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保持穩定恢復有條件、有基礎——從前7月“成績單”看中國經濟走勢

2021-08-16 20: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保持穩定恢復有條件、有基礎——從前7月“成績單”看中國經濟走勢

新華社記者 魏玉坤、鄒多為

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5%,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5%……

16日出爐的經濟“成績單”表明,走完上半程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恢復的積極態勢。展望全年,面對持續演變的全球疫情和尚不牢固的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做好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國民經濟有望持續恢復、穩中向好。

“穩”的態勢進一步鞏固

“7月份,受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和國內汛情、疫情影響,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從累計來看,主要宏觀指標仍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總體延續了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説。

“三駕馬車”運行穩健——

固定資産投資總體穩定。1月至7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302533億元,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4.3%。其中,7月份環比增長0.18%。

市場銷售保持增長。1月至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829億元,同比增長20.7%,兩年平均增長4.3%。其中,7月份增速雖然比6月份回落3.6個百分點,但高於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

貿易結構繼續改善。1月至7月,貨物進出口總額213417億元,同比增長24.5%。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民營企業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61.9%、47.9%,高於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

生産穩定發展——

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夏糧實現豐收。夏糧今年增産2.1%,秋糧生産總體穩定,全年糧食豐收有較好基礎。

工業經濟持續加固。1月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兩年平均增長6.7%。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4%,連續17個月高於臨界點。

就業物價保持穩定——

1月至7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822萬人,全國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均低於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良好開局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經濟運行穩中加固,這得益於我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宏觀政策,不斷鞏固經濟恢復成效,持續增強發展韌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説。

“優”的勢頭持續顯現

從前7月數據看,國民經濟活力持續顯現,創新驅動作用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新産業發展向好。1月至7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5%,兩年平均增長13.1%;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0.7%,兩年平均增長14.2%,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新産品、新業態成長壯大。1月至7月,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産量同比分別增長194.9%和64.6%;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7.6%。

經濟運行質量效益提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産能利用率達到78.4%,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清潔能源消費佔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

創新第一動力持續增強,協調內生特點日益凸顯,産業發展加快向綠色轉型,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持續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離不開政策支持。

疫情以來,我國積極應對挑戰,努力化危為機,深化“放管服”、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針對重點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支持舉措。比如,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採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等創新支持政策,加大“雙創”力度,有力促進了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保持穩定恢復有基礎

付淩暉説,受基數影響,全年主要經濟增速會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綜合來看,下半年,我國經濟仍會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主要宏觀指標會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繼續提升。

“三駕馬車”持續發力有基礎——

看投資,“十四五”規劃的一些重大項目陸續啟動建設,製造業投資持續回暖,製造業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企業預期總體穩定,推動製造業投資增長。

看消費,隨著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環境改善,居民消費將繼續回暖。此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顯加快,居民消費能力將有所提升。

看進出口,世界經濟總體在復蘇,我國工業生産在全球貿易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全球經貿環境的改善有利於進出口的增長。

主要宏觀指標預計保持在合理區間——

隨著經濟恢復、就業優先政策繼續顯效、企業效益增加,居民就業有望保持穩定,居民收入將持續增加。

“根據遙感監測情況看,7月下旬,多數地塊的秋糧長勢好于常年或與常年持平,全年糧食豐收有較好基礎。”付淩暉説,農業生産總體穩定、工業和服務業供給能力比較強、保供穩價措施有力,居民消費價格有望保持溫和上漲。

發展質量效益將繼續改善——

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鋼鐵、化工等高排放行業未來將納入市場……

“下階段,隨著新發展格局構建的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力度加大,發展質量有望繼續提高。”付淩暉説。

提前400多天,米其林日前簽約參展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中國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米其林將抓住機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偉書傑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

新征程上,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道劈波斬浪、勇毅前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