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馬建堂、趙昌文: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2022-02-09 14:2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重要論斷凝練概括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自信自立自強、致力於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豪邁宣示。

深刻領會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豐富內涵

中國共産黨是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中,帶領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百年來,我們黨始終胸懷遠大理想、心繫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關懷人類前途命運,使黨和國家事業同全人類的進步事業緊密相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歷史主動精神,推動黨不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積極學習借鑒一切人類文明先進成果,帶領人民艱苦奮鬥,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物質文明上,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推動世界經濟格局深度調整,推動世界力量對比出現“東升西降”的變化。我們創造的物質文明,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以獨立自主為重要原則、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物質文明。它避免了一些國家發展中出現的階層、地區、宗教之間的劇烈衝突,避免了一些發展中國家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依附性陷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社會主義生産目的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指導我們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在政治文明上,我們黨領導人民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構建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的政治文明形態,避免了西方金錢政治、黨派紛爭、政治極化、議而不決、短期行為的弊端,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擁有最廣泛最真實的民主權利,人民歷史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彰顯。

在精神文明上,我們黨不斷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繼承發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築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中國人民自信自立自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在黨的領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獲得傳承弘揚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形成了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在社會文明上,我們黨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在生態文明上,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中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繼承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觀念,指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破解了發展與保護難題,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積累和發展的基礎上,一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保障,展示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新路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經過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百年奮鬥而成為現實,日益在國際比較中顯現出巨大優越性。

深刻領會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大意義

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對於中華民族和整個世界的發展進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次偉大創造。從文明新形態所涵蓋的內容看,“新”表現在我們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上都有新的創造,並且這五大文明具有內在統一性。從文明創新的方式看,“新”表現在思想理念、制度體系、發展道路、人文精神、社會實踐等方面,並且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不是任何其他文明形態的簡單模倣或“再版”“翻版”,也不是對傳統文明形態的局部修補和改良。從文明産生的基礎看,“新”表現在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本體,充分吸收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一切人類文明先進成果,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整體性文明創新。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繼歷史上諸多文明創造之後,中華民族又一次偉大的文明創造,在人類文明譜係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走在世界文明進步潮流的前列。

為人類文明增添新內涵。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超越了西方統治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割裂對立,為解決人類發展問題提供了新的智慧;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倡導人民樹立強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掌握規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為人類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提供新的啟迪;強調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為促進社會公正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新的智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揭示了人類和自然界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關係,為人類應對生態環境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新的智慧;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兼濟天下、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的優秀傳統文化,為解決當前世界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提供新的智慧。包含上述元素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當代中華文明,不僅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而且賦予人類文明新的價值內涵。

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紮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併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偉大成果。馬克思在對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未來人類文明發展方向作出科學分析,提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鼓舞和激勵著世界上追求美好未來的人們。無論世界社會主義處於高潮還是低谷,無論黨的事業處於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理想、矢志不渝,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意味著中國共産黨人不僅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進一步彰顯,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新境界。

拓展了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路徑。人類在追求文明進步的長期探索中,形成了諸多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打破了文明形態的“西方中心論”,為實現人類千百年來共同追求的價值提供了新的路徑、智慧和啟迪。當代中國向世界證明,在追求人類共同價值方面,中華民族不僅能夠趕上時代,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路徑,昭示了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光明前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 馬建堂;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任 趙昌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