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脫貧村通寬帶比例超98%

2021-02-02 08:4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脫貧村通寬帶比例超百分之九十八
網絡進村入戶 産業發展提速

“孩子在廣州打工,過去打電話信號老中斷。現在好了,不僅通話質量好了,還能跟孩子視頻,很方便。”説起通信網絡帶來的變化,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鎮中海社區脫貧戶管金蘭很興奮,“不上工的時候,在家裏一邊織毛線拖鞋一邊跟孩子視頻聊天,過去哪想得到噢!”

感受到生活便利的不只是貴州的脫貧鄉親們。現代通信走入脫貧地區的一戶戶家庭,通信網絡覆蓋廣度不斷延伸。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中央財政和基礎電信企業累計投入600多億元,支持4.3萬個脫貧村光纖網絡建設和9200余個脫貧村4G基站建設,脫貧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8%。

信息服務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這是我們的墨脫石鍋,搭配土特産,烹煮食物別有一番風味!”傍晚時分,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康桑石鍋加工銷售合作社的門店裏,26歲的巴珍正在進行線上直播,“直播一次,能賣出20多個石鍋呢!”在西藏,從珠峰之巔到金沙江畔,從羌塘草原到邊境村鎮,目前99%以上的行政村已開通了光纖和4G網絡。

“通信網絡的普及,打破了空間阻隔,讓新信息、新技術、新業務能夠第一時間傳遞到偏遠地區。”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保障“用得上”的基礎上,工信部在推進“用得起”“用得好”上加大力度,切實降低使用成本,促進“互聯網+”在扶貧領域廣泛應用。

據介紹,工信部開展提速降費專項行動,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推出優惠網絡資費套餐,累計超過1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精準降費優惠,其中超過700萬戶優惠達五折以上,越來越多的脫貧群眾用上了“實惠網”。

用得上、用得起,還要用得好。“現在山裏上網也是百兆寬帶,快得很。”陜西省寧強縣巴山鎮石壩子村黨支部書記羅新方高興地説,自從接通了網絡,村裏的土特産不愁銷路,全村165戶貧困戶去年全部脫貧。石壩子村的變化,得益於中國電信寧強分公司對村裏進行的光網改造。從2016年起,中國電信寧強分公司先後投入近220萬元,建設了兩個網絡基站,全村600多戶實現了光纖網絡和移動信號全覆蓋。

從全國看,工信部持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加快鄉村4G深化普及,合理有序推進5G建設。目前,各省份包括“三區三州”地區均已實現城鄉“同網同速”,我國脫貧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

夯基礎、強品牌,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伴隨龍頭企業入駐,桂北中藥材交易市場及加工區、萬噸速凍冷凍冷藏庫、倉儲物流中心等項目陸續落地,中藥材産業不斷發展壯大。“過去家裏只有不到3畝的水田,基本是望天收。”如今,紅水鄉黃奈村脫貧戶韋老折在中藥材種植基地打工,每天有120元左右的收入,還能學習專業的林下種植藥材技術。“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嘍!”

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之基。近年來,工信部印發産業轉移指導目錄,指導貧困縣編制産業發展規劃,建設特色産業集聚區和“雙創”示範基地,深入開展工業設計、中藥材、智慧光伏、綠色建材等特色産業扶貧,幫助脫貧地區夯實産業根基,一個個特色産業在脫貧地區茁壯成長。僅在對口幫扶定點縣,工信系統就引進幫扶資金1.27億元,幫助引進企業53家,企業實際投資額超過186.45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9萬人穩定脫貧。

産得出,還要銷得好。工信部健全産業扶貧長效機制,助力脫貧地區的特色農産品銷售,保證脫貧群眾增産增收。“終於不用擔心小米賣不出去了。”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皇種植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苗向露激動地説,“這兩年通過工信部的幫助,黃旗皇小米單在扶貧電商平臺上,一年的銷售額就達200萬元。”

“互聯網+電商”暢通了銷路。據統計,目前電子商務進農村已實現對832個脫貧縣全覆蓋。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達2884.1億元,同比增長4.3%。通過連接城鄉的這根網線,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産品“飛”出山村,“飛”入城市。

扮靚品牌擴大了銷路。在農業大縣河南光山縣,河南工業大學設計團隊將麻鴨蛋、黑豬臘肉、雞公潭糍粑等産品與光山文化融合,建立了“光山十寶”等特色農産品品牌體系。牌子硬了,這些特色農産品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鄉親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消費扶貧解決了“賣難”。去年年初,工信部協調信息通信企業舉辦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八方助農”、河南洛陽市洛寧縣“金珠沙梨梨花節梨樹認養”等特色消費扶貧活動,購買和幫助銷售定點縣農産品860余萬元,有力緩解了農産品銷售難問題。

“互聯網+民生”,讓脫貧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一根網線、一台電腦,緩解的不只是偏遠山村小學優秀師資缺乏之困。

水果電池、磁懸浮現象、降落傘、橡筋動力直升機……前不久,在河南汝陽縣下店村小學,孩子們通過“蘭小杉”雲課堂體驗到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技發明課。“建議給予超聲波治療。”在四川省第二中醫院遠程會診室,針灸康復科的醫生正在指導300公里外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人民醫院醫生,為一位腰椎間盤狹窄導致下肢麻木疼痛的病人制定治療方案。

“互聯網+”暢通了信息流動,推動優質教育、醫療服務等各類資源向脫貧地區延伸。

據了解,目前遠程醫療已覆蓋所有脫貧縣,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均可利用互聯網或專用網絡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與此同時,工信部聯合教育部持續開展貧困地區學校聯網攻堅行動,目前全國中小學校聯網率超過99.7%。

“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脫貧勞動力就業素質和內生發展動力。

“多虧在職教中心學了修車,讓我有了一技之長。不僅走出了大山,還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説這話的是來自河北阜平一個小山村的郝寧。作為工信部支持建設的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阜平縣職教中心通過“授人以漁”的職業技能教育“智”拔窮根,實現了一人穩定就業,全家基本脫貧的扶貧開發目標。

就業、培訓等民生舉措與“互聯網+”相遇,讓脫貧群眾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在甘肅,當地專門制定提高勞動力技能培訓實效的20條措施,以就業為導向,量身定做培訓“菜單”,採取“崗位+勞務機構+培訓”的方式,實現培訓就業一體化,著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山東東營市東營區工信局舉辦信息化扶貧專題培訓班,對全區19個貧困村的信息員開展深入培訓。在全國,近800萬脫貧家庭子女接受了職業教育,大大提高了勞動技能。(記者 鬱靜嫻 王政 朱雋 瓊達卓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