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四五”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2022-01-18 07:4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去年增速百分之八點一,總量超一百一十四萬億元
“十四五”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2021年,意義非凡。1143670億元,中國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

“過去一年,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雙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民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1月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説。

8.1% 這個增速怎麼樣?

經濟好不好,主要經濟指標的運行情況是重要參考。從統計數據看,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較快增長。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為8.1%,高於6%以上的預期目標,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按兩年平均算,一、二、三、四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4.9%、5.5%、4.9%、5.2%,四季度經濟兩年平均增長率比三季度還高一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寧吉喆説。

就業總體穩定。經濟持續恢復發展,就業優先政策發力顯效,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推動2021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完成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低於5.5%左右的預期目標。

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2502億美元,連續8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穩居世界第一。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達到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要求。

單位GDP能耗下降。初步核算,2021年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接近降低3%左右的預期目標。

糧食産量再創新高。2021年,糧食總産量13657億斤,達到1.3萬億斤以上的預期目標。

114萬億元 如此規模意味什麼?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超114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産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

這樣的經濟規模和人均GDP水平,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

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總量規模和GDP人均水平持續提高,這意味著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産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也意味著我國發展的基礎更牢、條件更優、動力更足,同時也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這意味著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寧吉喆分析,202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量約13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均匯率折算合2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上一個比較大的主要經濟體一年的經濟總量。如果考慮人民幣升值因素,按兩年經濟總量分別折合美元計算,增量則高達3萬億美元。

同時,我國全部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已經連續10多年居世界首位。貨物貿易、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服務貿易、對外投資、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8萬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2551美元,雖然尚未達到高收入國家人均水平的下限,但逐年接近。初步測算,2021年世界人均GDP是1.21萬美元左右,我們是1.25萬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寧吉喆説。

這意味著我國社會生産力進一步提高。2021年,我國穀物、籽棉、花生、肉類、茶葉、水果産量均居世界第一,220多種主要工業産品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2021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359.7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比上年又提高了1.2件,科技實力明顯增強。

這意味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21年,我國新增就業人數超過1200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萬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1%;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8%,比上年降低了0.4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我國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達到25%左右,成為引領世界經濟恢復的重要力量。

79.1% 內需貢獻率説明什麼?

2021年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等多重考驗,立足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暢通經濟內外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

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均做出積極貢獻。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

國內大循環主體作用增強。202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超過50萬億元,增長4.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

“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國內循環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寧吉喆説。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202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總額、出口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1.5%、21.2%,內外需均發揮很好作用,且相互促進。

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循環改善。

在生産環節,生産擴大為循環改善打下了基礎。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工業行業的增長面達到了95.1%。

在分配環節,企業的營業收入、工資和利潤的增長是初次分配的主要來源。2021年1—11月,41個工業大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80%。

在流通環節,2021年,我國全社會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2.4%、6.8%,貨運的暢通保障了經濟恢復和對外貿易。

在消費環節,就業的擴大、收入的增加支撐了消費恢復性增長。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2020年實際增長12.6%,由於2020年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兩年平均增長4.0%。

“面臨複雜嚴峻的經濟環境,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利條件沒有變,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不斷涌現。”寧吉喆説。

48萬人 人口增速如何看?

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3億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凈增長48萬人,自然增長率是0.34‰;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2億人,佔總人口的62.5%;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佔總人口的18.9%。

“人口增速放緩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老齡化、少子化也是發達國家乃至一些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寧吉喆説。不過,他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總量將保持在14億人以上。

首先,育齡女性總量依然較多。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仍有3億多育齡婦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萬人的出生規模,人口總量將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

其次,三孩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從過去十幾年看,“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積極成效,出生人口數量增加。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0—14歲少兒人口比2010年多了3000多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主要是生育政策促進了生育率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由2013年的約30%上升到2021年的約43%,隨著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最後,人口的預期壽命在持續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預期壽命不斷延長,死亡人口一直少於出生人口,有助於人口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一些被推遲的生育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釋放,這些因素都將對人口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寧吉喆説。

2022年 經濟發展態勢如何?

“儘管存在風險挑戰,總的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從全年看,我國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求進。”寧吉喆説。

首先,我國疫情常態化防控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生産生活秩序總體穩定,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其次,我國産業供給體系完備,擁有全部工業門類,配套較為完善,産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能夠很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寧吉喆舉例,去年,市場上“缺芯”“少箱”,我國集成電路産量就增長了33.3%,金屬集裝箱産量增長了110.6%,“市場上缺什麼,我們就能生産什麼,自然就帶動了經濟增長,增加了就業,改善了收入”。

再次,我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國內強大市場的立足之本。

最後,改革開放持續釋放紅利,宏觀調控不斷完善,均有利於經濟平穩發展。目前,我國通脹率、政府債務水平均較低,貨幣政策有空間,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平穩運行。

“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僅來自需求‘三駕馬車’的拉動,而且來自供給的推動;不僅來自內需的擴大,而且來自外需的拓展;不僅來自消費的增長,而且來自投資的發展;不僅來自改革的推進,而且來自創新的帶動。我們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寧吉喆説。(記者 陸婭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