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用科技的光芒照耀每一個夢想——致敬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

2021-05-30 20: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用科技的光芒照耀每一個夢想——致敬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

“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令廣大科技工作者備受鼓舞。

長期以來,他們矢志報國,銳意攻關;他們面向國家和人民需求,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能,建報國之功。第五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我們向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致敬。

攻堅克難 瞄準科技前沿勇攀高峰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奮鬥者”號成功坐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首次實現千萬核心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

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創新成就的背後是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懼艱辛、攻堅克難的努力。

5月29日晚,海南文昌。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的耀眼火焰照亮了夜空,成功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隨後,天舟二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建設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絕不帶一絲隱患上天!經歷兩次推遲發射,9天奮戰,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打贏了這場逆風之戰。“航天人天生具有打逆風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沒有什麼風雨波折能夠阻擋我們前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説。

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還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與韌勁。

“回想‘兩彈一星’元勳以及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前輩,他們淡泊名利、埋頭苦幹、久久為功,有的長期隱姓埋名,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正是這種專注,讓他們把冷板凳坐熱,最終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科技貢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説。

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為基礎研究領域的中流砥柱、科技計劃實施的生力軍。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44.6歲,超過60%的完成人年齡不足45歲。

“科研道路沒有一馬平川,創新之途不會鮮花滿徑,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踟躕不行,應該以更加開放的思路和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和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執行秘書長王猛説,我們將牢記科學使命,把冷板凳坐熱,用青春創造科技新成果。

默默奉獻 聚焦人民需要創造美好生活

食用菌産業“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談起食用菌的特性,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院士如數家珍。“利用特色資源,打造本鄉本土的特色産業,這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支撐。”李玉説。

走過山區、到過邊陲,他先後制定“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産業發展戰略、研發出300多項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育了45個適宜貧困地區應用的食用菌新品種,幫助數萬貧困戶成功實現脫貧。

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也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撐,無數科技工作者瞄準國家和人民需要,在守護人民健康、提高生活水平、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陣地上默默奉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大量科技工作者無懼風險、堅定逆行。從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和上市、迅速篩選評價一批有效治療藥物,到目前已有5款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科技工作者為疫情防控築起有力的科技屏障。

脫貧攻堅戰中,幾十萬名科技特派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成為支撐全面脫貧的一支“硬核”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計120余人在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80余個市(縣)開展扶貧實踐,取得實實在在的扶貧成效。

京津冀等區域霧霾天數顯著減少,北京PM2.5濃度持續下降……近年來,我們的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這背後有著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堅守。他留美學成後毅然放棄國外工作機會回國任教,深耕大氣污染防治40年,為祖國培養了一批“藍天守護者”。

“儘管已經70多歲,但我還是要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的責任。”郝吉明説,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國情懷,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

代代傳承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催人奮進

“我體會到黨的偉大,黨為實現共産主義社會這一目標的偉大,我願為這一目標奮鬥並忠誠于黨的事業。”“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寫于1958年的入黨申請書,至今讀來依然令人振奮。

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一面紅墻上,懸挂著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等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為眾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家精神教育課。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説,“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這些偉大精神匯聚成科技界眾心向黨的精神洪流,必將激勵著億萬科技工作者在新征程上砥礪前行、再續輝煌。

“袁隆平去世前兩個月還在雜交稻基地工作,吳孟超96歲還堅持上手術臺,這給我們樹立了傑出的榜樣。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研究真問題、做真學問,才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龔旗煌説。

“是祖國強盛、民族復興的理想,給予了科學家無窮動力。我們學習他們,就是要學習科學大家的家國情懷、崇高品德、高尚情操,時刻牢記祖國的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李明説,未來要把優良作風和學風融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之際,多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河南濮陽,科普大篷車把科技展品送進校園,也為學生們帶去了科技工作者銳意攻關的感人事跡;浙江公佈首批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錢學森故居、竺可楨故居、屠呦呦舊居等位列其中……

眾多青年學子錶示,老一輩科學家“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詮釋著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我輩青年也必將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勇擔重任,砥礪奮進,為祖國為人民做出更大貢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