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村道路如何“走得安全”——寫在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2021-12-01 22:2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農村道路如何“走得安全”——寫在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

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以來,部分農村地區接連發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農村道路是廣大農村群眾的“幸福路”“致富路”,而“走得安全”“走得好”才是通向幸福和富裕的關鍵一步。

農村地區交通事故多發、頻發

今年以來,黑龍江、安徽、寧夏、甘肅、湖南等地農村地區發生多起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僅9月4日和5日,黑龍江和安徽兩地就接連發生兩起重大交通事故,共導致近30人死亡。

9月4日,在國道G229黑龍江七台河市勃利縣大四站鎮雙興嶺路段,一重型半挂牽引車由西向東行駛,與前方同向行駛的四輪拖拉機追尾相撞,造成15人死亡、1人受傷;9月5日,安徽安慶市太湖縣牛鎮鎮境內,一輛皮卡車翻車墜入山溝,導致12人死亡、2人受傷。

其中,發生在太湖縣牛鎮鎮境內的事故,死傷者除司機外都是山上茶廠女工,多為中老年人。

8月24日,在河南洛陽市伊川縣城關鎮龍鳳大道,張某無證駕駛無號牌二輪摩托車且未佩戴安全頭盔,並在行駛過程中隨意調頭,與正常行駛的楊某駕駛的小型轎車發生碰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

據伊川縣交警大隊大隊長郭會斐介紹,這種典型事故在農村經常發生。今年1月至10月,全縣農村地區共發生交通事故1328起,死亡13人,受傷360人。

設施不齊全、安全意識淡薄背後暴露農村群眾出行供給問題

在農村地區,交通事故主要發生在國省道與縣鄉道路交叉口及路面狀況差、交通安全設施不齊全的路段;無證駕駛、違法載人、逆向行駛、爭道搶行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農用車、摩托車、電動二輪車、電動三輪車肇事突出。但在這些問題背後,農村群眾出行供給問題亟待引起重視。

以發生在勃利縣的交通事故為例。一方面,貨車超載和司機疲勞駕駛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肇事車輛的北斗系統顯示,該車前半夜從伊春出發,淩晨4時左右到達事發路段,大部分時間為夜間行駛。

另一方面,農用車違規載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事發時拖拉機上載有15人,除1名乘客受傷外,其餘14人(含司機)全部死亡。

據了解,當地盛産萬壽菊,採摘季節用工量較大。一部分遇難者起早去採摘萬壽菊,有人駕駛四輪拖拉機挨家挨戶接人,送往附近的採摘地。

近年來,農村群眾就近到工廠工地、農場果園茶園、養殖場、種植大戶等打工日趨常態化,就地打工遇到的出行難和出行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農村地區重點時段群眾出行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著力解決農村群眾出行供給問題。

“疏堵結合”讓農村道路“走得安全”

一些基層幹部建議,破解農村交通安全問題要“疏堵結合”。既要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力度,使農民能知險,懂避險;也要加大打擊力度,嚴查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此外,針對農村群眾農忙季節群體性出行特點,可採取組織班車進行點對點運輸等方式增加農村群眾出行供給。

近年來,為切實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黑龍江多地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進農村活動,通過“標語”“大喇叭”等形式,不斷增強廣大農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時開展農村地區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在重點路口、重點路段加大巡邏密度,加強對農村地區摩托車、農用車、麵包車的管理,嚴查農村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湖北宜昌則針對農村群眾安全意識相對薄弱,農村道路特別是支、主路平交路口交通事故頻發問題,研發具備“支路主路兼顧、人車智慧監測、觸發實時預警、聲光聯動警示、動態語音宣傳”的農村平交路口智慧警示系統,並衍生開發智慧宣傳、智慧管控設備,在點軍區S287省道試點,打造鄉村“智慧平安路”。

在12月2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安徽安慶市太湖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于11月26日啟動“122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預計到12月底結束。

太湖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創新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模式,組織民警輔警編排交通安全宣傳作品,深入基層,為廣大群眾宣講交通安全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交通安全意識。

“近年來農村道路改善明顯,但公共交通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安徽大學農村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德元説,建議加快推進城鄉一體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補齊農村地區公共交通短板。對於季節性因工出行高峰,基層政府除加強監管外,還要與相關企業、種植大戶加強溝通協作,增加臨時客運服務供給。(執筆記者郭寶江,參與采寫韓朝陽、馬知遙、王君寶、胡銳、王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