個國家研究專項。青藏高原研究為什麼作為一個國家專項來做?這有它的歷史,或者説有它的科學上的重要性和現實的重要性。從科學層面上,我們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使得中國今天地理格局完全不一樣了,曾經中國是東高西低的,也就是東部是高原,西部是海洋和低地,青藏高原的隆升,改變了中國地質地貌的格局,也形成了中國這種富饒的東部的地理環境。但同樣,青藏高原的存在,它的所有變化,會影響中國東部,會影響整個亞洲,甚至影響北半球和全球,這就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比如説亞洲的十多條大江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我們整個青藏高原的資源儲藏量,好多都是世界第一的,比如説銅、鉻。所以,習總書記在給青藏科考的賀信裏面專門提到青藏高原是第三極、亞洲水塔,是中國戰略資源的儲備基地等等。正由於它有這樣的重要性,所以國際上關注青藏高原,因為青藏高原變化不光是影響中國,它會影響到亞洲,影響到全球。

同樣,從國家層面,整個國家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都和青藏高原緊密聯絡在一起。所以,在五十年代,當時我們國家啟動幾個基礎研究的項目,青藏高原科考就在裏面。到了70年代,我們整個國家要大發展,當時是資源驅動,不像現在是環境驅動,需要看看青藏高原這麼資源豐富的地方,摸清家底,青藏高原到底有哪些資源。所以第一次科考從七十年代開始,全國啟動了五個基礎研究的專項,剛才袁老師他們也講了,包括數學都是當時很重要的,陳景潤、華羅庚,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第一次青藏科考儘管是科考,小的分類很多,自由探索很多,但是作為國家專項是第一次。這次專項搞了八年,就把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搞得在國際上就領先了或者在國際上有特色。所以,當時中國科學家組織國際研討會,鄧小平同志親自接見與會代表,包括國際國內專家,這在當時是很轟動的事情。整個七十年代以摸清資源為基礎。

到了過去這五十年,我們大家都知道,整個社會發展很快,但是也有一些環境問題。保護環境是中國的國策,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講的,包括在第七次西藏工作會的時候,專門講到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保護,説青藏高原的環境保護不光光是青藏高原的事,是中國的事,是世界的事,這是定位。青藏高原的研究,不光是現在,而且是將來,更是歷史,這也是第七次西藏工作會對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研究的定位。正因為它的重要性,整個國家專項的研究,它的定位也是不一樣的,要解決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的影響和應對,這是我們第二次科考一個最基本的研究主線。要做這個事情,不光是中國科學家,還有全球的科學家,青藏高原科考是一個開放的科考體系。

在推動過程中,我們有十大任務。我們知道地球有六大圈層,大氣圈、冰凍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人類圈,你如果到世界其他地方,沒有一個地方是這六大圈層同時存在的,只有第三極地區六大圈層同時存在。六大圈層的作用也是整個科考整體推進、整體研究的,如何通過圈層作用把環境變化的機制搞清楚。所以,在整個研究裏面,第一大任務就是研究大氣,第二大任務是研究冰凍圈和水圈的,第三個任務是研究生物圈的,第四個任務是研究生物圈和整個生態屏障的建設。生態屏障這個詞,特別是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大家都知道了,全國在搞生態屏障,最早搞青藏高原的生態屏障,因為青藏高原變了,它會影響整個中國東部地區。所以,這個地方是個屏障,不但要保護好,還要優化好。還有怎麼建青藏高原或者第三極國家公園群。同時,接著研究這個地區的人類活動,它和整個環境變化的關係。

姚檀棟:

接著下來第七個任務就是研究高原隆升的過程。高原現在還在繼續隆升,隆升的過程會怎麼影響我們大環境,這也是一個機制問題。第九個是研究災害風險,這個地區我們知道,是地震最密集的地區,因為高原在隆升,隆升的過程必然引發一些大地震,包括泥石流災害,包括冰崩災害,這是災害風險。最後第十個是綠色發展,我們所有的研究都是為了青藏高原,這也是總書記在致科考隊的信裏面提到的,要為建成富饒美麗的青藏高原作出貢獻,科考隊要幹這個事,要綠色可持續發展。

我們十大任務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已經在亞洲水塔、生態屏障、高原生長、人類活動等多個方面,有重大的成果産出。比如亞洲水塔,河流源頭都是冰川,但是冰川在氣候變暖以後融化得很厲害,但是融化過程中,它的水,一些內陸湖泊,叫封閉湖泊,不流出去,固態的水變成液態的水,湖泊擴張會淹沒草場,有些地方,像可可西裏,我們看到鹽湖突然潰決以後,就把周圍更大片的濕地也好、草場也好,整個漫灌到底下。這一類的現象,就是亞洲水塔的失衡,固態的水越來越少,液態的水越來越多,這個失衡也會在下游造成一系列更長期的影響。我們知道,整個亞洲水塔的下游地區,中國的長江黃河,我們叫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這個做得是比較好的,但是像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都是跨很多國家的,亞洲水塔失衡以後,水資源也失衡,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接著就提出來了。

其他關於生態的,比方説變暖、變濕,青藏高原現在整體是變暖,變暖的同時降水增加。這種過程中我們就發現,青藏高原整個變綠,實際上最近發現,變綠是全球的過程,全球大陸整體在變綠。這是個好現象,我們跟西藏自治區的書記、主席在交流,變暖、變濕、生態趨好,就是變綠,一個基本的觀點,叫“人努力、天幫忙”。為什麼呢?我們為了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屏障,國家有天然保護林工程、有退牧還草工程,有最近剛剛啟動或者啟動了幾年、支持力度最大的生態屏障優化工程,這些都起到作用。所以,變綠是好現象。但是,變綠的過程,使得低海拔的森林不斷往高海拔移動,高海拔原來那些土著的物種就沒地方去了,因為變暖,它的生存空間就沒了,可能就會消失,實際上也會面臨著生態的不平衡,這也是在整個研究裏發現的現象。

從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如何去應對這些變化,這也是我們在科考裏面提出的問題。問題提出來,就要有戰略的應對方案,這也是最近第七次西藏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他對科考專門提出了任務,最後要解決什麼呢?青藏高原環境的保護、修復、治理的系統方案和工程措施,這也是現在我們科考隊在明年工作中要進一步推進的。

當然還有一個,我特別要提到的是,我們新時代的科考和第一次科考很大的不一樣,就是整個科考手段、科考設備、科考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次科考的時候,我們都是“兩條腿”,然後四個汽車輪子,還是大車,我是81年做學生的時候跟著我的導師參加了第一次科考的末尾,叫橫斷山科學考察研究,我們當時的科考設備比較簡陋,他帶了四個學生,我們當時年齡跨度比較大,我們的導師和年齡大的師兄坐在汽車駕駛室裏面,我們年齡小的就坐在大車上面,人貨混裝,科考設備在上面,裝備、吃的東西都在上面,當時也沒有安全意識,不知道人貨不能混裝。能租到汽車就不得了,因為當時汽車是很熱門的職業,司機不想去的地方,只好兩條腿走。現在就不一樣了,整個科考,因為交通設施改變了,到西藏去,交通四通八達,都是高速公路,林芝到拉薩四百多公里,就幾個小時,我們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要開一個星期的,因為經常這兒斷了那斷了,走不了,這是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特別要提的是,前幾天到青海,在黃河源頭冰川考察,直升飛機從四千米一下就把我拉到六千多米,只用了八分鐘,這是我們曾經的夢想。為什麼是夢想呢?我在84年剛剛考了博士生,我的導師給我許諾説,你不要出國,我們聯合培養,我把你先送到美國去培養,然後再回來到學校去。所以,第二年就把我送到美國參加了他們的科考,當時他們就用直升飛機把所有的科考設備從冰川末端送到冰川頂部,就感覺很震撼。我在國內,人貨混裝的大車還找不到呢,一看到那裏是直升飛機,太震撼了。所以,當時我在直升飛機下面照了相,拿回來我到處講,我的夢想就是哪一天我也在中國能坐上直升飛機到我們自己的冰川上去考察。我高興地告訴大家,我的夢想實現了,這是我們整個科考一種方式的轉變,國家有實力了,技術進步了。同時,我們有國家科考專項的支持,國家重視青藏科考,因為它和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起,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把我們要幹的事情高效率地幹完,整個科學成果一下子就拿到了。這種變化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我走到哪兒會經常講這個故事。謝謝大家。

經濟日報記者:

當前我國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科技創新這個第一推動力。所以請問郭少軍老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您認為需要堅持什麼樣的科學家精神?您對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有什麼經驗,對現在國家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有什麼期待?

郭少軍:

非常感謝您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很多時候,要把科技創新轉成一個産品,再真正用起來。我想這個挑戰性還是非常非常大的。基於目前我們現在的創新,要去實現這樣一個好的技術轉變,能否在國家層面上有一些更好的政策,讓我們做科學的和技術的這些科研工作者,能夠彼此發揮自己的優勢,集體攻關,把一些非常好的創新性想法真正轉化成所需要的産品。我覺得,這需要一個統籌,需要大家協同,大家要把自己好的想法真正地“橋鏈”到一起。所以,未來很重要的一點是,希望企業能夠推動這樣的一些研發,在企業裏做更好的研發。另外,從國家層面對企業也需要有一些支持。在大學和研究所以及企業之間,建立一種橋梁,讓每個做科學的和做技術的人員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對産品和技術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海報新聞記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持,請問各位科學家怎麼看待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結合自身的研究領域,談一下如何推動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作用。謝謝。

姚檀棟:

十九屆五中全會能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創新的核心來定位,有幾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從國際層面。確實,現在不管是信息科學、物質科學、生物科學,還是資環領域的環境科學,已經到了技術突破的緊迫階段,比如信息,每個人都能感覺到,物質科學也是,材料不解決,我們很多“卡脖子”的問題就卡在這兒。生物技術更是,現在很多突破性大的東西,腦科學、蛋白質,這些都是最關鍵的突破點。環境更是,環境的一系列問題,如果不技術突破、不科學突破,就做不了,這是國際大趨勢,也是我們國家發展到現在的關鍵階段,新時代對它的需求也更大,所以這麼定位是必然的。

我講一下我所從事的領域,資源環境或者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的領域,剛才講了,我想是最好的例子,沒有這些技術的突破,你永遠在原始的勞作狀態,這種重大的科學突破可能就不容易。只有科學和技術上突破,科學上自然方法上就會改進。現在科考裏面,我們現在叫高新技術和前沿科學問題結合起來。青藏高原研究第一次科考,我們就是地學的科學家,這次和高新技術所結合起來,手段上就突破了。比如説我們原來研究大氣圈,剛才説了六大圈層,大氣圈和地表的相互作用,你只能在地表研究,高空大氣就不能研究。我這次和高新技術所結合,可以搞到青藏高原現在已經到七千多米,到明年計劃就要突破十公里,十公里是什麼概念呢?青藏高原珠峰最高八千八百多,你只要突破九公里,就很困難了。

再講整個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裏面的災害風險的防治,或者青藏高原環境變化以後,和東部變化的預測問題,一個是需要技術,一個是模型,剛才袁老師講了數學的統籌、研究方法,我很有啟發,以後怎麼結合起來,多學科交叉,這是現在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整個的科技創新里面,一定要強調多學科交叉,這樣的話,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領域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結果、最新的研究方法,能推進社會重大科技創新問題的深化研究。謝謝。

霍守亮:

剛才姚院士説得特別好。現在我們國家整個現代化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我們的經濟發展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化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八大以來,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重要的戰略位置,切實貫徹落實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技創新在裏面發揮非常核心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我們通過科學體制創新,才能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實現區域的協調、平衡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大力的科技創新,然後攻克關鍵的,包括技術上、污染治理的核心技術,我們才能走出一條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道路,到2035年美麗中國基本實現。

我也想結合我們生態環境領域來談談如何推進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有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我們要大力優化生態環境科技的創新能力體系,推進産學研用一體的協同創新模式,集中力量協同攻關。剛才説了,生態環境問題是個複合問題,需要多學科集中攻關,為全流域、全過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整體的科技解決方案。剛才也説了,我們國家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比較明顯,特別是京津冀的藍天更多了。我們國家一個很好的創新模式,是“1+X”的科技創新模式,成立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1+X”的“1”就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X”就是集中全國優勢的團隊和科學家一起來集中攻關,來解析整個重污染天氣的成因和過程,讓後續的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更加精準和更加科學。其實我覺得,可能未來我們也可以成立生態環境國家實驗室,包括黃河大保護、長江大保護,還有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這些重要戰略區域,我們集中全國優勢生態環境的科技力量,我們集中來攻關重大戰略,主要是生態環境問題並提出整體的科學解決方案。

第二方面,生態環境科技主要還是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我們現在直接面對的是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戰略目標,我們針對生態環境基礎性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管理支撐的薄弱環節,系統地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攻克一批自主可控的生態環境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來解決新時代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中的關鍵科技問題,來支撐整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謝謝大家。

郭少軍:

我非常同意剛才兩位老師的觀點。科技創新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一動力,我們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它會很好地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舉一個例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理念,也就是説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所以我們所做的研究,包括燃料電池和氫能,是新能源的兩種形式,另外包括很多學者做太陽能電池等能源器件。這種新能源的形式,對實現碳中和理念非常重要,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我想,能否經過我們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在新能源器件上不斷攻關,包括原始性的創新、技術攻關,不斷提升這些器件的效率、安全性和持久性,為未來我們普及這些新能源奠定基礎。我認為,這對實現2060年碳中和理念會起非常關鍵性的作用,也會不斷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謝謝。

袁亞湘:

三位老師都提了很好的意見,我再結合自己的領域,簡單談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完全同意三位老師的意見。科技創新是我們現代化的一個核心推動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今世界,經濟實力的強國、大國,都是科技強國。縱觀近代史這幾百年的發展,西方列強國家的進步都是依賴於科技的進步,所以未來國家的競爭,科技的含量會越來越大。

再一點,因為我是做基礎研究的,在科技研究領域,基礎研究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呼籲,大家要重視基礎研究,雖然基礎研究表面上很多都看不到,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科技的競爭力的真正源頭是基礎研究,這就是為什麼華為任正非反復強調數學的重要性。剛剛有記者拿著手機在照相,在你們電腦裏存入一張照片,是JPG格式,這就是數學的編碼方式。比如,數學作為一個基礎學科,你可以看看你的周圍,真是無處不在。所以,基礎科學有它的獨特性,因為基礎科學就是要做前人沒有想過的事情,你要發現別人不知道的規律,你要找出來別人不懂的定理,你要找出來或者發明一個別人不知道的方法,這完全是原創性的,它並不是由功利心推動,一定要好奇心驅動。所以我們希望,特別是做基礎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好奇心,要培養興趣,真正去做原創性的東西,使我們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這個大氛圍讓大眾都熱愛科學、信奉科學。我相信我們中國人很聰明,只要有個好的環境,讓廣大的科技工作者把他們的潛能都調動出來,這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貢獻會越來越大。謝謝大家。

胡凱紅:

最後一個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

這個問題是給郭老師的。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請問郭老師是如何理解並在工作中實踐總書記的“四個面向”的要求?謝謝。

郭少軍:

感謝您的問題。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在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我覺得這樣一個座談會實際上是我們黨和國家對“十四五”期間以及長遠的科技規劃的一個最高的部署,對我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我們未來去實現一些高質量的科技創新具有深遠的指引意義。所以,結合我個人研究的方向來談一下我在工作中是如何來踐行總書記的“四個面向”。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於擔當,要面向學科的前沿,要去主動攻關這些原創的研究,從源頭上做創新。要大力強化我們的基礎理論,剛才袁院士提到基礎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講到交叉學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剛成立了交叉學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從不同學科之間、方向之間去做交叉,去找一些靈感,不斷地找到創新的思路,這非常重要。

另外從基礎層面來説,我們要面對國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決瓶頸問題的新核心技術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電池和氫能的研究,從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應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研究不僅是做基礎,也是在做應用的研究。在基礎方面,我們會面向世界學科的前沿,去不斷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電池和氫能催化劑體系,我想這非常重要,因為燃料電池的心臟就是催化劑和膜電極,所以我們希望能從源頭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術方面,我們想做一些突破。從最開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機制、新器件、新産品這樣一個全鏈條的創新模式,去攻破燃料電池和氫能目前面臨的“卡脖子”問題。當然,我們的燃料電池如果做得好,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一定程度上是會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此外,我們做的是新能源,這從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環境的問題,所以對我們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處。謝謝大家。

胡凱紅:

剛才四位科學家從他們的經歷、從他們的研究,談了談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比如愛國,比如奉獻,比如創新,比如説好奇心,比如耐得住寂寞,比如説甘為人梯等。我想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精神支撐,有這一代一代科學家們的傳承,使我們能夠不斷取得科學技術的重大成果。我相信,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精神,在未來,我們國家一定能夠不斷攀登新的科學技術高峰。

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謝謝四位科學家,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