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綜述:讓世界看到自信從容的中國——從北京冬奧會看文化自信

2022-02-18 19: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綜述:讓世界看到自信從容的中國——從北京冬奧會看文化自信

新華社記者王子銘、黃垚、岳冉冉

北京冬奧會如火如荼,賽場內外中國元素引人矚目。這場冰雪盛會展現出運動員精彩卓越的競技水平,更以別樣的中華文化魅力收穫來自世界的掌聲。

當中國氣質與奧林匹克交相輝映,當五環旗下匯聚五洲賓朋,北京冬奧會折射出更加堅實的文化自信,詮釋著新時代中國的從容姿態,傳遞出中華兒女與世界人民“一起向未來”的共同心聲。

“中國風”托起“冬奧范”

剛剛結束賽事返回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已經開始想念北京:“迫不及待想再回去,走走看看。”

“我非常喜歡中國人和中國的美食及文化。”社交媒體上,一張張充滿中國元素的合影、一句句真摯樸實的表達,記錄下這位美國姑娘難忘的冬奧之旅。

中國文化吸引著莫德,也驚艷了世界。以冰雪為媒介,北京冬奧會自開幕那刻起,便深深鐫刻下獨特的中國印記。

2月4日,立春日,冬奧開幕夜,四季始輪迴。

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將中華文化的瑰麗與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飽含冬去春來、欣欣向榮的詩意,投射出中國人的生命觀、價值觀和宇宙觀,剛一亮相就瞬間刷屏。

火炬“飛揚”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黃河之水”傾瀉而下極具浪漫色彩,五環“破冰而出”彰顯心繫天下的博大胸懷……

充滿新意的開幕式以直抵心靈的人文情懷,讓世界領略著中華文化和奧林匹克的和合共生,感受著新時代中國自信開放的大國氣象。

何止開幕式。

中華文化標注出北京冬奧會的深厚底蘊,賽場盡顯“國風潮流”。

一襲青綠、一身水藍,翩翩起舞宛如徜徉山水之間。花樣滑冰比賽中,冰舞選手王詩玥、柳鑫宇的服飾充滿意境之美。

“衣服的設計,就是想表達在山河間馳騁的感覺。”王詩玥解釋説,比賽服設計靈感源自山水畫,男伴是“山”、女伴是“水”,利用國畫色彩,繪上古典紋樣,取青山綠水之義。

賽場上,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現文化魅力,成為冬奧舞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比賽當中,花樣滑冰選手彭程、金楊在《夜宴》悠揚的配樂中完成首秀,中國電影與體育比賽實現夢幻聯動;

置身現場,當冬奧會與傳統佳節“撞個滿懷”,“冰立方”等場館在互動環節,結合民俗現場玩起遊戲,觀眾歡笑不斷,洋溢喜慶氛圍;

頒獎時刻,穿戴“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服飾的禮儀人員托起宛如同心圓玉璧的冬奧獎牌,古老文明與奧林匹克于方寸間交相輝映。

從服飾到配樂,從競技到頒獎,文化之美與運動之美在冬奧賽場競相綻放。全世界觀眾在觀看冰雪賽事的同時,共同欣賞著中華文化的靈動與厚重。

賽場下,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齊聚冬奧村,近距離感受著中華文化的風采。

春節期間,走進北京冬奧村,“福”字當頭、燈籠高挂,“中國紅”與“冰雪白”交織,濃濃年味撲面而來。各國和地區運動員入鄉隨俗紛紛貼春聯、貼福字,而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更令其讚不絕口:

“冬奧會以來,我已吃了200個餃子。”此前接受採訪時,特莎·莫德的隊友、美國女選手茱莉亞·馬裏諾成功被餃子“圈粉”。

餃子有“粉絲”,豆包也有代言。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裏三餐必有豆包,甚至在比賽完等待分數的間隙,也沒忘吃上一口。

以“中國風”托起“冬奧范”,是文化自信的生動表達。

“新”的背後,折射深層自信

融合之新、理念之新、心態之新,北京冬奧會上,一個個“新”的背後,傳遞出更深層次的文化自信。

當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中華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迸發時代活力。

“冰墩墩”火了,網上網下“一墩難求”的冬奧“頂流”,在全球引起追捧和熱議。

將大熊貓形象與冰晶外殼相結合,呈現出頗具時尚感和未來感的形象,“冰墩墩”融合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豐富的産品開發和互聯網角色塑造,更是賦予了吉祥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成為“國潮”崛起的又一個生動樣本。

活潑敦厚的“冰墩墩”,詮釋出中國創造非凡、探索未來的自信,展示以和為貴、熱情好客的民族品格,引起了全球範圍的情感共鳴。“一墩難求”背後,是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中國,愈發贏得世界的青睞與認可。

冬奧賽場上,依山而建的“雪遊龍”採用新技術,使1.9公里的賽道一次性噴射澆築成型;取自敦煌壁畫形象的“雪飛天”,可實現不同比賽的賽道剖面轉化;盈盈欲舞的“冰絲帶”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為運動員展現速度力量提供了絕佳舞臺……

中華意蘊融合現代科技,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有機結合,充滿“文化味”的場館彰顯出更加深厚的人文色彩和時代內涵。

北京冬奧會上,我們以理念創新展示出更有氣度的當代中國。

華燈初上,國家體育場璀璨奪目,宛若身披霓裳,在浩瀚夜空下熠熠生輝。“鳥巢”外,“大雪花”火炬上微火靜靜燃燒。

以一縷“火苗”取代“熊熊大火”,相比過往,可謂是顛覆性的理念創新。其背後蘊含的,是“以小見大”“一葉知秋”的中國思想,展現出綠色環保的中國方案。

這份舉重若輕、意盡則止的瀟灑,這份敢為人先、大膽革新的氣魄,正是源於文化自信——

如今的中國,不再需要搬出所有家底、憑藉宏偉場面來博得讚譽,大道至簡的理念盡顯大國姿態與非凡氣度。

聚焦冰雪盛會,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體現在賽場內外,從觀賽心態中也足以彰顯。

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上,中國小將蘇翊鳴在“雪長城”賽道一鳴驚人但未能摘金,網友紛紛留言“在我們心裏,你就是最棒的”;

速滑女子3000米決賽,德國運動員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衝過終點,儘管成績欠佳,但迎接這位老將的是如潮掌聲,“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的致敬刷屏網絡;

當羽生結弦嘗試挑戰前無古人的阿克塞爾四週跳(4A),卻落冰摔倒,中國網友為勇者吶喊,“今天的羽生結弦,才是更好的羽生結弦”。

一個細節可見一斑——

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手持金牌做奔跑狀的身影,折射出我們對金牌的嚮往。

而今,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仍是“熊貓”,手掌中卻是一顆予人溫暖的愛心。

這是國人心態的變遷,更是文化自信的注腳。

文明互鑒攜手向未來

“我們都需要愛,大家把手都牽起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來,一起向未來。”

朗朗上口的歌詞、歡快動聽的旋律,伴隨著北京冬奧會賽事持續深入,這首《一起向未來》早已唱遍大江南北、傳至世界各地。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複雜形勢,北京冬奧會奏響了團結、友誼、進步的樂章,在“一起向未來”的願景中,中國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架起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

“這些徽章太漂亮了,且非常獨特,它們將在我的書桌上擺放很久很久。”5日下午,冰壺項目混雙循環賽賽後,美國隊隊員克裏斯托弗·普利斯收到中國隊隊員范蘇圓、淩智贈送的“冰墩墩”奧運紀念徽章。雙方合影留念,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冰壺是一個社交性的運動,運動員之間都是非常友好的關係。”淩智表示,美國隊員賽後在更衣室也回贈了徽章。

徽章雖小,意旨卻深。它不僅是禮物,更是文化交流的信物,見證著運動員在賽場結下的深情厚誼。

賽場外,中華文化猶如一張張“名片”,成為冬奧舞臺上文明互鑒的新窗口。

走進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二樓的中醫藥文化展示空間成為熱門“打卡地”。“打一套太極拳可抽取盲盒禮物”的活動令外國友人充滿興趣,不少人跟著AI大屏學得有模有樣。

北京冬奧村和延慶冬奧村也設立了中醫藥體驗館。“這裡是傳播中醫藥文化和講好中國故事的平臺,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讓更多外國朋友看到中醫之美。”北京冬奧村中醫藥體驗館的志願者負責人張曉冰説。

從中醫到皮影,從剪紙到景泰藍……一張張文化“名片”在冬奧閃耀,與世界文化交流融通、一同綻放。

“冬奧會開在‘家門口’,不用出國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談及工作中的新奇體驗,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志願者關淇勻言語中透著興奮。

中華文化閃耀冬奧舞臺,中國也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兼容並蓄,充分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講述著與世界的“美美與共”。

音樂超越國界,聯通心靈。冬奧會開幕式上,當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團入場,背景音樂中19首世界名曲響徹“鳥巢”、震撼人心,在屬於全人類的奧運殿堂奏響屬於全人類的經典之聲。

“這些曲子,全世界觀眾都熟悉,用來搭配運動員入場,真是太妙了!”開幕式現場,古典音樂愛好者、參加過十屆冬奧會報道的意大利記者費迪南多聽到一首首熟悉的樂曲,熱淚盈眶。

這一刻,不同的文明記憶、文明圖景,在華夏大地上匯集。

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奧運會總是搭建溝通的橋梁,絕不會築起一道道高墻。奧運會讓我們保留多樣性的同時,把我們團結在一起。”

團結合作、命運與共,這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初衷。以冬奧會為契機,中國與奧林匹克偕行,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澎湃動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