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了祖國母親的微笑——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時間觀

2021-05-30 11: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為了祖國母親的微笑——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時間觀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邵美琦


2020年9月7日,袁隆平90歲生日當天在家中。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科技力量守護國家,時間于他們,是達成目標的執念。他們是科技工作者,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最關切的群體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


2018年10月,李建武(左)在長沙第三代雜交水稻基地測産現場與袁隆平合影。新華社發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讓我們走進這群人的故事——為了祖國母親科技自立自強的微笑,他們廢寢忘食,他們披星戴月,他們捨身忘我,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不斷追尋,燃燒生命,只為祖國未來科學事業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

吃不飽飯的過去,他們來改變


李玉在工作中(2010年6月28日攝)。新華社發

5月22日,悲痛瀰漫長沙。“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

他病危之際,最掛念的是“稻子長得好不好”。他去世前兩個月,還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

執念要追溯到那段吃不飽飯的過去。在饑荒年代,他親眼看見田埂邊的餓殍,“讓大家吃飽”成為信念。

1956年,袁隆平開始進行農學實驗。1966年,他發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他正式宣佈秈型雜交水稻“三係”配套成功。隨後兩係法又獲得成功,保證了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2020年11月,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産,雙季稻畝産突破3000斤……在袁隆平和無數農業科技人員的努力下,中國人端牢了中國碗。

“不可能(再餓肚子)了……”袁隆平曾説,但這位“90後”依然焦慮,他放不下那段吃不飽飯的過去,深知生命的有限和科研的無限。


李玉查看木耳生長情況(2007年6月20日攝)。新華社發

袁隆平曾説:“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夢無法由自己繼續完成,但他走後,基地的試驗田仍有身影頂雨查看水稻長勢,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傳承。

與恩師道別後,36歲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態室主任李建武就和年輕的同事們出差,投入工作。李建武説,袁老師雖然離開了,他的科研目標仍指引著大家前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2020年袁老師定下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産3000斤,單季畝産1200公斤’的目標實現,這是對他最大的告慰。”


李玉在工作中(2020年9月2日攝)。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世界糧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並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學習。

那些一輩子躬耕田野,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人,終將被這片土地鐫刻銘記。


5月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拍攝的唐世彪。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鄉村振興進行時,他們在謀劃

“回憶與袁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一直激勵著我們……我們要秉承英雄之志,堅持拼搏奮鬥。”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悼念袁隆平寫下的文字。同樣一輩子踏在農田裏,袁隆平心繫“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李玉則希望借助小木耳實現鄉村振興夢。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30多年來報道黏菌400多種,佔世界已知種的43%;發表新種71個,結束了過去無中國人命名新種的歷史;從小耳濡目染的兒子從事了菌類研究,為孫女起名“小木耳”……“木耳院士”也是一個愛事業入骨的人,他還致力於推廣食用菌産業,讓食用菌廣泛走上百姓餐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他是農民口中的“財神爺”。數十年來,李玉每年280余天奔走在大山傳授種植技術。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年過古稀的李玉更忙了,他帶領團隊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培育新菌種,為40多個深度貧困縣(市)建立了食用菌支柱産業。據不完全統計,李玉培訓技術骨幹8000多人,輻射帶動農民3萬餘戶,累計推廣菌種數量60億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300億元。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77歲的“木耳院士”正在謀劃鄉村振興新藍圖——很多脫貧地區生産技術依舊落後,優質品種選育緩慢。“希望結合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以工業化思維指導食用菌特色産業發展,實現全産業鏈智慧化升級改造。”他説。為此,他的團隊不是在大山上,就是在實驗室裏,吃飯總是過點,加班更是常態化。

2020年5月29日,科技工作者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包括李玉在內的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李玉頒獎……殷切希望,成為他科研路上最好的激勵。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與木耳打了40年的交道,更會一直‘交往’下去。”李玉説。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量子競爭的未來,他們去角逐

得知袁隆平逝世,雖遠在合肥,唐世彪心中仍十分悲痛:“雖沒有見過袁老,但他是我們所有科研人員學習的榜樣。”

悲痛之餘,工作仍需緊迫開展。就職于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創辦的、以實現量子通信産業化為目標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儘管不到40歲,唐世彪仍覺時間緊迫,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

在百姓眼中,量子信息技術是高科技,距離日常生活很遠。但作為面向應用的前沿科技,量子信息技術註定要在未來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比如,你我之間的通話可以完全消除線路被竊聽的風險;量子導航可以做到“精準定位”。

在下一步國際角逐中佔據領先,是唐世彪等人奮鬥的目標。從畢業後接觸這項前沿科技,到設計産業化路線,再到一步步實現,唐世彪等人用12年來捂“冷板凳”。


5月22日,唐世彪(左)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他們還面臨無數挑戰。早期單光子探測器及其核心芯片要靠進口,價格貴,性能不穩定、交貨週期長,嚴重影響了科研進度。超導探測器需要充液氦保持低溫才能工作,每次充液氦只能使用兩周左右,所以他們總得處在“火急火燎”狀態……急迫中,團隊逐漸破解了設備芯片國産化難題,與合作單位開發了業界領先的單光子探測芯片,拓寬了配套設備産業鏈。

不需要“打仗”般搶時間了,團隊依舊時不我待。2020年,公司成功研製了業界首款商業化小型量子密鑰分發産品,未來可能為更多手機用戶提供加密、安全的通話服務。團隊研製的産品在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廣泛應用……唐世彪説,“京滬幹線”“墨子號”衛星等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基礎設施正在穩步佈局,他們一刻都不能等。

唐世彪説,作為科技工作者,他會像前輩們一樣,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在緊迫感中燃燒自己,讓祖國的科研事業星光閃耀。(參與記者:周勉、何曦悅、戴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