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加速轉化應用 支撐鄉村振興

2021-03-11 11:31 來源: 甘肅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速轉化應用 支撐鄉村振興
——“十三五”省農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省農科院下大力氣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轉化轉移方式,通過科技成果示範推廣、開展技術培訓、促進知識産權交易轉移等途徑,將新品種、新技術、新産品和技術服務輸送到生産一線,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公益性和市場化轉化均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五年來,推廣應用作物新品種(係)100余個,新産品70余個,新技術140余項,各類科技成果累計應用1.3億畝,新增糧食産量近30億公斤,新增經濟效益65億元。

以助推脫貧攻堅為目標,省農科院聚焦産業扶貧和智力扶貧,在全省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科技幫扶行動,通過科技成果示範推廣、科技培訓、技術指導、技術服務等方式,將科技成果輸送到脫貧攻堅主戰場,將科技措施落實到縣、到村、到戶,帶動提升縣域特色産業發展水平,創建農戶脫貧模式。五年來,在全省284個貧困村建立了示範基地近20萬畝,通過引進新品種並配套技術應用,調整種植結構,提升農業生産水平,在幫助貧困戶種好“鐵桿莊稼”,保障“不愁吃穿”的基礎上,引導培育如藜麥和飼用高粱等新型特色富民産業。通過綜合運用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産品,示範區各類農作物産量和質量均有顯著提高,其中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增産9%-12.7%,玉米增産11%-21.75%,馬鈴薯增産13.5%-40%;各類蔬菜平均增産10%-30%,其中高原夏菜畝均增收500-700元,日光溫室蔬菜最高畝産值達3萬元;大豆、胡麻增産12%-28%;蘋果、梨、葡萄等各類果品增産15.5%-33%;當歸、黃芪等中藥材平均增産22.4%。同時注重開展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為提升農民致富能力,協助政府科學決策,幫助企業、合作社發展壯大提供智力支持。五年來,培訓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12.8萬人次,服務地方政府部門、企業、合作社450余個。

為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應用,打通科學技術到生産一線“最後一公里”,“十三五”期間省農科院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進行了體制機制創新。院級層面專門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處,院屬各研究所建立專門科技成果轉化隊伍。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利用現代融媒體技術高效開展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與電視臺合作開展“話農點經”農業技術推廣節目93期;建立了微信和QQ技術交流群,實現專家與農戶、企業、合作社的直接服務;利用院內網站、創辦智慧農業平臺、開展各種科技成果推介和技術服務;設立成果轉化專門項目,在全省建立科技成果示範基地130余個,輻射推廣面積近8000萬畝,新增效益40億元。隴薯系列馬鈴薯、隴鑒和隴春系列小麥、隴椒系列辣椒等新品種在我省大面積推廣種植,産生了良好經濟效益。“隴”字號品種為全省農業産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逐年擴大。

示範推廣的以全膜雙壟溝播為代表的旱地節水栽培技術,以地膜覆蓋、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間作復種、樹形改造等為代表的農作物高效豐産栽培技術,以新型農藥施用結合物理防治手段為代表的作物重大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以留膜免耕為代表的農作物簡化省力栽培技術,以1-MCP保鮮劑、無硫護色、組織固化和貯藏窖結構改造為代表的農産品保鮮貯藏加工技術,以機械覆膜、播種、收割為代表的農機農藝結合技術,以秸稈、尾菜和馬鈴薯加工廢棄物飼料化處理為代表的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及畜牧健康養殖技術等,為農業生産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保障。

省農科院將知識産權創制、保護和運用擺在重要位置。“十三五”期間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9項,新品種保護13項,著作權55項。獲省專利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有19項專利技術及品種權以專利轉讓方式實現交易轉化,轉化金額1120萬元。科研成果經過從科研單位到生産單元的轉移,激發了其中蘊含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其中有代表性的“花卉專用膠囊肥”專利以11萬元轉讓,企業以此項技術為依託,生産銷售膠囊肥200萬盒;肥料生産企業通過“一種長效緩釋當歸專用肥及其製備方法”專利技術,生産銷售專用肥10萬噸,累計推廣應用125萬畝;“一種肉蓯蓉接種方法”專利,推廣面積近萬畝,累計産量達到58000余公斤,實現銷售額775萬元,新增利潤356萬元;“一種雙桿雙模塑料大棚”專利在設施農業中被廣泛應用,累計應用面積1.84萬畝,生産各類蔬菜5.52萬噸,銷售額達2.2億元以上,新增産值5180余萬元。(記者 李滿福)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