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看點紛呈 數字技術點亮智慧之光

2020-12-14 08:0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2020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一款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隨著現場音樂“起舞”:兩個機械手臂靈活轉動,另一端的作業圖像便可實時回傳……採用這款機器人後,作業人員即使身在地面,也能遠程完成引線、剝線、穿線和搭火等工作,既提升了作業效率,也保障了安全。

在位於浙江桐鄉的烏鎮,從空中的配網VR巡檢無人機、線路故障指示儀,到地面的數字孿生配電房、配網5G機器人,再到全景智慧用電服務平臺、神經元路燈,得益於彈性高效的智慧電網和遍地開花的科技應用,這座水鄉古鎮的用電更加智慧化、人性化。數字技術點亮的智慧之光,也正映照出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在日前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還有哪些新的看點?記者帶您走近現場。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科技抗疫成效顯著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互聯網對促進各國經濟復蘇、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論壇上,“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表示,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強大支撐,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分析等方面作用顯著。“要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健全預警響應機制,提升防控和救治的能力,切實維護人民健康。”鐘南山認為。

在經濟恢復發展方面,數字經濟也成為關鍵的增長引擎。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自學看來,遠程會議、在線營銷等數字化應用,助力快速實現復工復産;線上消費、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的不斷涌現,更增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經濟發展韌性。“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發展,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課題,而數字化技術成為解決這個課題的重要抓手。”

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向東説:“大規模的網絡活動,是對網絡安全技術、産品和服務的大考,我們在這個大考當中取得了好成績,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國對網絡安全事業提前謀劃、及早準備的結果。”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認為,抗擊疫情促進了網絡應用的普及和深化,加快了經濟社會向線上遷移的速度、廣度和深度,同時抬高了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起點。江小涓舉例:“在消費領域,5G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將創造大量新型消費;數字消費生態將跨界成長,依託産業互聯網,消費者、企業和各種生産要素彼此聯結,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圖譜,同步迭代。”

“在生産領域,數字化生産也將形成新的人—機—物交互方式。”江小涓指出,這將實現人、設備、産品、服務等要素和資源的相互識別、實時聯通,提升全鏈條全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與傳統的線下單點聯結的産業鏈相比,數字化平臺能夠形成多點聯接的産業網鏈,使分工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

在加快網絡和數字經濟發展方面,與會專家建議,應提供更多應用場景,推進高水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中小企業和個體從業者的産品和服務“入網接鏈”。此外,還要利用數字技術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務,關注數字弱勢群體,引導形成數字技術的價值遵循和基本原則,劃出底線和邊界。

技術應用加速演進,領先成果精彩亮相

步入無人駕駛小巴,可視化界面自動還原了360度視野範圍內的障礙物;戴上增強現實眼鏡,專家身在外地,就能遠程指導設備維修;坐在眼底篩查一體機前,算法提取眼底生理結構,自動評估病變風險……130家企業和機構攜前沿的創新成果、豐富的解決方案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精彩亮相,帶來了互動式、沉浸式的體驗,也讓烏鎮成為觀察互聯網創新趨勢的窗口。

博覽中心一角,幾枚小巧精緻的芯片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這款我國自主設計的龍芯3A4000/3B4000處理器芯片,憑藉其高安全性,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智慧教室解決方案、地理信息平臺和生産監控解決方案中,帶來順暢的使用體驗。“互聯網作為通用技術起到了平臺的作用,促進了整個技術以及社會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説。

每年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都引人關注,今年是大會第五次面向全球發佈互聯網領域的頂尖技術成果,涵蓋量子計算、衛星互聯網、人工智慧、高端芯片、5G網絡架構等方面,覆蓋智慧交通、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場景。億級神經元的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測繪系統等15項成果入選。

“依託自主研發的探測引擎、網絡安全大數據和安全專家團隊,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測繪系統融合了網絡空間探測、數據分析和地圖繪製能力,繪製成一幅清晰明確、實時動態的網絡空間立體地圖。”360集團首席科學家潘劍鋒介紹,目前,系統已經積累了數十億條測繪數據,實現了網絡安全防護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過去一年,系統每天更新數據超過1000萬條,日均感知和追溯網絡安全事件150余起,成功發現並處置安全事件2000余件。

華為公司入選的成果是面向政企智慧升級的系統性技術參考架構——智慧體,該架構以雲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核心,構建了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一體化智慧系統。

目前,該架構已在600多個場景中進行了探索實踐:在能源領域,實現了油氣儲層的智慧識別,極大地節約了油氣勘探的時間;在交通領域,通過交通智慧體,大幅提升了路網通行效率,實現了車輛快捷無感通行,縮短了人們的出行時間。

華為公司副總裁石冀琳介紹説,智慧體最大的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相比傳統架構,它更強調大腦與五官、手腳的協同,讓數據與人工智慧像血液一樣循環流動。”

從消費應用拓展到産業應用,新發展動能逐漸壯大

5G+遠程操控,讓港口的岸橋操作司機“從桑拿房走進了空調房”;直播+電商平臺,讓農産品搭載著流量的快車,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網課+雲計算,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也能享受一流的教育資源……互聯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正在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的新變化。

“我們現在正處於信息技術的時代,未來還將持續一個很長的週期。可以説,現在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鄔賀銓看來,5G、IPv6、光纖通信、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跟産業緊密結合,不僅給信息技術及其他高新技術産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能,也推動著工業、農業、政府治理、智慧城市等方方面面的轉型升級,從消費應用拓展到産業應用,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人類社會正在推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智慧化變革,將迸發出更強的創造力,使得新技術紛至沓來,新業態層出不窮。”聯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説,“以5G為例,其帶動物聯網的發展,將促使更多終端接入,而‘端’所産生的海量數據,與信息化時代所産生的大量數據匯合,成為智慧時代重要資源。”

本次大會上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7%;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達到35.8億元,佔GDP比重為36.2%。數字經濟帶來的發展新動能逐漸壯大,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數字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豐富的應用場景對先進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驗著信息技術的沉澱和服務能力。”中科曙光總裁歷軍表示,要以新基建為起點,面向數字化、智慧化發展需求,與區域、行業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更好地助力數字經濟不斷壯大。(記者 谷業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