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130屆廣交會恢復線下展會

2021-10-15 20:4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15日,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電器展臺洽談。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三名來自韓國的採購商在第130屆廣交會小電器展臺選購産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一名來自印度的採購商(中)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10月15日拍攝的第130屆廣交會現場。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兩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採購商(右、中)在第130屆廣交會環保吸管展臺洽談。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一名國內採購商(左)在第130屆廣交會瓷器展臺洽談。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兩名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玻璃器皿展臺交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0月15日,一名國內採購商(右)在第130屆廣交會不銹鋼餐具展臺洽談。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在第130屆廣交會上拍攝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10月15日攝)。

10月15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上,參觀者拍攝一款洗衣機。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在第130屆廣交會上拍攝的億航智慧無人機(10月15日攝)。

10月15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上,參展商(左)向一名境內採購商介紹家電産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上,一名機械設備參展商(左三)向觀眾介紹産品性能。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上,一名境內採購商(左)與氣動工具參展商洽談。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鄉村振興特色産品展區,一名參展商(右)介紹辣椒製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10月15日拍攝的第130屆廣交會場館。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第130屆廣交會上的家用電器展區(10月15日攝)。

10月15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第130屆廣交會上,一名皮革材料參展商在整理展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第130屆廣交會上的飾品展臺(10月15日攝)。

10月15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在第130屆廣交會上拍攝的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展臺(10月15日攝)。

10月15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0月15日,在第130屆廣交會上,參展商介紹一款浴缸産品。

當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行。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約78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2.6萬家企業和全球採購商線上參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151.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