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2022-01-28 09:15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目前,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億萬市場主體的磅薄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大關、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7億多人的就業基本盤。”1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蒲淳表示。市場主體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支持和服務各類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落實政策,各類市場主體保持穩定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佔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九成集中在服務業。2021年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1970.1萬戶,同比增長17.2%。調查顯示,個體工商戶平均從業人數為2.68人,以此推算,全國個體工商戶解決了我國2.76億人的就業。

蒲淳指出,針對廣大個體工商戶預期不穩、招工難用工貴、成本上漲、資金鏈等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充分發揮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部際聯席會議作用,持續完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個體工商戶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2021年,我國“四新經濟”新設企業383.8萬戶,同比增長15.8%,佔新設企業總量的42.5%。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楊紅燦表示,總的來看,2021年,我國各類市場主體保持著穩定增長態勢,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行穩致遠打下了重要基礎。同時,市場主體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要進一步聚焦“六穩”“六保”關鍵環節,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穩增長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

紓困減負,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當前,涉企亂收費現象仍然存在,為企業增加了不合理的負擔。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局長袁喜祿指出,治理涉企亂收費,就要著力推動減稅降負政策“及時雨”落到實處;推動涉企收費領域的規範發展,通過監管執法,不僅要查處一些違法違規的亂收費行為,還要督促相關部門通過不斷整改著力幫助市場主體持續增強政策紅利的獲得感,減輕生産經營負擔;推動涉企收費法律規則的完善,從體制機制上消除亂收費的土壤和根源。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也需要進一步發揮優勝劣汰市場機制的作用。楊紅燦介紹,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登出制度,推進企業登出便利化改革,與多部門實現登出業務“信息共享、同步指引”,降低登出成本,深化企業簡易登出登記改革。

在優勝劣汰機製作用下,我國市場主體總體質量得到提升。2021年,企業活躍度基本保持在70%左右,提高了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對於優化營商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打擊侵權,引導市場主體公平競爭規範發展

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對規範市場公平競爭、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袁喜祿表示,在強化監管執法的同時,要更注重競爭倡導、規則制定,引導各類資本和各類市場主體有序競爭、規範發展。一是完善公平競爭規制規則,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則,健全多層次的競爭監管規則體系。二是統籌把握競爭規制重點,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進一步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三是進一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規制體系,推動構建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四是進一步形成協同監管的規制合力,推進市場準入、行業監管和競爭監管等多方面更加緊密地銜接。五是進一步提高公平競爭規制的能力,加強基礎理論研究、人才培養、技術支撐。

在打擊假冒侵權、保護知識産權方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燕軍指出,市場監管總局不斷完善法規制度,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針對侵權假冒高發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持續組織開展知識産權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加強監管執法,遏制侵權假冒勢頭;進一步深化統籌協調,提升協作聯動水平;進一步推進社會共治,推動形成全鏈條治理模式,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燕軍説。(記者 魯元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