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2020-12-22 13:45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間: 2020年12月22日 10: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秘書長王永利
  內容: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要舉行的是第六場“收官”新聞發佈會,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到了相關單位的負責人聯袂為大家進行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有,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女士,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秦昌威秘書長,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程家財主任,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王永利秘書長。下面首先有請劉錦司長來為各位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總體情況。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 劉錦: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佈會,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們看到了大量的這方面的報道,也感謝大家今天的到來,我把“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的情況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還飽含深情地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的臺階,也是邁上了一個大臺階。下面我從八個方面做一個簡要的回顧和介紹。

第一,完善頂層設計,形成整體牽引力。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召開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並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今年5月出臺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加快”和“擴大”,強調“提質”和“增效”,體現了教育對外開放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主動作為。同時,教育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我們在“四點一線一面”加快佈局,打造教育對外開放的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臺《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速推進,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

前不久,教育部、廣東省出臺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同時,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藍圖也在加緊謀劃。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加快了開放步伐,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戶貴州,國際産學研用合作會議覆蓋東三省和7個中西部省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進一步形成。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發展力。

“十三五”時期,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來華留學聚焦提高質量。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國政府獎學金工作管理辦法》,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這有個數字,2019年,來華留學生的學歷生比例達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

出國留學聚焦完善服務。打造“平安留學”服務體系,健全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留學服務的科學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穩步提高。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辦學準入審批制度,在上海試行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制,在海南、福建、廣東、浙江、重慶、河南等6省市試點實施部省聯合審批制。“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我們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外事管理聚焦簡政放權。授予“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定的外事審批權,為高校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第三,聚焦“一帶一路”,提升全球行動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7年5月,“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兩國元首確定的10萬人目標原來確定的是2020年達到這個目標。“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簽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佈《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迪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第四,推進全球治理,擴大中國影響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減貧國際合作,一方面,我們通過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合作,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和質量提升項目、兒童早期教育與發展項目,為國內教育脫貧攻堅助力;另一方面,積極分享我國教育脫貧經驗做法,為教育減貧國際合作賦能。我國高校和職業院校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並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幫助東非國家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支柱性産業的學科骨幹。

第五,強化人才培養,助推創新驅動力。

人才培養始終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發力點。2016年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圍繞“雙元制”模式深入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完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第六,深化人文交流,發揮教育親和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作為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秘書處,積極承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各領域簽署協議133項,有力服務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類中外青少年交流豐富多彩、與時俱進。比如,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連續舉辦了7屆,吸引超過3.5萬名兩國青年積極參與,産生了近萬件作品,為兩國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語言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及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到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第七,推進港澳臺教育交流,增進國家向心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持續拓寬港澳臺學生來內地(大陸)就學渠道,具備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的院校超過400所,其中具備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院校達225所。“十三五”期間,高校共培養港澳臺學生約4.5萬人,持續做好在內地(大陸)高校就讀的港澳臺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師生雙向交流方面,2016至2019年,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累計資助近1800個項目,惠及5.6萬人次。同時內地與港澳中小學、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累計超過2000對。經過多年實踐,“華夏園丁大聯歡”、“港澳教育界國慶訪問團”等活動已經形成品牌。

第八,全力抗擊疫情,展示教育系統戰鬥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對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場大考。疫情不僅給正常的教育合作交流按下“暫停鍵”,而且給跨國(境)流動的各類學生、教師的健康和學習、生活、工作帶來嚴峻挑戰。面對疫情,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以及駐外使領館的教育部門迅速行動、全力應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針對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和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我們堅持“屬地化管理、一體化推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零感染,在華外國留學生確診病例已動態清零。針對海外留學人員群體,我們持續強化防疫指導,建立遠程會診機制,上線疑似症狀風險自評,整合國內高校心理輔導和健康諮詢平臺,配合外交部等部門安排臨時航班接回確有困難的留學人員,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此外,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任務目標,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劉錦司長,接下來我們請秦昌威秘書長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領域的合作情況。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 秦昌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全球最大的人文交流合作平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人文治理平臺。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是協調中國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的機構。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十三五”時期在教育領域我們與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情況。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密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合作,深入參與全球教育治理邁出新步伐,服務國內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

第一,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央領導親自推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發揮中國影響。

過去四年,總書記多次會見來訪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並向雙方合作舉辦的重大活動發賀信,為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文明交流互鑒等重要理念得到教科文組織高度認同,並日益産生廣泛的國際影響。

彭麗媛教授多次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特使身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獲獎者頒獎或向頒獎儀式致賀詞,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專訪,出席女童和婦女教育座談會,分享中國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的理念與經驗,呼籲國際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女童和婦女教育發展。中央領導多次出席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的重大活動並講話,産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第二,合作舉辦高層次國際會議,為全球教育領域迎接新技術革命貢獻中國智慧。

“十三五”時期,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合作舉辦了第二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2016年)、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2017年)、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兩次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圍繞國際教育信息化、人工智慧、職業教育等與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的國際教育領域熱點和前沿議題,積極同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經驗、中國方案。這些會議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件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文獻。

第三,積極提供國際公共産品,為世界教育發展注入中國力量。

“十三五”時期,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設立的長城獎學金共資助來自82個國家291名學生來華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的15個掃盲項目獲得我國與該組織合作設立的孔子教育獎,10個項目獲得女童和婦女教育獎,20個項目獲得亞太地區教育創新文暉獎及榮譽獎,産生良好的示範激勵效應。連續實施中非信託基金項目,惠及10個非洲國家,在支持項目國教師培訓、提升教育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深圳市政府以及海南航空、偉東集團、好未來集團等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的信託基金項目順利實施,合作設立的二類中心主動作為,支持亞太、非洲國家女童和婦女教育、教師培訓、高等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發展,産生了良好的國際反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我國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平臺,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教育領域有效進行疫情防控、開展大規模線上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經驗,積極向國際社會推介我國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和平臺,並向非洲國家提供一批免費優質線上資源,樹立了我良好國際形象。

第四,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全球教育發展做出中國努力。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2030年教育目標實施,是該行動指導機構——2030年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也是2030年教育監測指標技術合作組和教師工作組等工作機製成員。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要引領性報告“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我國深入參與《承認高等教育相關資歷全球公約》和《開放式教育資源建議書》等準則性文書磋商制定工作。我國已有9個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型城市網絡。

“十三五”時期,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多個合作平臺,完善了合作格局。依託有關高校和地方合作設立了國際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國際工程教育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絡學校網絡國際中心和教師教育中心等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在華設立的教育類二類機構達到5個;設立了陶瓷文化保護與創新、和平學、工業遺産、文化遺産法等6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在華設立的教席達到20個。這些中心和教席在教育扶貧、教師培訓、疫情期間推廣在線教育等方面為國際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努力將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一全球最大智力機構的戰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謝謝大家!

續梅:

謝謝秦昌威秘書長,接下來我們請程家財主任介紹“十三五”期間留學生服務工作的有關情況。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 程家財: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過去五年來,留學服務中心全面落實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聚焦出國留學、留學回國、來華留學、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重點領域的工作,服務各類留學人員數量160.8萬多人次。

第一,在出國留學方面,服務一批批莘莘學子,順利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一是為國家公派留學人員派出提供服務。留學服務中心承擔國家公派留學中的派出任務,過去5年來,我們共為約8萬名公派留學人員辦理了派出手續。

二是為我國公民平安留學提供保障服務。留學人員在外安全和合法權益是我們服務工作的重點。受教育部國際司委託,五年來,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組織舉辦了474場“平安留學”出國行前培訓會,接受現場培訓的總人數17萬多人,接受網絡培訓人員達124.4萬人次,“平安留學伴你行”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參與人數達1147萬人次,“平安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及時向在外留學人員整理髮布各國疫情防控信息,組織專家編寫《海外留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被納入向海外留學人員發放的健康包中。同時組織國內知名專家面向海外留學人員舉辦多場講座,指導留學人員做好防疫工作。

第二,在留學回國方面,為留學人員提供從人才招聘、創新創業、學位認證、派遣落戶、人事檔案等一站式服務。

一是舉辦留學人才招聘會。5年來,共舉辦了9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有1500多家單位參展,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3萬多個就業崗位。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給留學回國人員帶來的就業難問題,成功舉辦了2020年留學英才網絡招聘季,參加招聘季的單位達1000多家,提供招聘崗位2萬多個。

二是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五年來,共舉辦了5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留學人員報名參賽的項目2690個,入圍項目1352個。有的入圍項目的留學人員成為國家和地方領軍人才。

三是為留學人員提供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派遣落戶、人事檔案調轉服務。妥善解決留學回國人員工作上的具體問題,是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的重要措施。5年來,共為125.7萬多留學人員提供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服務,共為近22萬留學人員辦理派遣落戶、人事檔案調轉服務。

第三,在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積極促進國內外院校交流與合作。

一是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定期舉辦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5年來,先後在國內10多個城市成功舉辦了5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累計吸引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1140多所(次)院校和教育機構參加。

二是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友好互鑒。5年來,由留學服務中心承辦的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已成功舉辦五屆,大賽共吸引3.3萬多名中美青年廣泛參與,參賽優秀作品近萬項,其中美國賽區參賽青年學生3000多名,有多名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美國青年學生來中國參加總決賽,與中國青年共同交流切磋,為中美兩國的人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在來華留學方面,打造“留學中國”品牌,講好中國故事。

5年來,在國外10多個國家22個城市舉辦“留學中國”教育展22場,參展中國院校累計460所次。“留學中國”教育展有力促進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和來華留學事業的發展。通過舉辦來華留學生徵文比賽等活動,組織來華留學生以自己在華學習的親身經歷,講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2017年以來,連續舉辦了四屆“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來華留學生徵文大賽,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來華留學生參與。

第五,在提升服務質量方面,充分運用“互聯網+留學服務”,為留學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辦事方式。

留學服務中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2019年全面建成“互聯網+留學服務”政務服務平臺,讓“數據多跑路,留學人員不跑路”。該平臺實現了出國留學、留學回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和留學存檔四類服務業務全程在線辦理,留學服務工作跨入數字化、信息化服務的新時代。

“十四五”時期,留學服務中心將按照教育部黨組的要求,立足留學服務工作的新形勢,為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貢獻智慧和力量。

謝謝大家!

續梅:

謝謝程家財主任,最後我們請王永利秘書長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民間交流開展的有關情況。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秘書長 王永利: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發佈會。“十三五”期間,我國民間教育國際交流全面服務國家教育改革發展和外交大局,建設了主體多元、覆蓋廣泛、規模龐大的網絡體系,開展了內容豐富、形成多樣、影響深遠的交流活動,為提高我國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下面我結合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情況,向大家介紹民間教育對外開放領域的相關工作。

第一,以國家外交戰略為指導,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以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為引領,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積極參與中美、中歐等十大人文交流機制,承辦四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中法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合作論壇、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五次會議等活動;實施“知行中國”系列項目、艾森豪威爾基金會—中美高級學者交流等品牌項目。

以品牌建設為引領,不斷擴大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已經舉辦了21屆,是中國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主要活動之一。“十三五”期間共舉辦了四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三屆中國國際教育展、109場年會研討會,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所院校參展,超過24萬人參觀展覽。

第二,以教育民間交流需求為導向,堅持穩中求進,提升民間教育交流合作的影響力。

我們以雙多邊教育合作交流平臺為支撐,深化中外院校合作。與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汎美高等教育協會等世界知名教育組織和機構深度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舉辦中國—墨西哥、中國—希臘大學校長論壇等,組織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成果展和研討會;實施中美人才聯合培養計劃、中華全國日語演講比賽等品牌項目。

對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助力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實施國家“工匠之師”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舉辦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發起成立魯班工坊建設聯盟,引領高職院校境外辦學活動。

提升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推廣國際理解教育理論與實踐。“十三五”期間,824對中美學校參加中美千校攜手項目,185對中英學校參加中英夥伴學校交流計劃,150對中法學校參加中法百校交流計劃,近6萬名學生參加中法中學生數學交流活動,758名中學生、144名教師赴26個國家住家交流,就是我們經常講叫“Home stay”。另外還有34個國家的1654名中學生來華學習,千名外籍教師來華任教,發起“一帶一路·同一課堂”倡議,研發國際理解教育課程。

第三,以服務教育改革發展為目的,堅持提質增效,推進民間教育交流內涵式發展。

我們調研和發佈了行業權威報告,開展教育服務認證。發佈年度《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為高校國際化戰略制定和實施提供有益參考。“十三五”期間,參加來華留學生質量認證的高校180所,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研學旅行等認證工作也即將啟動,並根據社會需要不斷研發涉外類教育團體標準。

助力打造“留學中國”品牌,推動來華留學事業健康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們組織近百所高校赴18個國家舉辦留學中國高等教育展,吸引更多學生來華學習。通過《留學中國指南》英文版、來華留學生宣傳片、中國教育機會網站,宣傳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成果。這主要是服務外國的學生來華留學,還有教師來中國任教,以及高校的學生到中國來實習。

發揮行業規範和監督作用,強化組織建設,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增設“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等7個分支機構,加強與各地方協會和會員單位的協同聯動,凝聚戰線合力,帶動民間教育交流合作的提質增效和內涵式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民間教育交流合作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繼續營造友好的國際環境,凝聚全球治理共識,促進民心相通,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謝謝大家!

續梅:

謝謝王永利秘書長,四位嘉賓的介紹就到這裡,下面進入答問環節,看看記者朋友們有沒有問題。

光明日報記者:

我想提問劉司長,“十四五”規劃建議和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都提到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請問,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十四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有哪些?謝謝。

劉錦: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特別感謝在座的媒體朋友對教育對外開放予以特別的關注。

我們正面臨一個非常複雜嚴峻的形勢,既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一個大背景,又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這樣一個百年疫情。外部環境、國際環境是這樣,同時我們內部還面臨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對外開放在“十四五”如何開篇?我想還是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複雜嚴峻的環境中迎接和應對挑戰。

“十四五”開篇之後,我們感到要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二是打造教育對外開放的新高地。三是教育對外開放提質增效。首先,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在此基礎上,有序重啟和恢復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我們要持續推進教育領域抗疫的國際合作,分享經驗做法,推進全球治理,為各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這些工作今年已經開始做了,未來還要繼續做。

疫情發生以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運用在線方式開展對外合作交流,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節約了成本。這是一種疫情下的選擇,同時也是一種創新。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年中歐、中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都是線上舉行的。我這裡還有個數字,疫情發生以來,教育部支持國內高校通過線上或者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各類國際會議761個。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我們依然在推動教育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在全球疫情還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我們將常態化運用在線、視頻等方式開展雙多邊的教育外事活動,我們期待與中外教育界的同事能夠在雲端相會。

第二個著力點,我們將打造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我們將按照“四點一線一面”的佈局來推動教育對外開放,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支持長三角地區在教育另外率先開放,先行先試,支持雄安新區在新興和前沿教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同時,指導各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教育領域的開放,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和經驗。我們還將繼續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發揮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區位優勢,發揮港澳獨特的窗口和紐帶作用,在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過程中集聚各方力量,發揮各方作用。

第三個著力點,就是把提質增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新發展階段的顯著特徵是高質量發展。我們將把教育對外開放的著力點放在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上,培養更加適應國家發展、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堅守育人陣地,堅持立德樹人。同時,提質增效也體現在內涵式發展和制度創新方面。我們將繼續深化出國留學體制機制改革,剛才家財主任講到了一系列留學方面的工作和改革的情況。

我們還將提高來華留學的教育質量,進一步加大中外合作辦學的改革力度,規範線上線下課程教材考試的引進,完善教育涉外法律制度和監管體系。總之,面對新形勢,我們要勇於迎接挑戰,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來促進高質量教育發展。我就回答這麼多,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多份有關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教育部如何看待留學生“歸國熱”,我們在支持留學生回國就業創業方面有哪些政策和舉措?謝謝。

程家財:

謝謝提問。廣大留學人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國家的留學工作方針就是“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的出國留學人員數量和留學回國人員數量都是在逐年增長。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今年留學生回國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僅從留學生回國申請認證的數量看,截至到目前,申請的數量是大約30萬多一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去年同期將近27萬份,也就是增長了3萬份左右。從我個人看,這個增長的數量還屬於一個正常的範圍,並沒有出現特別大幅度的增長。在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新創業,我們下一步主要有這樣三點考慮。

一是為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比如在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學歷學位認證、派遣落戶、檔案管理等方面,給留學生提供快速的服務。繼續加強與公安、人事、用人單位、創業園等方面的溝通協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創業的環境。

二是明年繼續舉辦好春秋兩季留學英才招聘會。進一步擴大招聘會規模,為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為留學人員及時發佈國內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通過線上線下為留學人員提供全天候的招聘服務。

三是繼續舉辦好第十六屆“春暉杯”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大賽。針對留學人員回國創業遇到的融資難、缺乏創業經驗,對産業信息、市場信息了解不夠的問題,加強培訓、加強指導。同時與各個地方政府、留學人員創業園共同探討建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示範基地,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搭建一個好的平臺。

謝謝大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我們注意到最近中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了兩次關於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會議,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背景和考慮?今後還會不會繼續舉辦?謝謝。

秦昌威:

謝謝你的提問。這兩次會議很有意義。大家知道,自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教科文組織總部併發表重要演講以來,雙方合作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這兩次會議是我們密切雙方合作、中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一個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國內外媒體已報道很多會議的有關情況,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背景。

剛才提到,教科文組織是全球最大的人文治理平臺,它如何進行人文治理?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作為“思想實驗室”,發揮思想理念的引領作用。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説歷史上提出的全民教育、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習的四個支柱等理念,在全球教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當前人類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智慧時代的教育如何發展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國是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發展很快的國家,又舉辦著全球最大規模的教育,正在向教育現代化邁進,應該通過擴大教育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務教育強國建設,也應該在全球教育發展的前沿領域發揮作用,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此背景下,201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女士訪華,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總幹事,雙方達成重要的合作共識。為落實這一重要共識,陳寶生部長在隨後會見總幹事時,主動提出要提議雙方合作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得到阿祖萊總幹事的積極回應。

2019年5月,雙方合作在北京成功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通過了成果文件《北京共識》。這一成果文件把中國的一些重要理念納入其中,比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重要理念。《北京共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廣大會員國認為是全球首個關於人工智慧與教育的國際共識,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是智慧時代全球教育治理的一份重要文獻。

今年疫情發生後,線上教育廣泛開展,人工智慧技術也得到更大規模的應用,顯示了它對教育的作用。本月初,經我國提議並積極推動,雙方再次合作,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了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聚焦智慧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探討智慧時代的育人問題和教育的未來。

兩次會議都是由我國主動發起,與教科文組織共同謀劃、共同籌備、共同落實,得到了廣大會員國和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兩次會議的共同特點是參與面廣,會議代表層次高,成果豐碩。會議促進了我國與各國關於智慧時代教育發展的交流與合作,也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擔當。我們今後會進一步密切與教科文組織及會員國的合作,繼續辦好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為我國教育現代化和全球教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

中新網記者:

在疫情影響下,當前全球教育合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請問王永利秘書長,您認為民間教育交流應該發揮哪些作用來應對這種風險和挑戰?謝謝。

王永利: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國際教育交流受到嚴重影響,很多交流項目都被按了“暫停鍵”。根據國家提出的“兩個循環”戰略部署,教育部發佈了一系列頂層設計,擴大和加快教育對外開放。經過半年多的積極實踐,我們初步形成面對疫情和疫情後積極拓展民間教育國際交流新思路新方法。

一是把握教育國際交流的核心和特點,積極應用新技術,開發新技術的更多潛力,加強與夥伴的交流和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繼續開展交流,確保斷航不能斷交流,不能握手擁抱,但可以經常見面問好。利用新技術,探索線上教學、培訓新功能,挖掘潛力,確保在線學習質量。根據網絡教學的特點,我們和德國、澳洲職教機構開發了線上培訓項目,與英國教育機構開發了線上英語教學項目,受到很多國內院校的歡迎。

二是根據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主動與國際知名質量保障機構合作,大力推動國內高校國際化能力建設、質量保障工作。我們在已有的來華留學質量認證、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標準建設的基礎上,繼續研發和實施更多的教育國際合作項目質量保障服務,推進認證、評估管理體系建設,引導自費留學仲介機構健康發展,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合作能力和水平,為我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出新貢獻。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是跟全球疫情有關的。第一個問題,近期全球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學生仍選擇出國留學或者繼續在海外完成學業,請問如何保障海外留學人員安全?第二個問題,想了解一下因疫情留學人員無法赴國外學習,在國內上網課獲得國外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是否可以獲得認證?謝謝。

續梅:

這是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問請劉錦司長回答,第二問請程家財主任回答。

劉錦: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記者朋友和全社會都在關心關注著海外留學人員這個群體。確實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樣,海外疫情還在持續惡化,甚至一些國家出現了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教育部心繫海外學子,非常關心海外學子的健康、安全,關心他們的學業、生活。我們努力通過自身的工作,把黨和國家對海外留學人員的關心關愛送到他們身邊,落到實處。前面我作了一些介紹,剛才幾位同事也作了一些介紹,比如教育部通過“平安留學”平臺,持續發佈疫情防控提醒,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這麼做。

面對海外疫情的嚴峻形勢,我們還繼續做好相關工作。我們通過“平安留學伴你行”雲端培訓活動把關心關愛、幫扶幫助送到海外學子的身邊,提醒他們確保安全、確保健康。在這些雲端培訓活動中,我們邀請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領事保護、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專家進行諮詢。

同時,教育部前期搭建的遠程會診和疑似症狀風險自評平臺,以及心理輔導、健康諮詢平臺,依然在運行著,也是我們給海外學子提供的遠程幫扶。當然,大家可能覺得遠程幫扶還是有距離,雖然可以面對面,但是它是線上的面對面。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幫扶機制,就是在駐外使領館,特別是駐外使領館的教育部門。他們就在留學人員身邊,為留學人員提供從國內送過去的“健康包”。留學人員出現任何困難需要幫扶,駐外使領館特別是教育部門的同事都在他們身邊。

我也想在這裡特別提醒廣大海外學子,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旦出現感染,一定要及時就醫,及時求助駐外使領館,包括教育部“平安留學”平臺。此外,現在還有一些留學人員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要搭乘航班回國,也請大家嚴格遵守國內相關的檢測和防疫規定,這是您剛才提到的第一個問題。

你剛才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也先簡要回應一下,再請家財主任作詳細介紹。對於因為疫情出不去、在國內上網課的留學人員,我們之前發佈過一個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返回海外留學所在地的學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來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出現在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這一點請大家放心。具體的請家財主任介紹一下。

程家財:

謝謝劉司長,其實劉司長這個問題已經回答得非常清晰了,還是感謝記者朋友提了一個好問題。我們很早就發了通知,但是留學人員包括家長還是在持續關注這個問題,就是網課到底能不能影響將來獲得的學位。按照有關規定和我們留學服務中心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評估的辦法和標準,通過遠程方式教育獲得的國(境)外學位或者文憑,是不在我們認證範圍的,所以大家就很擔心,疫情期間通過上網課會不會受到影響。

我們4月份發了通知,在“平安留學”的系列活動裏面我也作了説明,今天再次重申,因為疫情影響簽證、入境或者有些學校因為防疫的需要實行網課,比如新申請的學生出不去,回來休假的學生也出不去,本來不是網課,應該去進行課堂教學的,因為疫情上了網課,這樣的學生,通過網絡教學獲得的文憑,肯定不受影響。

第二,我們的政策僅限于對全日制的學生,僅限于疫情期間,認證的標準和辦法並沒有改變。如果本來就是遠程授課,這種情況就還按原辦法執行。

就補充這兩點,謝謝大家!

續梅:

好,我看記者朋友們沒有什麼問題了,我們的時間也差不多了,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開到這裡。本週四我們繼續舉行第七場“收官”的新聞發佈會,也是我們這個系列的最後一場,請記者朋友們關注。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