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展開新藍圖 奮進新征程——“十四五”規劃綱要勾勒經濟社會發展脈絡

2021-03-25 10:0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正式公佈。19篇、65章、192節的“十四五”規劃綱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擘畫宏偉藍圖。

1 五年規劃首次不設GDP增速具體值,但仍需努力使經濟增速與潛在經濟增長率保持一致

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歷來是五年規劃中最具綜合性、最受關注的指標。“十四五”規劃綱要將GDP作為主要指標予以保留,同時將指標值設定為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種表述方式在五年規劃史上還是首次。

“以定性表述為主,隱含定量表述,這是從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整體出發,充分把握‘十四五’發展趨勢和內外部環境,經過慎重論證、反復比選、深入研究作出的一次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説。

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後果。但另一方面,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合理的增長。“十四五”規劃綱要的處理方式有效兼顧了這兩方面需求。

“‘十四五’處於‘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規劃綱要突出做好‘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有機銜接。當我們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時,GDP增速具體區間數值就顯得沒那麼重要,發展的質量效益更加重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説,“不簡單地按照經濟增速單一指標來推進現代化治理,才能夠給改革創新足夠空間,最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隱含定量表述,並不意味著不要GDP增速。胡祖才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蘊含著未來15年我國GDP增速需要保持在合理區間。

劉元春算了一筆賬,2035年要達到當代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均GDP平均水平按不變價格計算,要達到1.5萬美元左右。這就要求中國經濟增速在“十四五”期間保持6%左右的年均增長率。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其他主要指標,比如失業率、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等和GDP是相關聯的。這些指標給出了具體數字,隱含了我們要努力使經濟增速與潛在經濟增長率保持一致。”胡祖才説,“十四五”期間,GDP增速保持在一定速度是有把握的。不設定一個具體的量化增速目標,有利於更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強發展的靈活性,為應對不確定性留出空間,也有利於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相對於五年,年度形勢較易研判。在年度工作中,可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和經濟運行狀況等,有針對性地確定年度增長目標。”

2 民生福祉類指標佔比在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十四五”階段性任務,緊緊圍繞“六個新”目標要求,“十四五”規劃綱要設置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5大類20個主要指標。這其中,民生福祉類指標有7個,佔比超過1/3,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

“在其他主要指標整體‘瘦身’的同時,民生指標不降反升,是對民生期盼的回應,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劉元春説。

看就業。“十四五”時期,我國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看收入。我國將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要基本同步,完善創新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多渠道增加財産性收入。

看教育。我國將持續改善教育基礎薄弱縣、人口流入地和農村地區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4000所以上;新建改擴建2萬所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幼兒園學位400萬個以上,努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到90%以上;支持100所中西部本科高校建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60%。

看醫療。“十四五”時期,我國將繼續完善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提高到3.2人、註冊護士數提高到3.8人。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落實異地就醫結算,積極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使用改革,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

看社保。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進失業和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群全覆蓋,做到“應保盡保”。

看養老育幼。“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將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多措並舉擴大養老機構床位供給,護理型床位佔比提高到55%。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由目前的1.8個提高到4.5個。

“這些指標覆蓋了就業、收入、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各民生領域,充分體現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胡祖才説,“十四五”規劃綱要注重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使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首次設置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比指標,充分發揮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置於具體任務的第一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於‘十三五’時期實際”是全文中率先亮相的指標,“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則是五年規劃中首次設置的指標。

胡祖才分析,按7%年均增速測算,到2025年,我們的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將達到37582億元(2020年不變價),比2020年增加13156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也會高於“十三五”時期實際。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設置‘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這個指標,並用專門章節闡釋,可見基礎研究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胡祖才分析,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的比重為6.16%,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到2025年基礎研究經費可以達到2800億元左右(2020年不變價),這是一個非常鮮明的導向,表明我們將更加重視基礎研究。”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十四五”時期,我國還將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網絡通信、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要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還需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暢通經濟循環、擴大內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全面綠色轉型來深化改革。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更加充分發揮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堅定不移地用改革來化解風險和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説。

劉元春也認為,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讓高技術行業、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因此仍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通過深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釋放生産要素、資源,讓它們流入創新領域取得新突破,從而做大做強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記者 陸婭楠 李心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