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紅火的夏收

2021-07-30 19: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28日,農民在閭山茶園採摘茶葉。

近日,遼寧省北鎮市羅羅堡鎮的閭山茶園內滿目蔥綠,茶農們正忙著採摘茶葉。茶園通過與研發機構合作,優選抗寒品種、控制土壤酸鹼度、採用雙層冷棚技術抵禦低溫等手段,在東北地區成功種植茶樹,開發東北紅茶和綠茶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7月28日,農民在閭山茶園採摘茶葉。

近日,遼寧省北鎮市羅羅堡鎮的閭山茶園內滿目蔥綠,茶農們正忙著採摘茶葉。茶園通過與研發機構合作,優選抗寒品種、控制土壤酸鹼度、採用雙層冷棚技術抵禦低溫等手段,在東北地區成功種植茶樹,開發東北紅茶和綠茶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7月28日,農民在閭山茶園採摘茶葉。

近日,遼寧省北鎮市羅羅堡鎮的閭山茶園內滿目蔥綠,茶農們正忙著採摘茶葉。茶園通過與研發機構合作,優選抗寒品種、控制土壤酸鹼度、採用雙層冷棚技術抵禦低溫等手段,在東北地區成功種植茶樹,開發東北紅茶和綠茶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7月28日,在閭山茶園制茶車間,制茶工人對採摘的茶葉進行殺青。

近日,遼寧省北鎮市羅羅堡鎮的閭山茶園內滿目蔥綠,茶農們正忙著採摘茶葉。茶園通過與研發機構合作,優選抗寒品種、控制土壤酸鹼度、採用雙層冷棚技術抵禦低溫等手段,在東北地區成功種植茶樹,開發東北紅茶和綠茶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7月28日拍攝的閭山茶園(無人機照片)。

近日,遼寧省北鎮市羅羅堡鎮的閭山茶園內滿目蔥綠,茶農們正忙著採摘茶葉。茶園通過與研發機構合作,優選抗寒品種、控制土壤酸鹼度、採用雙層冷棚技術抵禦低溫等手段,在東北地區成功種植茶樹,開發東北紅茶和綠茶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103團蔡家湖鎮的瓜田裏,瓜農將剛剛採摘的哈密瓜裝車準備外運(7月25日攝)。

盛夏時節,新疆哈密瓜熟了!為了避開烈日的烘烤,新疆“瓜客”從淩晨就開始忙碌,一場披星戴月的搶收在新疆各地上演。在地頭完成採摘、分選、包裝的哈密瓜,從新疆運往全國各地。

新華社記者 李志浩 攝


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103團蔡家湖鎮的瓜田裏,瓜農們在採摘哈密瓜(7月27日攝)。

盛夏時節,新疆哈密瓜熟了!為了避開烈日的烘烤,新疆“瓜客”從淩晨就開始忙碌,一場披星戴月的搶收在新疆各地上演。在地頭完成採摘、分選、包裝的哈密瓜,從新疆運往全國各地。

新華社記者 李志浩 攝


7月29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小麥種植基地,收割機正收穫小麥(無人機照片)。

盛夏時節,作為我國優質中強筋小麥主産地的“塞外糧倉”內蒙古河套大地麥浪滾動,76萬畝小麥喜獲豐收,一幅幅熱火朝天的麥收畫卷徐徐展開。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7月29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小麥種植基地,收割機正收穫小麥(無人機照片)。

盛夏時節,作為我國優質中強筋小麥主産地的“塞外糧倉”內蒙古河套大地麥浪滾動,76萬畝小麥喜獲豐收,一幅幅熱火朝天的麥收畫卷徐徐展開。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7月29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小麥種植基地,收割機正收穫小麥(無人機照片)。

盛夏時節,作為我國優質中強筋小麥主産地的“塞外糧倉”內蒙古河套大地麥浪滾動,76萬畝小麥喜獲豐收,一幅幅熱火朝天的麥收畫卷徐徐展開。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7月29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小麥種植基地,收割機正收穫小麥(無人機照片)。

盛夏時節,作為我國優質中強筋小麥主産地的“塞外糧倉”內蒙古河套大地麥浪滾動,76萬畝小麥喜獲豐收,一幅幅熱火朝天的麥收畫卷徐徐展開。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