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三五”時期減稅降費超7.6萬億元:確保惠企利民資金精準落地

2021-04-08 07:5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三五”時期減稅降費超七點六萬億元
確保惠企利民資金精準落地

4月7日,國新辦舉行“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發佈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提升減稅降費政策效果

近年來,我國持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十三五”時期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十四五”期間,減稅降費有哪些部署和安排?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將綜合考慮財政可持續和實施助企紓困政策的需要,在以下五方面著力完善政策、提升實施效果——

一是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降低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留抵退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以前出臺的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實施,讓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

二是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有序退出。對2020年出臺的應對疫情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分類調整、有序退出。適當延長小規模納稅人減徵增值稅等政策執行期限。對涉及疫情防控保供等臨時性、應急性政策,到期後停止執行。

三是強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在落實普惠性政策的同時,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四是加大對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對先進製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五是繼續清理收費基金。取消港口建設費、降低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的整治力度。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我國將健全地方稅體系,培育地方稅源,同時將健全以所得稅和財産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和改革。

優化支出,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

“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採取哪些措施支持科技創新?

歐文漢表示,財政部門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優化支出結構,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

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將推動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新型舉國體制,切實保障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經費,支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集中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加快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組織實施,穩定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運行;加大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

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將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擴大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規模,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支持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

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方面,將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推動進一步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在推動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方面,將強化科技資源統籌,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等。

擴圍直達資金,兜牢“三保”底線

根據部署,今年將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實行直達管理的資金增至2.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這些資金用於哪些方面?財政部門如何強化管理?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表示,直達資金主要包括三部分:一般性轉移支付,為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這“三保”提供財力來源;共同轉移支付,比如教育、就業、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領域基本民生保障資金;具備條件的專項轉移支付,如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採取直達方式能讓這些資金“一竿子插到底”,強化基層財力保障,確保各項民生政策和惠企利民資金精準落地。

李敬輝説,“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完善直達資金機制,明確機構設置,強化中央部門指導和監督職責,對直達資金進行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控。

兜牢“三保”底線,關乎民生安穩、社會安定。歐文漢表示,今年在實際新增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剔除特殊轉移支付後增長7.8%。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以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增幅都在10%以上。未來,將通過直達機制強化“三保”財力支撐,同時還將在指導地方預算安排、庫款撥付,完善政策評估、預算審核,以及強化資金運行監測和數據分析等方面,保障資金及時、足額落地,有效防範風險。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歐文漢表示,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十四五”期間,財政部門將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通過發揮財政政策宏觀調控作用,大力支持高質量發展,做大經濟“蛋糕”。在這一過程中,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二是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分好經濟“蛋糕”。包括支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和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機會均等;推動健全各類生産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揮二次分配調節作用;發揮好慈善組織在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等領域的第三次分配作用。

三是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財政要支持健全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建立完善個人收入和財産信息系統,支持健全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推動落實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遏制以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獲取收入。(記者 曲哲涵)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