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氣象局發佈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與大氣環境氣象公報

2021-04-02 20:20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2日,中國氣象局發佈《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2020年全國水熱條件總體好于常年和2019年,植被生態質量和固碳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地表變“綠”、固碳能力顯著增強。

《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68.4,較常年提高7.3%,植被凈初級生産力和植被覆蓋度較常年分別增加43克碳/平方米和3%。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提高1.2%,植被凈初級生産力增加26克碳/平方米。

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呈增加趨勢,2012年至2020年較2000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11年兩個階段明顯提高,實現了“三級跳”。從2000年到2020年,全國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12克碳/平方米,2020年全國平均植被生物量達1159克碳/平方米,植被固碳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

2000年至2020年,92.6%的區域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呈提高趨勢,中東部大部地區平均每年增加0.25至1.5。從草原、森林、農田三大生態系統來看,全國草原區和林區2000年以來植被凈初級生産力呈上升趨勢,平均每年分別增加4.1克碳/平方米、5.4克碳/平方米。

2000年至2020年,全國植被凈初級生産力和覆蓋度的提升也使水土保持功能呈提高趨勢,氣象條件貢獻率平均為30.1%。2000年以來全國林區90.7%的區域植被固碳釋氧量呈上升趨勢,2020年全國林區固碳釋氧水平達2000年以來最高。

《公報》還對三江源、祁連山、黃土高原、海河流域、西南石漠化區以及洞庭湖、鄱陽湖流域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進行了氣象監測評估。其中,三江源2000年至2020年降水呈增多趨勢,生態持續改善,主要湖泊面積持續增加;祁連山近10年降水呈增多趨勢,有利於區域植被生態改善和湖泊水庫蓄水。

4月2日,中國氣象局發佈《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20年)》(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20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特別是2017年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全國平均霾日數和PM2.5濃度明顯下降,大氣環境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全國平均霾日數為24.2天,較2019年減少1.5天,比近5年平均霾日數減少8.1天,其中,京津冀等區域2020年霾日數繼續減少。全國共出現10次沙塵天氣過程,較2019年和近5年平均偏少。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全國PM2.5和臭氧平均濃度較2019年分別下降8.3%和6.8%。衛星監測顯示,大部分區域二氧化氮和臭氧對流層總量較2019年下降。全國大部地區酸雨污染狀況持續改善。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期間,全國平均霾日數減少3.3天,PM2.5濃度下降17.5%,其中京津冀和汾渭平原霾日數分別減少17.9天和30.0天,PM2.5濃度分別下降27.9%和22.6%。

《公報》指出,2020年氣象條件整體利於大氣環境改善。5月至10月,全國大部地區氣象條件較2019年同期利於臭氧濃度降低。3月至5月,主要沙源地大風日數偏少、前期降水偏多,氣象條件利於沙塵天氣減少。

從長期來看,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的趨勢。大部地區霾日數由上升轉為下降,東部地區PM2.5背景濃度下降趨勢明顯,但臭氧濃度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