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積極踐行低碳排放 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貢獻

2020-11-24 08:1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習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習近平主席提出3點主張: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中方宣佈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

當前,全球環境治理面臨挑戰,國際社會矚目中國“成績單”。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由衷稱讚,“中國是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帶頭人。”

貢獻——

“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稱,在《巴黎協定》危急關頭,中國提出碳排放承諾贏得了世界的稱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中國宣佈的這一目標“令人鼓舞”。非贏利研究機構“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稱,中國的新目標一旦實現,將是所有國家中減排力度最大的,將使全球變暖預測值降低0.2到0.3攝氏度。

《自然》雜誌子刊此前曾刊登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自21世紀初以來,地球新增的植被面積相當於一個亞馬孫雨林,中國是重要貢獻者之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刊文稱,為了抑制土地退化、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中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保護和擴大森林的計劃,並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集約型農業。

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中國同樣行勝於言。中國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自201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公約》及其各項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截至2019年底,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達到陸域國土面積的18%,提前一年實現聯合國提出的17%目標。今年9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指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全球環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續堅韌努力。

“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置於政府工作重要位置,設立生態紅線,通過出臺嚴厲的監管措施懲治污染環境行為;還通過立法來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捕獵、交易、運輸、消費等行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説。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議題上進行了理念創新,如提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作用;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為解決全球環境治理困境貢獻中國方案,凝聚更多國際共識。同時,中國還將理念付諸實踐,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大力推動環境領域國際合作。

典範——

“對綠色發展有重要啟示”

“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前不久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中國“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一位外國專家評價道,相信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將在“十四五”時期實現新進步,“這將為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提供範例,也將進一步促進全球包容性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此前發佈的《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認為,北京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做法。

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瑞士和美洲地區主任哈麗雅特·欣茨説,中國長期以來積極參與並推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多邊進程,積累的經驗技術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很有價值。世界資源研究所執行副主席馬尼希巴布納稱,中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提供了重要啟示”。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羅尼·林斯指出,習近平主席的相關主張對人類社會實現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具有重要啟示,並對疫情後經濟的高質量復蘇提供幫助。

實實在在的中國貢獻,擲地有聲的中國承諾,無疑增強了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環境問題的信心。

“被氣候災難籠罩的晦暗天空出現了一縷曙光。”法國《世界報》網站這樣評價中國確立碳中和目標的特殊意義。該報道指出,中國的表態“不僅將對氣候領域産生作用,還重振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氣候外交。”法國氣候行動網絡國際政策負責人露西爾·迪富爾認為,中國釋放出加強氣候多邊主義的積極信號。

“在清潔能源方面,中國政府眼光長遠。”美國《沃克斯》雜誌網站稱,“中國建立起穩定、有效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其影響將不可估量,將激勵其他國家提高自己的減排目標。”

“中國在環境治理上的成就表明,經濟社會發展並不必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而不必重走資本主義國家當年‘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李強指出,綠色發展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它能保證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的和諧發展和有機統一。

擔當——

“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

從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到倡議共建“綠色絲綢之路”、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動力;從積極推進“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到宣佈中國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標……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中國可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格魯吉亞《每日新聞網》主編阿弗坦迪爾·奧提納什維利指出,中國領導人的相關講話體現了中國致力於綠色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中國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重要貢獻。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近日報道,因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一些太平洋島國轉而向中國求助,以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文章援引所羅門群島官員的話説:“中國幫助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展現了領導力和責任心。”文章還援引基裏巴斯總統塔內希·馬茂的話説,“中國認真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不僅承諾減少本國的碳排放,而且要幫助太平洋島國減輕和控制氣候變化的影響,全面落實《巴黎協定》。”

西班牙Niusdiario新聞網站稱,中國積極引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展現出中國正以“負責任大國”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決心。

李強指出,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破壞全球環境治理進程的情況下,中國提出基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環境治理方案,有利於凝聚全球共識,共同應對當前嚴峻的環境問題挑戰。同時,中國強調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充分考慮了各國歷史發展、現實情況及各自能力的區別。中國有關全球環境治理的主張,展示出大國應有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記者 李嘉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