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穩就業 抓創新 強消費 壯産業 各地繪就未來5年發展“施工圖”

2021-01-18 07:5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前,各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施工圖”陸續出爐,紛紛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近期,各省份陸續審議通過並正式發佈本省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各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施工圖”已經繪就。記者梳理髮現,各地紛紛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更加突出實體經濟的重要地位,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

據記者盤點,山西、遼寧、河南、湖南、四川、貴州、寧夏、廣西等省份,均將“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海南明確提出,“經濟增長速度位居全國前列,地區生産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省份強調要“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增長,發展目標既蘊含速度要求也體現質量取向。例如,湖南提出,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經濟增速快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結構更加優化;貴州提出,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保持經濟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江西提出,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在全國位次進一步前移。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各地明確要求,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北京提出,更加突出創新發展。在減量發展背景下,堅持走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路子;青海提出,科學開發戰略性資源,壯大提升支柱性産業,優化升級“四張牌”全産業鏈,形成更高附加值、更強創新力的産業鏈,打造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金字招牌。

各地深刻剖析新征程上的新挑戰、新機遇,“率先”“突破”“緊迫感”等,成為熱詞。山西提出,面對各省競相發展、百舸爭流的競爭性態勢,山西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山東提出,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塑造現代産業新優勢。

同時,就業、收入、醫療、教育等民生福祉實現更大增進,是各地重要奮鬥目標。安徽提出,“十四五”時期,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中等收入群體比例超過4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西藏提出,“十四五”時期農牧民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實體經濟是強國之基,抓實體經濟必須要抓好製造業。多個省份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或“推動製造業比重穩步上升”,更加突出實體經濟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江蘇提出,圍繞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全力打好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率先建成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甘肅提出,堅定不移發展工業,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生態産業,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廣西提出,堅持全産業鏈發展思路,聚焦優勢産業開展補鏈強鏈延鏈專項行動,鍛長板補短板,提高製造業比重,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同時,各地正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北京提出,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能源智慧汽車、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量子信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産業,培育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遼寧提出,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全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從遼寧製造向遼寧智造轉變,提高經濟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在打造優勢産業集群上,廣東明確提出,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慧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體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十大戰略性支柱産業集群,加快培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智慧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製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找準定位、積極融入、主動作為,成為各地的共同選擇。

上海提出,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結。順應國內外發展格局深刻調整,充分發揮經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調整優化城市空間格局、經濟格局、城鄉格局,進一步鞏固上海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樞紐地位,進一步構築未來發展的戰略優勢,更好地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浙江提出,持續推進以“一帶一路”統領全面開放,推動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級高效率的雙循環,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山東提出,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南北經濟格局優化、國內國際市場高效貫通,率先探索有利於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江西明確,立足毗鄰長珠閩、産業門類齊全、資源要素豐富等優勢,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産業轉移,打造製造業轉移集聚區,為把産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作出積極貢獻。

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方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8個省份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為重要抓手。此外,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則提出要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在東部地區,上海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國際會展之都;江蘇提出,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無錫等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東北地區,遼寧提出,支持瀋陽、大連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黑龍江提出,打造哈爾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在中西部地區,湖北提出,支持武漢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以文化消費、旅遊消費、養生消費為特色的消費示範試點城市;雲南提出,加強昆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消費中心城市、中小型消費城市梯隊建設。(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