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債券市場加快對外開放意味著什麼

2021-11-02 08:0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29日,中國國債正式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至此,我國國債已被三大國際主要債券指數盡數納入,這是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納指後,中國國債在全球的影響力將顯著增強。此次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被市場認為是更為關鍵的一步,這是因為追蹤富時世界國債指數的被動型基金規模龐大,影響更廣。在成功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後,預計將有更多增量資金涌入中國債券市場。

納指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我國債券市場改革開放成果的認同。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運行效率不斷提高,流動性逐年提升。債券通等外資投資渠道不斷拓展,外資入市更加便利。目前,不少境外投資者已經將買入中國債券作為長期策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達3.9萬億元人民幣,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可以預見,隨著境內債券市場不斷發展,各類債券産品不斷豐富,以及相關制度與國際市場不斷接軌,有望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國際投資者參與我國債券市場的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中國債券納入三大國際主要債券指數,更反映出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近年來,金融市場開放水平不斷深化,“一行兩會”集中宣佈了50多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共批准設立了10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證券、支付清算等機構;徹底取消了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降低資産規模、經營年限以及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中國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近年來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穩固的基本面給了國際投資者持續增持中國資産的信心。

但要看到,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也對我國金融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來,在持續深化金融業雙向開放、提高我國金融業整體競爭力的同時,還應加快完善各項制度安排,優化金融監管政策,夯實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應不斷提升開放條件下的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構建與金融業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繼續完善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政策“工具箱”,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優化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加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框架,加快補齊金融科技監管的短板。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化金融生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勁動能。(金觀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