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出臺“科創十條” 涉及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優化、創新人才聚集三大方面

2021-06-23 11:34 來源: 四川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6月22日,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簡稱“科創十條”)。作為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的配套政策,“科創十條”是對全會《決定》總體部署的具體化,更具務實操作性和政策突破性。十條政策涉及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優化、創新人才聚集三大方面。

創新平臺建設方面,聚焦對四大類平臺的支持。支持重大基礎研究創新平臺加快落地建設,並明確了省市縣三級共同投入機制。對天府實驗室建設,明確省級財政對其建設、運行給予定額補助,建設投資以所在市為主,省上重點予以政策支持。支持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對獲批國家産業(技術)創新中心的,按國家資金支持標準給予1:1配套資金。對省級産業創新中心,給予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總投資額30%、最高2億元的資金支持。支持設立跨高校院所的省級中試研發平臺。省級財政安排8億元,對中央在川和省內各類研發機構在川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支持,對省級中試研發平臺和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給予引導激勵。鼓勵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

創新生態優化方面,從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入手。 省級財政將安排5.5億元,每年支持基礎研究項目2000個以上,推動實施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對企業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按不超過研發支出40%、最高200萬元給予後補助支持。對相應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和研發投入的後補助支持。對國有企業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引進創新型領軍人才、建立境內外研發中心等所發生的相關費用,可視同考核利潤。支持中央在川和省屬高校、院所等科研事業單位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産化管理試點,試點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不納入國有資産管理。

創新人才聚集方面,聚集高端緊缺人才、支持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激發引才用才活力。“天府峨眉計劃”“天府青城計劃”分別增加50個名額,增設國防科技領域人才專項,加大對博士後的自主培養力度。“天府峨眉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項目申報範圍拓展至高校院所,增加10個創新團隊名額。“天府青城計劃”增設創新團隊項目,遴選支持10個創新團隊。在川單位每培養或新增全職引進一名兩院院士、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獎勵。省級人才專項事業編制數增加到2000個。支持事業編制科研人員5年內保留人事關係,參與各類創新平臺建設。探索將技術經紀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作為職稱(職務)評聘、崗位聘用的重要業績。允許科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技術股+現金股”形式持有股權。(記者 徐莉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