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造發展奇跡 共享奮鬥成果——從“經濟更加發展”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1-07-12 16: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題:創造發展奇跡 共享奮鬥成果——從“經濟更加發展”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記者 申鋮、魏玉坤、鄒多為

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關鍵時刻——

“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

回望來路,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劃出不斷攀升的上揚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雄厚物質基礎,在世界舞臺上創造了偉大發展奇跡。

眺望前路,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中國經濟巨輪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劈波斬浪,向著民族復興的勝利彼岸勇往直前。

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一條道路越走越寬

走進首鋼京唐公司廠區,特大型高爐巍然聳立,煉鋼轉爐在“全自動一鍵式煉鋼”程序設定下精準加料,自有碼頭成品庫的無人天車精準運放鋼卷……

這是首鋼京唐公司園區(2019年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誰能想到,取得數千項科技成果,創下多項中國和世界第一紀錄的首鋼,在1948年全年産鋼不足10萬噸,還不夠每家打一把菜刀。

從過去生産“麵條兒鋼”“螺紋鋼”等低端建材,到現在生産家電板、汽車板等高端板材,首鋼的“趕超”故事,正是新中國從追趕時代、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偉大跨越的縮影。

可曾記得,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是舊中國留下的連螺釘、火柴都要進口的爛攤子。當時,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共産黨也解決不了。

誰能想到,如今的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能夠製造世界上大多數工業産品,汽車、電腦在內的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位居世界首位。

1953年至今,14個五年規劃(計劃),一張藍圖繪到底,中國經濟劃出的上揚線令世界驚嘆——

1952年中國的GDP僅為679億元,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10年突破40萬億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經濟累計實際增長約189倍。

一粒粒糧食,關乎家與國。

1949年,中國糧食産量僅有2264億斤。得益於深化農村改革,農業經濟快速發展,70多年來中國糧食産量先後邁過11個千億斤臺階,如今已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6月13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崔家廟鎮前磚門村農民在麥田收穫小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西方社會“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

一件件貨物,聯通中國與世界。

從面臨“被開除球籍”危險到打開國門搞建設,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堅定維護經濟全球化,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中國躍居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從1950年的11.3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6萬億元。

這是7月1日淩晨拍攝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從未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20年的17%以上。

近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定在30%左右。即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去年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轉正,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火車頭”。

奇跡背後,是一條被實踐證明越走越寬廣的中國道路。

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五位一體”全面進步

從空中俯視神州大地,長江如同一條美麗的絲帶,串聯起西部邊陲到東海之濱的11個省市。

今年一季度,這些省市以約20%的國土面積支撐起超過全國46%的經濟總量、涵養了40%以上的中國人口;長江幹流水質繼續保持為優,譜寫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發展狀態。

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摸著石頭過河,歷經艱難探索,中國共産黨對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

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在新世紀以來首度滑落至8%以下,同期一些地方霧霾頻現,昔日粗放式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斷顯現。

立時代之基、應時代之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在全面發展。

這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一個都不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49年的49.7元增加至2020年的32189元;過去8年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十三五”時期,500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新增城鎮就業超過6000萬人……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這是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境內的跨縣易地搬遷安置區靖安新區(2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這是城鄉區域協同發展的小康,“一個都不掉隊”——

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加快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在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錨定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呼之欲出。

這是5月26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這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一項都不落後”——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大物質基礎;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制度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樹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神支柱;

覆蓋14億人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民生保障越兜越牢,強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宜居生態,彰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麗底色。

“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增強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玉宇説。

以高質量發展啟新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盛夏6月,南海之濱,海南自由貿易港迎來啟航一週年。不久前,匯聚全球精品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此舉行。

觀眾在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現場參觀(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從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到消博會,一個個共享機遇的開放平臺,勾勒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壯闊圖景。

這是消博會上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稅城展臺(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疫情仍在全球不少國家蔓延,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必須抓緊抓好的工作。”

翻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高質量發展主題凸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邏輯主線貫穿全文,謀劃出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引人入勝、催人奮進。

實施創新驅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從油缸起步,逐步成長為高端液壓系統供應商,打破國際壟斷,在全球盾構機專用油缸市場佔據重要份額,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靠多年奮進成為國內液壓行業的“單項冠軍”。

“敢於投入研發與技術改進,是我們成功秘訣之一,這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公司財務負責人彭玫説,今年國家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將為企業省下更多真金白銀,讓企業更敢投入、敢開拓。

“十三五”期間,中國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4%,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第14位;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發展前景廣闊……

7月8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拍攝的密苑雲頂樂園三維全息投影圖。新華社發(胡智軒 攝)

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打破市場壁壘,新産業、新業態成長迅猛;“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帶一路”;從外商投資法落地實施,到自貿試驗區多次“擴圍”……


5月11日,工作人員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西那母生態旅遊度假村內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推介草莓。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雄安新區,塔吊林立,建設場面熱火朝天;廣東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加快試點;上海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邁出新步伐;浙江全省,以高質量發展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徑……


這是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建設現場(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20年8月13日拍攝的深圳市區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楊高北路上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標誌門(2020年1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遊客在浙江湖州埭溪鎮芳山村的“歸歟山居”民宿泳池內嬉水(2020年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一系列新舉措、大手筆發出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音。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開啟。

“如果説第一個百年,中國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偉大跨越,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要實現從‘有’到‘好’的偉大跨越,實現更加偉大的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説。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14億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正信心百倍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