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回應社會關切 敢於善於發聲——2020年新聞發佈工作呈現新氣象

2021-04-27 17:2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回應社會關切 敢於善於發聲——2020年新聞發佈工作呈現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 王子銘

新聞發佈是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做好這項工作有助於形成上下通達、良性互動的社會輿論氛圍。

近期,中宣部組織對65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2020年度新聞發佈工作進行了評估。評估顯示,2020年我國新聞發佈工作紮實推進,不斷取得新成效、呈現新氣象。

自上而下 完善發佈制度

2020年10月30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第二天,首場中共中央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介紹和解讀全會精神。

建立中共中央新聞發佈制度,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適應形勢發展和時代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治國理政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

以此為重要標誌,全國新聞發佈工作評估情況指出,2020年我國新聞發佈制度建設取得歷史性進展。

在中央層面,國務院新聞辦全年舉行新聞發佈會227場、各部門舉行發佈會859場;29個部門建立並落實例行新聞發佈制度;14個部門每季度至少舉行一次新聞發佈會。

在地方層面,各地區全年舉辦新聞發佈會3489場,普遍制定新聞發佈制度文件、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新聞發佈預案或相關文件。

“2020年是對我國新聞發佈工作的全面檢驗之年,更是黨中央加強新聞發佈制度建設的關鍵一年。特別是中共中央新聞發佈制度的建立,形成了黨對這一工作的統籌領導和以上率下,對各地黨委指導和開展新聞發佈工作具有示範作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慶安説。

聯動發力 聚焦中心工作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荊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國。

群眾如何疏導恐慌情緒做好個人防護?隔離在家基本生活怎樣保障?針對一系列民生問題,中央和地方聯動發力,在新聞發佈中積極回應關切、拿出實招,讓人民群眾吃下“定心丸”。

圍繞疫情防控,2020年國新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各地區舉行新聞發佈會1564場,內容涵蓋患者救治、物資調配、交通保障、復工復産複學、科普醫學知識、辟除謠言等諸多領域,實現了信息公開透明,給人們以戰勝疫情的信心。

緊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鏗鏘足音,中央和地方在新聞發佈中充分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介紹脫貧進展、講述脫貧舉措、分享脫貧故事。

圍繞脫貧攻堅,2020年國新辦舉行35場新聞發佈活動,23個部門、多個省份的有關負責同志出席;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舉行了新聞發佈會。

以交通運輸部為例,該部門通過發佈會向社會發出“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鄭重承諾後,圍繞建設“四好農村路”這一交通運輸脫貧攻堅領域重點任務,對“怎麼管好農村公路”“如何確保農村客運真通實通”等一系列熱點問題予以積極回應。

“針對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我們還以省部聯合的方式進行專題新聞發佈,在通報整體情況的同時,邀請有關省廳負責人講述各自亮點,實現了聯動發力。”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説。

壯大隊伍 拓展發佈形式

在新聞發佈機制不斷完善、走向常態化的背景下,新聞發佈隊伍也在壯大。

評估情況顯示,各地區各部門共有新聞發言人262人,其中約25%為省部級領導幹部,其餘為司局級領導幹部擔任;有43個中央有關部門對外公佈了本部門本系統新聞發言人名單及新聞發佈機構聯絡方式;27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47個部門組織開展本地區本系統新聞發佈業務培訓工作。

領導幹部之外,來自各個領域的代表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新聞發佈會上。他們中有來自不同行業的民營企業家,有來自一線的産業工人,有逆行出征的醫務人員,有脫貧戰場上的基層工作者……

“新聞發佈工作不是獨角戲,應該更加重視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讓多部門、多平臺、多群體形成合力,才能進一步增進社會的良性互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治理格局。”周慶安説,新聞發佈工作不僅是新聞發言人或者發佈單位自己的事,只有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才能使這項事業更上新的臺階。

在發佈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新聞發佈形式也愈加新穎。

各部門各地區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特別是新媒體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以上海為例,2020年上海加強探索創新,不斷強化新聞發佈的柔性表達,拓寬多渠道傳播。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新媒體平臺“上海發佈”已入駐微博、微信、抖音、喜馬拉雅等13個新媒體平臺,圍繞政策解讀、形象推介等內容,充分運用H5、短視頻、動畫、圖解等新媒體手段實現多元化傳播,催生了大量“爆款”産品。

業內專家表示,新聞發佈工作的提質增效,離不開發佈話語體系的轉變和技術手段的創新。借助新媒體手段和現代化傳播方式,使新聞發佈工作的話語體系在新的輿論環境中接受檢驗、改革完善,才能使之適應現代化的社會治理環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