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舉國馳援戰洪災——全國支援河南防汛救災紀事

2021-07-31 07: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7月30日電 題:舉國馳援戰洪災——全國支援河南防汛救災紀事

新華社記者 劉懷丕、高玉嬌、劉夏村

7月中旬以來,一場罕見的持續強降雨襲擊了中原大地,河流漫堤決口,百姓被水圍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河南的汛情災情。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從中央到各地,從軍隊到民眾,從企業到個人……全國上下同舟共濟,趕赴河南支援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消防救援隊伍、央企和各省專業隊伍、民間救援隊和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勠力同心、眾志成城,開展了一場英勇頑強的鬥爭。

勇啃搶險“硬骨頭”

21日,賈魯河鄭州中牟段超歷史水位1.43米,周邊是村莊民房。十萬火急!


在河南省開封市賈魯河小崗凹河段,空降兵某旅官兵跳入齊胸深的洪水中加固堤壩(7月22日攝)。新華社發(余紅春 攝)

當日淩晨1時30分,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接令,出動官兵執行賈魯河鄭州中牟段堤壩加固任務。抵達後,戰士們扛沙袋加固堤壩,下士袁小博不慎被蟲叮咬,胳膊腫了一大圈,打過藥後即刻返回戰位。

“咱多扛一個沙袋,老鄉就少淹一點莊稼。”他説。


在河南省開封市賈魯河小崗凹河段,空降兵某旅官兵用石塊、沙袋和鋼管構築子堤(7月22日攝)。新華社發(余紅春 攝)

雨一夜都沒停,水流越來越急,堤壩的一側出現管涌。如不及時封堵,將威脅縣城。戰士們把沙袋狠狠向管涌處砸去,為防止人被水流沖走,他們把尼龍繩和身上的救生圈綁在一起,再拴到樹榦上。


在河南省開封市賈魯河小崗凹河段,空降兵某旅官兵用石塊、沙袋和鋼管構築子堤(7月22日攝)。新華社發(余紅春 攝)

賈魯河邊、常莊水庫畔、共産主義渠岸……越是艱險越向前,哪最危險,哪就能看到人民子弟兵奮戰的身影。


空軍某汽車運輸團官兵在加固長葛市南席鎮馬武村雙洎河沿岸堤壩(7月23日攝)。新華社發(高玉豹 攝)

截至28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累計投入4.6萬人次,民兵6.1萬人次,參與到河南的抗洪搶險。


在河南省長葛市大周鎮,空軍某汽車運輸團協助轉運民兵投入防汛救災一線(7月21日攝)。新華社發(于皓 攝)

危難時刻顯身手。作為應急搶險“國家隊”,原武警水電部隊——軍轉央企安能集團的血液裏,奔騰著“人民軍隊為人民”的紅色基因。安能集團聞災而動,從8個救援基地抽調420名精幹力量,星夜兼程趕來援助,最早的隊伍21日淩晨2點抵達鄭州,最遠的隊伍來自1700公里外。

22日21時,鶴壁市浚縣彭村的衛河河堤決口,最大寬度40米,左岸16個村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衛河鶴壁市浚縣新鎮鎮彭村段的決口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7月25日,滿載石料的重型卡車被推入衛河鶴壁市浚縣新鎮鎮彭村段的決口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火速奔赴!安能集團救援先遣組最先抵達,發回決口情況報告,打響衛河大堤保衛戰。大堤上推土機轟隆隆作響,駕駛室內溫度高達40℃,安能集團裝載機操作手蔡向峰一天在裏面待10多個小時,渾身濕透。

26日2時27分,衛河大堤上終於傳來好消息:衛河決口成功合龍!

“搶險隊員很多是20多歲獨生子,在家裏都是寶貝疙瘩,但這次救援中,面對困難,沒有一個人當孬種,個個都是好樣的!”安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周慶豐説。

從浚縣衛河決口封堵到新鄉群眾轉移,從鄭州城區排澇、郭家咀水庫除險到開封黃河備勤,安能集團不停趕赴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彰顯央企擔當。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參加封堵決口的中國安能應急動力舟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參加封堵決口的中國安能應急動力舟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國家電網、中國移動、新興際華……眾多央企奔赴河南參與抗洪搶險:

河南受災地區大面積斷電,涉及374萬戶,影響了救援進度,困擾著群眾生活。通電是急需解決的大問題。

國家電網新疆公司包機趕來,國家電網重慶公司開車千里馳援……除了國家電網河南公司出動近18000名搶修人員,國家電網調派來全國26個省份1萬多人,參與河南電力設施搶修。


在鄭州市二七區一社區的樓房地下室,來自浙江金華的援豫電力搶修人員準備前往配電房搶修(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雅楠 攝

22日14點多,國家電網重慶公司搶修隊出發,每輛車平均配1.6個司機,保證路上車不停,到達即投入搶險。393人,奮戰122個小時,搶修22個小區,給23951家用戶送去光明——這是他們的成績單。

圓滿完成任務,國家電網重慶公司搶修隊員26日凱旋回渝。一大早,鄭州市民列隊歡送,大家高呼:感謝千里馳援,祝福一路平安。

祖國大家庭真暖

“老人小孩婦女先上,我一定會救你們出去!”

鄭州雅居樂小區地勢低窪,暴雨中地面洪水及胸,有大量群眾被困。江西南昌藍天救援隊不停喊話,乘衝鋒舟投放礦泉水、方便麵等物資,安撫並轉移被困群眾。


7月27日,藍天救援隊隊員在衛輝市將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抬到車上。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在鄭州,江西南昌藍天救援隊員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其間只吃了一頓飯。


7月27日,藍天救援隊隊員在衛輝市將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抬到船上。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今夏,河南人記住了那一抹藍——那是藍天救援隊隊服的顏色。當他們的車停在街頭時,有人往車裏塞吃的喝的;當救援隊員們外出就餐時,有人給他們偷偷買單。一名被救下的孕婦與救援隊約定,寶寶出生後取名叫“藍藍”。

“在大災面前,即便我們竭盡所能,但能做的也太少,我們卻收穫無數致敬、讚美和感動,讓我如何不熱愛我的祖國、我的這份公益事業!”江西南昌藍天救援隊隊長紀小川發朋友圈説。

暴雨襲來,一場指尖上的救援在看不見的戰場上打響!


7月26日,全國各地救援力量在衛輝市轉移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患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20日下午,成都自媒體人“赫茲”分類建微信群,在網上蒐集、核對河南雨災中的求援和救援信息,並與線下救援力量無縫對接。他的“戰友”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實行24小時輪班。

北京工商大學大三學生趙佳琪、婁義坤負責收集求助信息,按照編號核實。從21日下午入群至23日中午12點,兩個女孩熬了兩個通宵,僅吃了一個漢堡。“不敢睡,耽誤一分鐘有可能就會失去一條生命。”

後來,這支救援隊伍擴展到10個群3000多人,求援和救援信息收集都過萬條,完成了上千人的救援。

一名“參戰”的志願者寫道:吾輩青年,于家國中得庇祐;今有天災,自於家國擔重任。基於良知,一念之微明,可以燭幽,可以燎原也。

九州同風雨,患難見真情。

“感覺你都要倒閉了,還捐了這麼多!”在賑災河南中,福建一家企業捐贈5000萬,感動萬千網民,被頂上網絡熱搜。

河南省福建商會副秘書長卓文盛説:“河南災情牽動閩商,很多企業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將救災物資火速運往河南。”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8日上午10時,河南省慈善總會、紅十字會共接收捐贈56.92億元。

貢獻小我守護大家

何國勇,39歲,貴州省黔西南州人,生命卻永遠定格在豫北新鄉市。

24日,何國勇隨公司救援隊從浙江省溫州市趕往新鄉市救災。出發時,他在家人微信群發了一段現場視頻,家人們紛紛誇他勇敢,一再叮囑他注意安全。

日夜行車20多個小時後,何國勇抵達新鄉市。當時,新鄉市部分城區積水嚴重,他參與到輝龍花園小區沿街商鋪地下室排水,一直忙到26日淩晨。抽完20號樓一家商鋪的積水,另外一家商鋪又來求援,何國勇和工友們在黑夜中立即趕去。

淩晨1點15分,何國勇不幸觸電。工友迅速送他去搶救,但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而這一天,正是他16歲大兒子、5歲小兒子的共同生日。

災難面前,總有人毅然前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緊要關頭,總有人拼命奮鬥,貢獻小我守護大家。

25日深夜,聽到鄭州學府花園小區居民歡呼“來電了”,國家電網重慶公司搶修隊員黃帆沒忍住,蹲在地上捂臉大哭,他連續在這裡搶修電力30個小時幾乎沒合眼。

暴雨中,學府花園小區的開閉所、環網櫃和5台高壓開關受損嚴重,黃帆23日夜接到搶修任務。那兩天,鄭州像重慶一樣又悶又熱。在搶修中,黃帆汗透的衣服就沒幹過,鞋也被流下的汗水浸濕,雙腳被泡得發白。

“損毀這麼嚴重,放平時修好需要一週,天這麼熱,決不能讓老百姓多等一刻,再熱再累也得加緊幹。”黃帆説。


7月22日,來自中國安能南昌救援基地的救援人員在鄭州市京廣南路隧道進行排澇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洪災無情,人間有愛。

23日晚,家住新疆疏勒縣的維吾爾族同胞伊敏江·庫爾班,看到河南扶溝縣的受災求援短視頻,他決定帶些馕去看一看。

次日一早,伊敏江·庫爾班聯絡180多個打馕人,連續奮戰8小時,趕制出1萬個烤馕。當晚11點,帶上烤馕、被子等物資和捐款,伊敏江·庫爾班開動麵包車啟程。

豫疆兩地相距9000里,又是三伏天,擔心烤馕的保存,除了上廁所、加油,他在路上不敢半點停歇。三個人輪流開車,兩天三夜疾馳,在27日早上5時,伊敏江·庫爾班到達扶溝縣。

“我以前是做小工的,一天掙二十幾塊錢,漢族朋友教會我開車,現在一個月能掙一萬多,送不了救援設備,吃的用的多少能送一點。”伊敏江·庫爾班説。

舉國動員同防汛,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能力;眾志成城齊救災,並不是每個民族都有這樣的合力。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華民族,中!(參與記者 史林靜、孫清清、李金紅)


7月28日,消防救援人員在衛輝城區進行排澇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