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互聯網應用,讓老年人會用願用

2021-08-19 07:5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優化界面、簡化程序、增加功能……一場適老化改造正在推進——
互聯網應用,讓老年人會用願用

目前,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正在全國範圍內有序推進。通過優化界面、簡化程序、增加功能等方式,不少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序更加貼近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下一步,要完善適老化標準和規範,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使用的互聯網産品及應用,讓老年人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瀏覽資訊,大字版手機應用程序(APP)讓老年人通過語音交互便能獲取信息;上網購物,量身定制的“長輩模式”讓老年人退換貨更方便;出門打車,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一鍵叫車”服務,讓出行不再困難……

為讓老年人樂享數字化生活,今年1月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啟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集中解決老年人在使用常用互聯網應用、手機APP時遇到的問題與障礙,助力老年人群體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半年多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總體情況如何?系統性解決老年人觸網問題,還應從哪些方面著手?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及相關專家。

一批産品改造完成

覆蓋多個生活領域

“播放今日奧運會新聞。”話音剛落,手機裏便傳來一段聲情並茂的語音播報。借助一款大字版APP上線的新功能,山東青島的張大爺打開了在網上獲取資訊的新大門。

一鍵點擊“聽新聞”按鈕,不用打字便能隨時聽取資訊播報。今年78歲的張大爺一邊熟練操作,一邊告訴記者:“前幾年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徵,手抖得厲害,接打電話都困難,更別説上網了。有了大字版APP,動動嘴就能聽新聞,特別方便!”

更讓張大爺欣慰的是,依託個人語音包錄製功能,只需錄入20句話,便能將孫子的聲音錄製成播報人聲。“每天聽著孫子給我播報新聞,感覺他就陪伴在我身邊,奇妙又開心。”

不只是手機APP,不少企業也加快適老化改造,一批適老化産品和服務率先落地,覆蓋資訊、購物、出行等多個領域,在全行業形成適老化改造的合力。

在傳統電信服務端,三家基礎電信企業于去年年底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上線的“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功能,已累計服務超3000萬老年客戶;在公共服務端,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提供包括語音導航、頁面放大等多種功能,幫助老年人實現無障礙瀏覽和使用網站服務;在智慧産品終端,部分品牌手機上線“遠程協助”模式,子女可通過遠程操作老年人手機界面,直接幫助父母打車、線上掛號,解決老年人融入信息社會的難題。

“總體來看,半年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果。”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多數政府官網已實現包括語音朗讀、語音導航等多種輔助功能。不少老年人常用APP實現了全版大字體、大圖標、大按鈕,同時開發上線老年人專屬服務界面,通過簡化程序、一對一服務等舉措幫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成果。

據介紹,預計到今年底,首批參與改造的158家網站和手機APP將全部按照要求完成改造及評測,帶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水平提升。老年群體在日常瀏覽新聞、網上購物、社交通信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將得到解決。工信部也將持續跟蹤改造效果,組織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及時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中出現的新問題。

部分産品功能不足

適老標準有待完善

“儘管專項行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持續推進適老化改造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説。

一方面,部分企業參與程度較低,産品設計缺乏老齡視角。

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經濟與産業研究所副所長王莉莉看來,企業參與適老化改造需要投入專門的人力物力。但在中青年群體仍是互聯網企業主要目標客戶的背景下,部分企業對老齡社會及老年人需求的認識不夠深刻,使得産品研發缺乏老齡視角。

在適老化改造漸成風潮後,一些企業逐漸重視老年群體的信息化需求。今年3月,某互聯網平臺發佈一則啟事,招募10位老年用戶代表作為産品智囊團,參與産品適老化升級和研發事項。在充分了解老年用戶的使用場景和現實困惑後,針對性推出客服專線和優化方案,幫他們更好融入數字生活。“隨著各界力量深入參與到適老化改造和信息無障礙建設中,良好的適老發展環境將逐步形成。”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説。

另一方面,適老化標準不完善,産品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前些年,由於缺乏統一的適老化改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強制標準,大多數互聯網應用及終端設備企業只能自行制定標準,導致市場上的適老産品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可持續發展。”王莉莉表示。

以某款輸入法為例,“目前只能基於手機設置的字體大小判斷是否提示用戶開啟‘長輩模式’。”該輸入法業務部有關負責人程坤説,如果要進一步優化流程,還需有關部門牽頭制定標準,同時聯合設備廠商、操作系統廠商等共同發力,將適老化改造壁壘打通,從而更精準地為老年人提供數字化服務。

今年4月,工信部印發通知明確了互聯網網站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從文字大小、段落間距、頁面設置等多個角度做出重點規範。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爭取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具指導力和規範性的國家標準,加快互聯網産品及應用適老化改造的步伐。

降低老人觸網成本

增加適老産品供給

今年5月公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8.7%,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個百分點。不斷增加的老齡人口,讓適老化改造成為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任重而道遠。

“歸根結底,老年人使用智慧技術,主要面臨不能用、不會用、不敢用、不願用的問題。”在中國信通院産業與規劃研究所專家王莉看來,需要分階段解決這幾方面的問題,才能讓老年人真正參與到數字化生活中來。

推出老年人“能用”的智慧技術産品是首先應解決的重點。通過推動智慧終端和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標準規範制定與實施,開展終端和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水平評測,讓越來越多的産品滿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同時,通過給予老年人通信資費優惠,推出老年人專屬資費套餐,降低老年人觸網成本,讓老年人用得起、用得上。

在此基礎上,要讓老年人“會用”智慧技術和産品。一方面,引導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手機終端廠商、互聯網企業等推出教老年人使用智慧終端産品和互聯網應用的手冊和視頻,通過自家産品平臺和其他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另一方面,鼓勵有線下門店的企業設立適老化體驗中心,搭建相關體驗場景,讓老年人有更多的沉浸式現場體驗。

“在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參與數字化生活的同時,安全觸網、健康觸網、放心用網也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王莉説,有些APP中存在誘導老年人點擊的按鈕、插件,如“做任務搶紅包”“掃碼開獎”或“點擊獲得禮品”等,可能會讓老年人産生依賴性,甚至造成財産損失。開展APP適老化水平評測中,應對此類事項特別關注,並通過不定期抽查加強監管,嚴禁企業利用適老化改造的機會,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

從長遠來看,讓老年人從“會用”到“願用”數字化産品,在適老化改造之外,增加適老化産品供給才是關鍵。

“適老化要以老年人需求為根本,從産品設計之初就考慮適老化問題,而不是後期改造。”程坤表示,下一步將把適老化理念融入産品設計的全生命週期,並納入産品維護的日常流程中,不斷提升老年人使用體驗,真正做到為老年人服務。(記者 韓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