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重點品種、核心技術到關鍵主體,“2021中國種子大會”聚焦種業“破卡”

2021-03-24 17: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三亞3月24日電 題:從重點品種、核心技術到關鍵主體,“2021中國種子大會”聚焦種業“破卡”

新華社記者 羅江、于文靜

端穩中國飯碗,要把農業“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裏。部分品種競爭力不強、核心技術創新存在短板、創新主體和要素有待激活……面對部分種源“卡脖子”挑戰,在海南省三亞市,2021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矽谷論壇與會嘉賓共同為打贏種業翻身仗“把脈”建言。

重點品種如何“破卡”?

在“有沒有、保生存”的問題上,我國種源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國內能夠滿足需求,已是業內共識。

記者從大會獲悉,近年來,我國通過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篩選出具備優質、抗病蟲、抗逆、養分高效利用的綠色優異種質資源與育種中間材料,創制綠色性狀優質新種質,培育出了新型玉米自交係、水稻不育係等。

“大宗蔬菜品種選育也取得突破,國內品種的生産覆蓋率提高到87%,改變了耐抽薹的大白菜、甘藍、蘿蔔以及娃娃菜等種子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杜永臣説。

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在“好種源、高質量”方面還有較大差距。當前,我國玉米、大豆單産水平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60%左右,生豬的飼料轉化率、奶牛産奶量,都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80%左右。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楊雄年指出,我國對國外優異種質資源的引進、利用落後於發達國家。我國申請保護品種僅有7%來自國外,在美國這一比例達62%,日本也在30%以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錢前表示,受種質資源精準鑒定有限、育種群體遺傳基礎狹窄、育種方法與技術創新局限等因素限制,我國通過審定的作物新品種中突破性品種較少,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

他提出,下一步亟需培育適合多樣化食品類型的優質專用型品種,應對極端氣候條件的抗逆廣適型品種,抗旱節水、養分高效利用、耐密植宜機收的資源高效型品種。在會上,部分畜禽種源依賴進口的問題也引發熱議。

專家們建議,組織開展地方品種保護和應用、“以用促保”;開展白羽肉雞、生豬、奶牛等育種科研攻關;實施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推動地方品種特色化、引進品種本土化。

核心技術如何攻關?

將一株野生稻馴化成農民手中的栽培稻需要多久?答案是數千年甚至上萬年。利用現代基因編輯等技術,這一過程有望縮短到十幾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在發言仲介紹,他帶領的團隊設計並完成了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框架圖,旨在最終培育出産量高、環境適應能力強的新型水稻品種。

科技自立自強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説,我國已完成多種重要農業生物的測序或重測序,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狀新基因,打破發達國家對基因專利的壟斷。我國在雜種優勢利用、基因組選擇、倍性育種等方面也實現國際領先。

基礎研究取得進展,技術創新緊跟國際前沿,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待突破。當前,世界種業正迎來以基因編輯、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能否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直接關係農業發展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錢前表示,我國基因編輯研究側重於工具應用,在工具開發等原創性基礎研究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基因編輯領域的專利權主要由發達國家掌握。作物智慧設計的研究和應用在我國剛起步,亟需交叉融合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新品種的智慧、高效、定向培育。

數字信息技術研發應用存在滯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説,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手段能夠高效獲取作物表型信息,提高育種篩選和設計能力。我國作物表型技術和設備依賴進口,需要加快自主研發。

關鍵主體如何激活?

推進種業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是關鍵主體。如何真正激發活力?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但種子企業小散弱特徵依然明顯。扶持培育領軍型、旗艦型企業,是種業發展的關鍵舉措。

“建立標準化、程序化、信息化、規模化的商業育種體系,育成好品種才能從‘偶然’變為‘必然’。”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德華説。

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總經理阿方索·阿爾瓦説,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使得拜耳能夠保持在全球研發和創新方面的大量持續投入。“中國企業在擴大規模、整合資源,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科企分工協作是保障。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要支持科研機構持續推進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加快種質創制和共性關鍵技術創新,支持企業加大育種投入,完善商業化育種體系,推進科企深度融合。

如何推動技術人才要素流動,讓企業強起來?有企業負責人反映,曾探索與高校教授合作創辦企業,但因高校缺乏相關機制和先例,難以獲得批准。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玉平説,公司自主科研做了不少重復工作,期待能與科研機構開展基礎性研究合作,提高研發效率。

業內專家們建議,加快實現科研單位工作人員評價考核差異化、精細化,注重育種科研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推廣,完善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股權分配等機制,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參與記者:陳凱姿、劉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