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球連線:海外專家矚目“天問一號”造訪火星

2021-02-11 08: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全球連線:海外專家矚目“天問一號”造訪火星

新華社記者

“天問一號”探測器10日順利進入近火點高度約400千米、週期約10個地球日、傾角約10°的大橢圓環火軌道,揭開了中國深空探測新篇章。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它引發海外專家密切關注、由衷讚嘆和對未來探測成果的憧憬。

關注與欣喜

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負責科學和技術事務的助理總幹事薩利姆·馬裏表示,阿聯酋航天人員正密切關注“天問一號”今晚成功進入環火星軌道。“昨天,我們成功將‘希望’號探測器送入環火星軌道,今天中國‘天問一號’也成功入軌,這些探索將造福于整個世界”。

英國薩裏空間中心“自主和機器人系統空間技術實驗室”主任高揚教授對“天問一號”成功開始環繞火星飛行感到欣喜,她認為這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向深空探測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美國太空網站報道説,“天問一號”探測任務是中國獨立進行的首個行星際飛行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領域的雄心和能力前進了一大步。中方向全球公佈了“天問一號”任務進度等大量信息,還發佈了“天問一號”拍攝的火星圖像,令人印象深刻。“天問一號”進入環火星軌道之後,任務團隊從地球上對探測器進行跟蹤監控將更具挑戰性。

俄羅斯國立施滕貝格天文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蘇爾金表示,近些年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迅猛,探月工程大獲成功。與之相比,火星考察任務更加複雜,“我希望‘天問一號’順利進抵火星,其攜帶的火星車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

考驗在前方

展望“天問一號”即將開始的考察活動,馬裏表示,他期待“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登上火星,這“將是一項非凡的科學成就”。“此次著陸巡視將是探索火星的最重要科學項目之一,它將為科學特別是太空探索做出貢獻,它的成功對我們來説同樣非常重要”,馬裏説。

高揚認為,中方準備在一次考察中完成環繞火星飛行、在火星表面著陸、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漫遊等多項任務,這需要非常強的航天技術綜合實力、執行力和不懼挑戰的精神。

美國火星學會會長羅伯特·祖布林表示,美國探測火星是先從飛越火星起步,之後是發射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再後來才是派遣火星車。中國在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中就包含了上述所有步驟,這是一項壯舉。

奧地利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參與了“天問一號”所攜磁力計的研製。該研究所副所長兼磁力計項目組負責人維爾納·馬格奈斯博士説,他正懷著極大的興趣關注“天問一號”探測任務進展。該任務是開創性工作,對中國航天人員是重大考驗,特別是釋放著陸巡視器並使其登上火星等環節,成功完成這些任務意味著中國將在地外行星探索領域樹立新的里程碑。

蘇爾金表示,中國火星探測器攜帶了許多新奇的科研儀器,其中部分儀器的考察結果有望為探索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依據。“與全球空間科研人員一樣,我非常期待了解‘天問一號’探索火星的結果。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人類科學領域的一次偉大成功”。

心向合作

高揚説,在太空探索領域,國際合作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國際航天業在深空探測方面有許多共同目標。“很高興看到‘天問一號’任務和中國探月計劃一樣,都凝聚著國際合作的成果”。

馬格奈斯指出,奧地利科學院空間研究所與中國航天界同行有幾十年良好合作的歷史,希望未來在航天領域看到更多國際合作。空間探索耗費巨大,通過國際合作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實施探索。

蘇爾金表示,研究宇宙和遙遠行星花費巨大,因此需要開展國際合作。很多工業實力雄厚的國家在空間探索領域具備一定的經驗,與夥伴國家交流這些經驗非常重要。“在太空領域尤其是載人航天方面,俄中雙方一直在積極分享學識、交流經驗。俄方在行星研究特別是考察金星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期盼俄中雙方在空間探索領域繼續合作並共同取得成功”。(參與記者:于濤、蘇小坡、譚晶晶、李奧、張家偉、欒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