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世界地球日:探訪“候鳥天堂”閩江河口濕地

2021-04-22 14: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的紅樹林一角(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這是4月20日拍攝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機照片)。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遊客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鳥長廊觀賞遊玩(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隻尖尾濱鷸在覓食(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一隻白鷺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覓食(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白鷺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覓食(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隻反嘴鷸在水中覓食(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隻牛背鷺在覓食(4月20日攝)。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4月20日,一隻水鳥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覓食。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4月20日,一群水鳥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飛翔。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4月20日,一群水鳥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水塘停歇。

地處福建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保護面積2381公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隻,擁有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2013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有40%的物種在濕地生活或者繁殖,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11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