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

2020-12-29 20:13 來源: 文物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內蒙古後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出席會議。

會議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

內蒙古後城咀石城基本確定了由甕城前通道、甕城壕溝、甕城、甕城城門、城門組成的半月形防禦體系,其甕城是中國北方地區已知最早的具備完整防禦體系的甕城遺跡,將馬面、甕城的出現年代提前至龍山時期,該城門結構特徵在河套地區龍山時代石城中尚屬首次發現,為研究河套地區龍山時代與中原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提供了考古學材料。

山東崗上遺址是海岱地區發現的大汶口時期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隨著高等級墓葬及玉器的出土,其區域中心地位尤為凸顯。崗上遺址考古新發現豐富了對魯南地區乃至整個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階段中心性聚落內涵的認識,對海岱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湖南七星墩遺址是湖南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圓內方”的雙城結構在長江中游地區屬於首次發現。七星墩古城遺址自距今5000年開始修建,到距今4500年左右發展到鼎盛階段,再到距今4000年左右外城城垣廢棄,其社會形態發生重大變化,共延用了約1000年,為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湖南孫家崗遺址是首次在洞庭湖地區完整揭示出的一處夏代早期的聚落公共墓地,填補了洞庭湖地區在距今4000年前後考古學文化上的空白,也是迄今為止已揭示出的規模最大的一處肖家屋脊文化墓地,且結構完整,佈局清晰,為早期中國文明化進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資料。

此次通報的四項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我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海岱及長江中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整體框架下,圍繞古代文明與早期國家起源研究等重大學術問題,加強統籌部署,持續推動有關地區文物部門、科研機構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