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享中國機遇 再赴東方之約——寫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

2021-11-04 08: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浦江潮涌,眾商雲集。

11月4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如期拉開帷幕。在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時期,進博會這一平臺對世界經濟復蘇的正面作用更顯珍貴。今年共有58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國別、企業數均超過上屆。

規模大質量高

2018年以來,進博會越辦越好,不斷展現新特點,呈現新氣象,國家展是進博會一大特色。今年的進博會國家展將首次線上舉辦,參展國遍佈五大洲,涵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國家展採用三維建模、虛擬引擎等新技術手段,集中展示參展國發展成就、優勢産業等內容,充分展現世界多元文明風貌和各國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展繼續設置食品及農産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等六大展區。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80%。

作為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展會之一,進博會已成為很多全球新品的首發地、前沿技術的首選地、創新服務的首推地,低碳技術和産品是本屆進博會一大亮點。施耐德電氣將在進博會上展示其“零碳工廠”的設計,“中國‘雙碳’目標展現了大國擔當,也為能源管理和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更多機遇。”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説。

20年前,德國化工巨頭科思創開始在中國大規模投資。如今,中國已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對集團銷售額的貢獻超過20%。今年,科思創將完成進博會“首秀”,將圍繞循環經濟展示一系列前沿解決方案和技術,例如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替代性原材料的創新技術、可取代原油等化石原材料的生物基原材料等。

溢出效應明顯

前三屆進博會取得圓滿成功,在國內外産生廣泛而深遠影響,讓進博會的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不斷顯現。借助進博會,眾多參展商的産品得以被中國消費者認識和了解,加快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步伐。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富士膠卷的照片自助打印服務亮相,只需通過微信上傳並支付,即可打印手機照片。這一産品收穫了高人氣,不久便落戶上海靜安英迪格酒店“富士影像創意中心”以及商超、便利店等場所。

自2018年參展以來,通用電氣在進博會上展示了支持航空、醫療、能源等領域發展的多種解決方案。通用電氣中國總裁向偉明介紹:“前三屆進博會的豐碩成果,讓我們感受到進博會平臺的強大溢出效應。我們去年將通用電氣目前最高效、出力最大的HA級燃機模型帶到進博會現場。在進博會完成合作簽約後,該款産品即將落地中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升級。”

第三屆進博會上,知名跨國藥企阿斯利康與北京、廣州、杭州、成都等地簽署投資協議,這一“進博成果”很快落地。目前,阿斯利康位於無錫、北京、杭州、成都的區域總部已落成啟用,位於廣州的區域總部即將落成啟用,幫助其更好融入中國市場。

“進博力量”強勁

當前,全球仍籠罩在疫情陰霾下,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願望和擔當精神。

當世界經濟面臨重重挑戰時,國際社會更需互相了解,加強溝通。在進博會期間舉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讓各國朋友匯聚一堂,共商世界經濟的前行方向。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將以“百年變局下的世界經濟: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合作”為主題,邀請各界人士現場參會,12場分論壇嘉賓圍繞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前沿議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出“虹橋聲音”。

自2018年舉辦首屆進博會以來,中國推出了眾多開放舉措,讓進博會成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生動宣示。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中國在建設開放新高地,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一年來,中國政府重信守諾,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一項項舉措逐一落實。

近日,《“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從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強化開放平臺功能、提升外商投資促進服務水平、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促進國際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7個方面,明確了23項重點任務,給在華外資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從中國創辦到世界共享,從一展匯世界到一展惠全球,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正如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所説,進博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僅是國際貿易盛會,更折射出中國為經濟全球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彰顯出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進博會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橋梁,又是促進各國經濟合作交流的大平臺,也是中國與世界和諧互動的生動宣示,中國將與國際社會風雨同舟、攜手前行,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袁勇 朱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