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鏈條發力治理塑料污染

2021-09-27 07:5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作為重要的基礎材料,塑料可謂“無所不在”,大到飛機、高鐵,小到紐扣、瓶蓋,給人們生産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因隨意丟棄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讓人們頭疼不已。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日益艱巨和緊迫。近日,我國正式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誌著一場針對塑料污染治理的全民行動吹響衝鋒號。

加大源頭治理力度

“塑料本身並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質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且難以降解,帶來視覺污染、土壤破壞、‘微塑料’等危害。”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塑料污染治理的核心在於築牢防止塑料向環境泄漏的堅固“堤壩”。

塑料由於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在各類産品生産中廣泛使用。以曾經廣泛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為例,超市、農貿市場幾乎隨處可見,但這類塑料製品收集成本高、難度大,大多擺脫不了被亂丟亂棄的命運,一起風就滿天飛,五顏六色的“樹挂”成為另類“風景線”。

這只是我們肉眼可見的一部分,更多“微塑料”垃圾甚至讓人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為此,《方案》提出,積極推行塑料製品綠色設計,減少産品材料設計複雜度,增強塑膠製品易回收利用性。禁止生産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産品等部分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産品。

“塑料污染治理不能一禁了之,必須從源頭上減少塑料製品的生産和使用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改所副研究員張德元表示,應減少商品過度包裝,提高材質均一化程度和産品的易循環、易回收性,方便塑料製品使用後的回收和再利用。

《方案》要求,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減量,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報告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制度,督促指導商品零售、電子商務、餐飲、住宿等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督促指導電子商務、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平臺規則。

包裝業是塑料製品使用最多的領域之一,發佈《綠色包裝産品推薦目錄》、推進産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等舉措已被列入《方案》。“比如通過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髮、大幅減少電商産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探索直飲凈水機替代塑料瓶裝水試點等,這些舉措將有助於減少塑料使用量。”張德元舉例説。

“2020年我國塑料製品年産量7603.2萬噸,同比減少7.1%,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産國和消費國之一,塑料廢棄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李景虹表示,當前我國塑料污染防治存在的關鍵問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防治意識較為薄弱,要加快完善相關法規標準和政策措施,真正從源頭實現塑料減量化使用。

穩妥推廣替代品

和“減量”一樣重要的是“替代”。據悉,此次《方案》從完善標準、提升檢測能力、加大科學研究、合理佈局産能等方面,對科學穩妥地推廣塑料替代品進行了部署。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表示,推廣應用替代産品並不能簡單等同於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使用,促進廣大消費者不用、少用一次性製品才是政策應有之義。

《方案》提出,要充分考慮竹木製品、紙製品、可降解塑料製品等各類替代産品的全生命週期資源環境影響,完善相關産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不同類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機理及影響研究,科學評估其環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加大可降解塑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産品質量和性能,降低應用成本。

據悉,生物降解塑料是塑料替代材料中的一種,目前已産業化的生物降解塑料類型主要包括聚乳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碳酸亞丙酯等。其中,用於膜袋類的原料主要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用於餐飲具、注塑、纖維的原料主要為聚乳酸。

隨著我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不斷深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産業正得到快速發展。從産能上看,2020年我國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年産能分別約為30萬噸、10萬噸,約佔全球産能一半。預計到2025年,我國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年産能將在700萬噸左右和100萬噸以上,約佔全球産能三分之二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動塑料替代産品生産的過程中,要引導産業合理佈局,防止産能盲目擴張,加快對全生物降解農膜的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檢測能力建設,嚴格查處可降解塑料虛標、偽標等行為,規範行業秩序。”翁雲宣説。

翁雲宣同時強調,各界對可降解塑料的應用領域、降解産物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還有不同認識,目前可降解産業發展仍然面臨標準不完善、檢測能力不足、後續處置存在短板等問題,在科學研究、産品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仍需持續發力。

可再生塑料迎來新機遇

我國塑料消費量巨大,但實際回收再生量卻不足兩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測算顯示,2019年國內廢塑料回收再生量約為1890萬噸,回收金額約為1000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國內廢塑料回收再生量僅有1600萬噸左右。差距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此,《方案》提出了“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範回收利用和處置”這一重要任務,這也是“十四五”時期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路徑之一。

“不是所有的塑料廢棄物都會産生污染問題,絕大部分塑料材料都具有可再生性。”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表示,大力發展再生塑料行業,構建科學精準的塑料廢棄物管理體系,不僅可有效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也有助於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目前,我國塑料再生利用行業已具備了規模化發展的基礎,特別是近年來許多規模小、污染大的廢塑料回收加工企業關閉,給一批規模大、技術先進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和加工集散地騰出了市場空間,再生塑料行業“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場交易集約化”特徵越發明顯。

王永剛説,我國從來沒有向其他國家輸送過廢塑料,本土處理率達100%。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處理全世界廢塑料,僅在2013年至2017年間,我國處置了進口廢塑料達3660萬噸,為全球廢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貢獻。

“禁止固體廢物進口政策實施後,我國對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貢獻並沒有停止。國內部分再生塑料企業轉移到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國家籌建工廠。”王永剛表示,我國再生塑料行業正在逐步從“全球廢塑料資源+國內再生加工”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海外廢塑料資源+海外再生加工”與國內廢塑料循環再生利用的雙驅模式,再生塑料行業的全球影響力和貢獻進一步增強,中國將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