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政收入恢復增長保障重點支出

2021-03-19 07:4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18日,財政部發佈財政收支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和支出均實現較快增長,分別達到18.7%、10.5%。財政收入為何能實現較快增長?從哪些方面反映經濟運行特點?今年的財政支出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就相關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專家學者。

主體稅種增幅大

統計顯示,前2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05億元,實現恢復性增長,這主要是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影響。與2019年同期相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今年開局的財政收支運行平穩,體現了經濟恢復性增長對財政收支的支撐,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充分發揮。”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組成。1月至2月累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8.9%。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19.9%,主要是工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以及工業品出廠價格回升等帶動。企業所得稅增長13.2%,主要是企業利潤穩步增長。“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反映整體市場活力增強,企業交易行為活躍,經濟活力增強,帶動了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多個稅種收入增幅較大。”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説。

展望全年形勢,白景明認為,財政收支運行會保持緊平衡狀態,主要原因是目前經濟還處在恢復性增長,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同時,今年減稅降費保持較大力度,支出增長剛性比較強。

保障基層“三保”支出

1月至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733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教育支出5749億元,同比增長1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784億元,同比增長10.5%;衛生健康支出3074億元,在去年同期增長22.7%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增長13.2%。

“今年前2個月保持了一定的支出強度,體現出我國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支出增幅較大集中于教育、就業、醫療衛生和社保等領域,反映出對民生的關注及對基層的傾斜。”李旭紅説。

此外,中央本級支出同比下降10.2%,扣除去年同期鐵路運輸支出不可比因素後下降5.5%,體現了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

在收支矛盾總體較為突出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支出?財政部表示,中央財政始終將基層“三保”作為預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1年在實際新增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壓本級、調結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剔除特殊轉移支付後實際增長7.8%。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於去年。“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我國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探索出的一項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旨在確保中央財政資金‘一竿子插到底’,有效防範資金分散和截留,確保資金能夠精準落實到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表示。

專項債券緊跟項目

今年我國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新增專項債券安排3.65萬億元,比上年減少1000億元。已發行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大,政策效應在今年會持續釋放。

1月至2月,全國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181億元,全部為再融資債券。3月初,財政部已提前下達各地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7700億元,並要求地方儘快將專項債券額度對應到具體項目。“專項債券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工具,今年通過優化債券資金使用,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範圍,專項債券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李旭紅表示。

“通過持續努力,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制度體系已經建立,法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應完善地方政府規範舉債融資機制,抓實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馬海濤説。(記者 曾金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