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劉玉珠: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2020-12-01 13:14 來源: 《求是》雜誌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基於歷史和現實、著眼全局和長遠,充分肯定我國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入剖析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重要價值和重大意義,系統部署今後一段時期重點任務和前進方向,在新中國文物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一、深刻理解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重大價值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遺存的保護是考古學研究的前提,考古學研究是文化遺産合理利用的學術基礎;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考古工作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將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進行戰略謀劃、全面部署、統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發表重要論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揭示了考古與歷史、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的內在邏輯,進一步明確了考古工作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創新發展了“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的重大理論,具有原創性系統性時代性指導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夯實理論體系、拓展實踐縱深,將我們黨對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地位作用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事關深化文明認知、存續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覺,始終將建設文脈傳承、文化繁榮、文明興盛的社會主義中國作為奮鬥目標。從文明古國走向現代化文化強國,不能割裂過去、憑空躍進,應當在吸收歷史積澱、繼承文化遺産中接續發展。考古學是強調田野調查發掘手段、根據實物遺存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人文學科。中國考古學誕生近百年來,一直肩負著知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學術使命。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歷史、民族文化相結合,“修國史、寫續篇”,推動考古學在學科研究、管理體系、機構隊伍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考古學文化區係類型日益清晰,寧夏水洞溝、浙江上山、遼寧牛河梁、浙江良渚、陜西石峁、河南二里頭、四川三星堆等重要考古發現層出不窮,就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等重大課題交出“中國答卷”,闡明了中華文明在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孕育出的文化積澱、心理認同、禮制傳統,為構建中華民族歷史、梳理中華文化基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全面對標對表,更加清晰揭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更加全面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事關堅定“四個自信”、振奮前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考古遺存等歷史文化遺産是註釋歷史最好的“活字典”。良渚陶寺等實證文明起源的大型遺址、孔廟孔府等彰顯文化傳承的禮制建築、長城運河等勾勒國家經緯的線性遺産、布達拉宮高昌故城等見證民族融合的邊陲明珠、敦煌雲岡等印證文明交流互鑒的絲路寶藏、南湖紅船延安寶塔等傳承紅色基因的革命聖地……歷史文化遺産串聯起滄桑輝煌的過去,昭示著偉大復興的未來,蘊藏著“從哪來向何處去”的發展密碼。從舊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印證中國是東方人類故鄉、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及其文化呈現連續進化形態,到“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鑿實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再到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150余處大遺址呈現中華文明滿天星斗、多元一體——在考古實證面前,中華文化為什麼“興”、中國人民為什麼“能”的答案呼之欲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彰顯持久力量。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臨很多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更加需要講好講精講透考古成果,充分吸收最新史學研究成果,闡發歷史文化遺産蘊含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從中汲取堅守正道的定力、攻堅克難的毅力和改革創新的活力。

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事關擴大國際影響、增進文明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既彰顯了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巨大貢獻,又蘊含著中華民族以和為貴、海納百川、天下一家的思想傳統。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紮根中國大地生息繁衍,也在同世界上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沉澱下考古遺存等燦若星河的歷史文化遺産,見證絲綢之路上中外文明交相輝映,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深厚載體。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擴大其影響力,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東德返還我《永樂大典》,到改革開放文物外展為中國與西方國家建交破冰,再到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實施中外聯合考古和開展文物保護國際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收穫,中國文物在國際舞臺華彩流溢、潤物無聲,傳播文明底蘊,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增進民心相通。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更加需要發揮考古和歷史研究作用,更加需要用好文物瑰寶“世界通用語”、建好人文合作“國際基礎設施”,讓世界了解真實全面的中國,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為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社會貢獻力量。

二、準確把握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的原則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與《〈福州古厝〉序》、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等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一脈相承,深刻闡明了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的原則要求,為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指明了科學方向、提供了強大遵循。

堅持保護第一,強化系統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産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歷經幾代人接續努力,我國文物保護力度顯著增強,文物保存狀況持續改善,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館藏文物以及海量民間收藏文物,穿越歷史時空、遍佈廣袤大地、賦彩百姓生活。但是也要看到,在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建設性”破壞時有發生,法人違法、盜竊盜掘和火災等文物安全風險依然存在,低級別文物博物館單位保護管理基礎薄弱。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必須牢牢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産責任重大的觀念,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城鄉建設、旅遊開發、經濟發展的關係,築牢文物安全底線;要把考古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僅嚴格保護文物本體,還要嚴格保護與文物相伴生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生態,不僅著眼于當代科學保護,更要努力將文物的全部價值和歷史信息完完整整、原汁原味留傳給子孫後代。

堅持守正創新,強化古今交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遺産不僅生動述説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如今,讓文物活起來已經成為文博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共識,文物資源活化利用的廣闊藍海已然開啟,文博創意創新創造的時代航船揚帆起程。然而,這些與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相比、與文物資源所蘊含的巨大潛能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為不可移動文物社會功能發揮不足、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力度不足、考古研究成果傳播不足、讓文物活起來政策供給不足。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必須正確處理歷史與當代、守正與創新的關係,既要在城鄉建設中堅守文明之重,又要在時代發展中開創文化之新,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古老文物在新時代再展新顏、煥發新生;特別要加強文物價值研究,系統闡釋中華文明的時代新義與當代價值,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更好發揮文物資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勢作用。

堅持人民共享,強化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推動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融入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文化遺産是先人勞動智慧的結晶。文物保護利用要堅決依靠人民群眾力量,保護髮展成果要充分讓人民群眾共享。文物事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社會。2019年有12.27億人次走進博物館,今年抗疫期間共計2000余項博物館“雲展覽”吸引50多億人次觀覽,文物保護成為革命老區的振興引擎、美麗鄉村的轉型驅動、現代都市的發展名片,“文博文創熱”成為文化産業和文化消費的新增長點。但文物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式方法、範圍領域仍有局限,距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期待仍有差距。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強化考古知識和研究成果的公眾普及;廣泛搭建文物領域跨界合作平臺,促進文物+教育、文物+科技、文物+創意、文物+旅遊,賦能高質量發展;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機制,吸引更多人加入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的行列,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感、認同感、獲得感。

堅持美美與共,強化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遺産在傳播文化、傳遞友誼、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具有獨特而重大的意義。如今,文物已然成為最重要的標識符號,連接古代中國的歷史積澱與當代中國的發展繁榮,聯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與瑰麗多姿的世界多元文明,搭建不同文明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對話橋梁。但文物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品牌不多、渠道有限、統籌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我國在國際文化遺産領域急需實現從“拼數量”到“拼影響力”的轉變。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必須秉持開放的全球視野,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定力,堅持和而不同、兼收並蓄開展交流合作,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闡發中華民族精神、構建文明大國形象;積極參與文化遺産領域全球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推動文物返還等國際規則向更加公平正義的方向演進,共同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堅持雙輪驅動,強化固本培元。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運用先進技術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和研究隊伍建設。文物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沒有金剛鑽難攬瓷器活,提取釋放歷史文化遺産蘊含的豐富信息、永續保存文脈基因,科學技術是關鍵,專業人才是前提。近年來,我國文物保護利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文物機構隊伍建設持續發展。但是,整體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與實際需求仍不適應,文物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基礎平臺等尚屬空白;基層文物保護機構十分薄弱,尤其是考古隊伍和力量明顯不足。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必須加強文物領域基礎科學研究、拓展前沿科技應用、匯聚各方專業力量,打造一批文物保護研究和傳承利用高地,用現代科技手段為珍貴脆弱的文物資源延年益壽;必須大力推動構建與文物資源、考古任務相匹配的管理機構和專業隊伍,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確保機構人員到位、專業隊伍穩定並得到加強。

三、奮力開創新時代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新中國成立71年來,文物事業與祖國同行、與時代並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對文物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文物保護法律制度框架日臻完善,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並駕齊驅,文物安全形勢穩中向好,考古與遺址保護體系全面構建,中華文明5000多年脈絡基本廓清,普惠均等的博物館紀念館體系更好搭建,文物國際合作漸成規模,與文物資源相匹配的保護管理力量持續壯大,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大格局探索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物事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我們將堅定不移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昂揚奮鬥的時代新貌邁向“十四五”新征程,推進新時代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圍繞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等重大歷史問題,深入實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探索構建中國文化基因理念體系。加強考古資源調查、統籌規劃、政策供給,加快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建設。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組織跨學科、多領域協同研究和聯合攻關,以最新考古和史學研究成果充實陳列展覽、完善歷史教材。加強學科建設,不斷健全考古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綜合施策培育壯大考古隊伍,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做好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推動構建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資産管理機制,研究制定配套制度和試點政策;編制《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保護利用專項規劃綱要》,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完善土地儲備考古前置等基本建設考古制度。落實《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重點實施瀕危館藏文物搶救計劃,做好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加快實施文物平安工程,特別是對偏遠地區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採取有效安全防範措施;深化國家文物督察制度試點,堅決打贏文物安全防範攻堅戰。

提升讓文物活起來水平。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發揮博物館的歷史研究、社會教育、文化傳播、公共服務功能。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全媒體展示傳播,依託文物資源推介一批國家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推進文物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融貫旅遊線路、融置線上雲端,推進“互聯網+中華文明”。支持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並逐步推廣。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務實開展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推進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追索返還。

強化文物保護管理能力建設。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實施“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文明傳承”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創建國家文化遺産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專業研究機構和基層文物保護機構隊伍建設,確保在機構改革中文物保護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弘揚踐行“莫高精神”,堅定信心、奮力拼搏,無愧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的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玉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