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1-12-04 08:2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1年,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著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這幾年來,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但中國經濟保持了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高新技術行業利潤增速與投資增速保持高位運轉,新舊動能轉換在疫情期間得到加速。

國家高新區經濟增勢良好

國家高新區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戰略支撐和新增長點。今年1月份至8月份,169個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29.5萬億元,同比增長21.9%;利潤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36.8%;出口總額3.0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7.8%,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國家高新區新註冊企業43.6萬家,同比增長34.1%。

“這些數據顯示,國家高新區經濟保持良好增勢,創新創業持續活躍。”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説。

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等高新區的表現頗為突出。1月份至8月份,中關村科技園區技術收入9966.8億元,同比增長26.3%,新産品銷售收入5925.8億元,同比增長96.0%,兩者合計約佔總收入的三成,收入結構持續優化;企業利潤率10.5%,是上年同期的1.6倍。1月份至8月份,武漢東湖高新區主導産業繼續強勁發展,光電子信息産業完成規上工業産值1255.2億元,同比增長40.2%。

高新區為園區企業排憂解難,優化各項服務。

“海淀創業園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服務見成效,金額創新高。”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主任趙新良介紹,海淀創業園分類整合800余家優質合作機構資源,高效鏈結融資需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21年已舉辦“三三會”、投資人見面會等9場融資對接活動,180家次企業、600余家次投資機構參加。他們還聯合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累計免費推薦240家優質企業登陸“四板”,幫助企業規範化經營,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

高新區積極響應科技自立自強要求,推出多項改革。

“岷山行動”計劃是成都高新區今年推出的特色做法,以解決産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的實際能力和成效為評價標準,揭榜挂帥。首批需求榜單發佈後,共吸引申報團隊92個,其中包括18個院士領銜團隊。目前,已有成都岷山氫能及碳中和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功率半導體技術研究院等6個新型研發機構成功揭榜,獲得扶持資金約4.5億元。

“成功揭榜的團隊需簽署揭榜任務書,立下‘軍令狀’,按照既定目標和‘里程碑’節點全力攻堅,並採取‘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淘汰’的管理方式,及時中止未履約或進展不佳的項目。”成都高新區科技人才局副局長王小寧説。

高新技術企業高效運行

高新技術企業群體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當前,全國共有27.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僅佔全國企業總量的0.6%,研發經費投入卻高達1.33萬億元,超過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的70%。

一些高科技龍頭企業瞄準未來加大投入。

在11月18日的廣州車展上,科大訊飛智慧汽車攜眾多智慧化交互産品亮相,正式發佈了一套“飛魚智慧音頻管理系統”,全自主知識産權的3D沉浸環繞音等高級音效算法可對音頻進行即時的高質量還原,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飽滿的聆聽體驗。

“汽車的産業鏈條長、技術複雜度高,在萬物互聯的背景下,汽車已經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主戰場之一。”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表示,當前科大訊飛正從智慧交互、智慧服務、智慧聲場等多層面共同發力,助力汽車産業全面升級。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興起,全球智慧網聯汽車産業迎來新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科大訊飛已在汽車領域深耕18年,交付車型1000余種,汽車前裝搭載量逾3100萬,年裝機量超600萬。

一些傳統工業企業用科技帶動轉型升級。

新安化工是國內草甘膦生産行業龍頭企業。針對行業普遍存在的“煙氣拖尾”現象,新安化工加大科技攻關,在全國範圍首創“定向轉化煙氣深度治理技術”;投資2000余萬元,用於6項草甘膦副産品磷酸鹽粗品生産後續尾氣處理技術新增項目,定向轉化裝置煙氣治理系統實現了工藝的提質改造和環保裝置的更新換代。

新安化工磷酸鹽裝置主任余美冬介紹,該技術對定向轉化煙氣進行深度治理,實現了化工生産尾氣的超低排放。“我們相信,率先提標改造的企業能獲得市場先機,實現轉型發展。”

高質量的投入帶來高質量的産出。根據國家知識産權局統計,截至2021年9月底,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有效專利總量561.7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5.8%,其中有效發明專利112.7萬件,同比增長20.1%。

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成為各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規上工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0.1萬家,以佔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總體25.1%的比重擁有37.3%的資産總計,實現了33.4%的營業收入和40.3%的利潤總額。

“前三季度,高新技術企業總體運行良好,效益型指標普遍好于全國水平。”賈敬敦説。

創新創業活力持續釋放

2021年,中國“雙創”活力持續迸發,創新創業不斷升級。科研機構主動對接市場,技術合同交易總量增長明顯。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新冠重組疫苗、治療性抗體、聚酰胺産業低碳智造和作物抗病創新品種培育等領域做出了突出成績,産生的市場價值超過千億元。研究所所長錢韋介紹,研究所以重大需求和目標牽引基礎研究,在“微生物前沿”“生命與健康”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核心創新領域,建立以“創新鏈帶動産業鏈”的高效聯動機制,盯緊重大任務目標,以現代疫苗、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微生物組等現代生物技術為利刃解決現實中的突出問題。

“火炬中心加快完善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不斷暢通技術要素進入經濟體系和産業體系的渠道。”賈敬敦介紹,截至2021年9月20日,共登記技術合同347748項,成交額2071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4%和45.6%,技術合同交易總量延續增長態勢。

科技創新載體服務能力持續提高,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

今年前三季度,在2251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中,提交統計的1692家眾創空間服務創業團隊4.6萬個,為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減免房租總計2.1億元;在1287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提交統計的1093家孵化器在孵企業9.1萬家,為在孵企業減免房租總計3.7億元;在139家國家大學科技園中,提交統計的103家為在孵企業減免房租3806.7萬元。

中國科技開發院院長楊斌介紹,截至目前,中開院孵化體系已在全國範圍內運營有30家孵化載體,在孵企業數量1815家,累計畢業企業1164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為應對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中開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深圳孵化基地及全國各控股基地先後為入駐中小科技企業共減免租金、孵化服務費等費用達1700萬元。”

科技企業獲得金融機構持續支持,科技股日益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力軍。

據統計,截至8月底,51.1%的高新技術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獲得貸款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較年初增加5655家;14.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獲貸餘額88687.7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獲得貸款支持6246.6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率為42.9%,獲得貸款支持的企業數較年初增加5723家,累計獲貸金額超過1萬億元。

截至9月底,高新技術企業在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市場公開發行股票佔比43.9%、50.2%,在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佔比95.0%、87.1%。(記者 佘惠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