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增殖放流101萬尾魚苗

2021-11-12 16:3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12日,在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增殖放流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在投放魚苗(無人機照片)。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1月12日,在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增殖放流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在投放魚苗。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1月11日,在來賓市紅水河畔,工作人員在投放部分烏原鯉魚苗。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1月11日,在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搬運即將放流的魚苗。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1月11日,在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打撈即將放流的烏原鯉魚苗。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11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

11月1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大藤峽魚類增殖放流站和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同時舉行,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烏原鯉、銀鲴、黃尾鲴以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7種101萬尾。

其中,此次放流的烏原鯉魚苗屬國家二級保護魚類,是大藤峽工程來賓市紅水河珍稀魚類增殖保護站首次成功自主人工繁育的魚苗,部分魚苗已于11日下午先行放流。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通過實施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補充珠江流域魚類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