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改變世界的一粒種子——從中央一號文件看打贏種業翻身仗

2021-02-21 20: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改變世界的一粒種子——從中央一號文件看打贏種業翻身仗

新華社記者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倉廩充實、餐桌豐富,種業安全是基礎。21日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如何讓小種子迸發大能量?記者在各地進行了調研採訪。

亦喜亦憂的種子

雨水節氣已過,在山東省農科院的試驗田裏,研究員劉建軍正在查看即將通過國家審定的兩個小麥新品種的苗情。雖然前期經歷了低溫寒潮,但在高産品種“濟麥22”基礎上選育的這兩個新品種,耐寒抗凍、長勢穩健。


山東省滕州市東沙河鎮小宮山村村民在展示新收的“濟麥22”麥粒(2015年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傑 攝

近年來,山東不僅注重選育高産品種,還選育出了“濟麥44”等能替代進口的超強筋小麥品種,較好地解決了兼具高産和優質的矛盾。

數千里之外,在玉米制種量約佔全國40%的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瑞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國斌驚喜地看到了科技之變——基地制種玉米的去雄環節去年7月實現機械化作業。以前人工去雄需要“用手一根一根掐掉每一株雄穗”,如今大大提升了效率。


這是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平川鎮四壩村玉米制種基地(2020年8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智敏 攝

從華北平原到河西走廊,育種、制種環節的變化是種業鏈條悄然變化的縮影。

兩個多月前,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此後召開的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做出相關部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近日表示,未來對口糧的品質需求將持續提高、對飼料糧的數量需求將持續增加,面對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保障糧食和食物安全,必須從良種方面挖掘潛力。

“手中有糧,心裏不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對糧食市場帶來影響再次印證了這句話。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避免關鍵領域“一劍封喉”,必須加快種業自立自強。


在重慶市萬州區高梁鎮天鵝村生豬生態養殖基地,工作人員在查看生豬生長情況(2020年6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單産在世界上處於比較好的位置,但大豆畝産只有約130公斤、玉米約420公斤,相當於國際先進水平的三分之二。而在養殖業,生豬、奶牛、白羽肉雞等種源不同程度依賴國外。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

打贏“翻身仗”關鍵何在?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在哈爾濱市巴彥港鎮五星村農民程顯義家院內,玉米通過傳送帶進入玉米架子(2020年1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大豆曾是中國主要的出口農産品之一。但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大豆産量1960萬噸、同期進口大豆10033萬噸。國內大豆消費的大頭依賴進口。同時,玉米進口也在增加。2020年,我國進口玉米113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35.7%。

專家分析説,除了耕地、水等條件有限外,我國長期以來在水稻、小麥等口糧方面的科研和人力投入多,大豆和玉米方面投入資源相對有限,生物育種等技術應用不充分。玉米起源於南美,我國玉米種質資源並不豐富,缺乏好的育種材料進行重組,需要在資源收集、科研力量、技術應用等方面下功夫。


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農民在收割水稻(2020年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對於短板問題,科研一線正在抓緊“破卡”。

雖然正值冬閒時節,吉林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依然很忙。去年他們選育的大豆雜交品種“吉育611”制種産量達到每畝113.87公斤。科研人員正抓緊整理數據,挑選分裝種子以備接續試驗。吉林省農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員張春寶説,我國已選育大豆雜交品種20多個,部分品種平均增産幅度接近15%。


工人在采收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亞繁育的大豆(2020年2月27日)。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採訪中,有關專家和企業負責人表示,打贏種業翻身仗必須解決幾個關鍵問題:

——種質資源原始創新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我國保存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但目前完成資源精準鑒定的不到10%,在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方面,有待進一步努力。

——産學研深度融合有待進一步落實。科研人員缺少産業化推廣的精力和能力,而種子企業普遍小而散,科研水平不高。“我們倡導以企業為主導的創新體制,但目前資源、人才、資金等是向科研單位傾斜的。”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登安説。

——知識産權保護至關重要。如果這個工作沒有到位,科研人員有後顧之憂,不願與企業合作;而企業也不願投入,擔心遭遇侵權假冒。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尚未形成種質資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種研發、産品開發、産業化應用的全鏈條組織體系。

變局之中“蓄勢待發”

不久前,在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和雜糧等作物的老中青三代育種人員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考核評估會,報告各自帶領的創新團隊在種質資源、基因與分子設計、遺傳育種、栽培與耕作等方面的最新進展,並接受多名院士及專家的提問,現場答辯“火藥味”濃郁。


河北省灤州市灤城街道鄒家洼村村民在收穫小麥(2020年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玉米種業能否‘蓄勢待發’,大豆種業在新的産業政策下能否‘一觸即發’,都是要亮出成績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錢前表示,要用科研大比武的方式鼓勵圍繞産業重大需求進行創新,鼓勵揭榜挂帥,集中攻克“卡脖子”技術。

如何打贏翻身仗?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

在中國農科院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建設現場,相關工作正抓緊推進。新的資源庫今年建成後可保存150萬份種質資源,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在智慧化、信息化方面也將有顯著提升。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梅花鎮朱家莊村的大豆田地裏,農戶駕駛農機收割大豆(2020年10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梁子棟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重點攻克並建設高通量、規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鑒定平臺,發掘攜帶優異基因資源種質材料,定向改良創制高産、優質、抗逆、養分高效利用的新種質。


寧夏農墾賀蘭山奶業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大棚(2020年11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農業農村部已確定,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保持水稻、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聯合收割機在河北省泊頭市西辛店鄉大付村的麥田裏作業(2020年6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生物工程技術是育種産業的一把利劍。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産業化應用,加強育種領域知識産權保護,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我們期待相關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能夠加快啟動實施,以産學研用相融合的創新機制推動産業化。”萬建民説,國家支持種業的政策已經明確,“需要科研人員多一些創新精神和責任感,企業家多一些雄心壯志,共同打贏種業翻身仗。”(記者于文靜、薛欽峰、王朋、張志龍、姜剛、王暉、吳慧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