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黑龍江這樣端牢"中國飯碗"

2021-03-06 16: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3月6日電 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黑龍江這樣端牢“中國飯碗”

新華社記者王建、楊喆、黃騰

2020年黑龍江省糧食産量達1508.2億斤,佔全國11.3%左右,連續多年全國第一。

如何端牢“中國飯碗”?近年來,黑龍江省高質量抓好備春耕生産,同時深入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提升糧食産能,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黑龍江糧”。

高質量備耕奠定豐收基石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直接關係一年的糧食收成。

正值黑龍江備春耕之際,黑龍江省慶安縣豐碩水稻農民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霍樹林正忙著和社員們清雪扣棚,規劃今年的種植計劃。“今年我們的關鍵詞是‘優質’,要繼續擴大優質水稻的種植面積。”霍樹林説。

備好春耕,霍樹林底氣更足。原因之一就是今年他新增了7台大型機械,並計劃購買三台植保無人機,讓合作社的機械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連日來,黑龍江省蘭西縣蘭河鄉瑞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亞東忙著和一些村民簽訂土地託管協議。“今年跟農戶簽約近3萬畝託管土地。”杜亞東説,託管面積上來了,實現規模經營,合作社統一購肥、購種、播種,進行標準化作業,大大提高了種植水平,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作為國家重要糧食主産區,黑龍江省始終把春耕備耕作為大事來抓,確保不誤農時,為豐收奠定基石。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今年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要實現2.169億畝,糧食産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

“藏糧于地”守住糧食生産“命根子”

去年,黑龍江墾區新華農場種植戶張強種了200多畝玉米,收割後秸稈全部粉碎還田。“這些年,我們都是將秸稈還田和深松整地相結合,保護黑土地。”張強説。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近年來,黑龍江省綜合採取工程、農藝和生物措施,推廣秸稈翻埋、免耕覆蓋還田、休耕輪作等耕作技術,加大力度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近日,黑龍江省林甸縣玉新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麻玉江帶著社員及周邊村民,一次性購買了15台玉米免耕播種機。“今年我們要繼續進行保護性耕作,計劃面積達3000畝。”麻玉江説,保護性耕作增強了黑土地地力,提高了糧食産量。

水土流失是導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興義帶領團隊,通過秸稈填埋覆土等技術有效治理侵蝕溝,取得了明顯成效。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示範區面積1000萬畝,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4個等級。

今年黑龍江省將新建1010萬畝旱澇保收、高産穩産高標準農田,探索實施“田長制”,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實現“藏糧于地”。

“藏糧于技”不斷提升糧食産能

“産出好不好,良種是關鍵”。春節剛過,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便開始忙著為七星農場的105萬畝稻田準備生産用種,生産車間裏工人加班加點進行種子包衣工作。

據該分公司副經理王玉良介紹,今年將為七星農場提供5000余噸優質水稻種子,目前已包衣1500余噸,預計在3月20日前完成包衣任務。

在黑龍江墾區紅衛農場智慧農業控制中心,終端平臺能夠連接公司每一名種植戶的手機終端。紅衛農場農業科科長何培雄説,通過智慧農業平臺和空天地一體的農情監測系統,製作出水稻施肥的專題圖,能夠節肥7%左右,水稻增産5%左右。

如今,科技在黑土地上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黑龍江省圍繞“藏糧于技”,攻單産、增總産,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2020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3%,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