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起向未來——2022年新開局看“活力中國”新氣象

2022-02-22 21: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一起向未來——2022年新開局看“活力中國”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

冬奧賽場,蘇翊鳴的驚世一躍讓人們看到了“雄獅少年”的活力與自信;

春晚舞臺,行走的山水畫卷《只此青綠》一舞讓人們感受到曼妙靈動的傳統文化;

浩瀚星河,天問一號探測器從火星軌道發來的新春祝福傳遞出一個民族熱情澎湃的創新活力;

……

2022年新開局,運動健兒激情飛揚、奮勇爭先,文藝工作者深情演繹華夏文明,全國上下防控疫情堅決有力,科研人員拼搏奉獻、昂揚奮進——

風華正茂的中國,不畏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一起向未來,擘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氣象。

2022年1月31日正值除夕,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遙遠的太空專門發來視頻,向祖國和人民送上祝福。這是指令長翟志剛拿著春聯送上祝福(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以奮進之姿擁抱未來,“活力中國”閃耀世界

高亭宇、蘇翊鳴、谷愛淩……由520架無人機組成的冬奧健兒頭像出現在廣州天空,上演了一場特殊的“星空告白”。

冬奧健兒們的活力與激情,正在全國掀起一股“冰雪熱潮”。

坐落于廣州市天河路商圈的廣州冰河灣真冰場,打造別具特色的冰上娛樂,讓市民在家門口體驗“冰上飛”,助力南國冰雪運動、大灣區冰雪旅遊業蓬勃發展。

“春節假期,我們每天客流都是爆滿的。對我們來説是開了一個好年,希望2022年借著冬奧會的東風,能夠給冰雪産業帶來一個新飛躍。”冰河灣真冰場副總經理李津説。

冬奧會帶動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查閱多家電商平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文創産品“一墩難求”,滑雪、滑冰裝備銷售額大幅增長。《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2)》預計,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收入有望超過3200億元。

這只是“活力中國”的一個縮影。

在天津港南疆港區26泊位,卸船機在進行卸貨作業(1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經濟社會發展穩步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中國大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神州大地正以奮進之姿開局2022年。

在廣州,中國造8萬噸半潛船“新耀華”號完成交付,這個被稱作“海上大力神叉車”的龐然大物,可實施堪比“穿針繡花”的高精度作業,彰顯出“中國製造”的力量。

在上海,新年首場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53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達到54.4億美元。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時尚消費品等重點産業齊發力,迸發虎虎生氣。

參加簽約儀式的蔡司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數字轉型官馬克禮説:“過去四年,通過進博會的窗口,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動能。”

……

2022開年,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活力中國”閃耀世界,離不開中國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所創造的健康環境。

2月15日,在山東五徵集團山拖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産線上裝配農用拖拉機。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折射出中國精準防控疫情的靈活與高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指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實踐。

媒體發文指出,當奧密克戎變異株讓世界多國陷入緊急防控的焦灼,北京冬奧會防疫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防疫體制的靈活與精準。

這是2月9日拍攝的廣西防城港市一家冶金企業的生産車間。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早日走出疫情陰霾。2022年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時説:我們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凝聚起戰勝困難和挑戰的強大力量。

以創新之態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展現蓬勃生機

2月11日,無人機在安徽省亳州市趙橋鄉“無人農場”噴灑除草劑。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2021年,我國在載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測、應用衛星、科學和技術試驗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展望未來,火星採樣返回、載人登月方案論證、重型運載火箭研製等一項項宏偉計劃將付諸實施,加快建設世界航天強國的壯麗圖景徐徐展開。

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折射出我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蓬勃生機。

1月30日,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在軌航天器支持中心數字空間站外,空間站任務飛控試驗隊科研人員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再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把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進行部署,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1月5日,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天文臺王培在介紹FAST在快速射電暴領域的重大成果。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一批“大國重器”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量子信息、幹細胞、腦科學等諸多前沿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成果。

2021年,我國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2022年元旦,國家航天局發佈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的一組精美圖像,向全國人民報告平安。這是環繞器與火星合影。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2022年開局短短一個多月,中國創新生機盎然、成果頻出——

依託“中國天眼”FAST産出的一批原創成果集中發佈:持續發現毫秒脈衝星;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首次揭示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大國重器”高效運行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加速取得突破。

破解人類指紋背後的遺傳密碼,揭示大腦時序記憶的神經機制,量子模擬和超冷量子化學研究更進一步……中國科學家勇闖科研“無人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説,“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後,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下一個科學制高點。目前,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表型組導航圖”已經初步繪製,“這張‘導航圖’又引出大量科學‘問號’,正等待著我們深入研究”。

活力的迸發更有賴於體制機制改革的持續推進。

2022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施行,這是我國科技立法發展中又一重大里程碑。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説,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該法的實施對於把科技創新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轉化為國家意志,發揮法律的規範、引導和保障作用,確保科技領域改革創新和政策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活力中國”的創新者們正以“敢為天下先”的膽略擺脫“跟蹤模倣陷阱”,勇闖“無人區”,在堅定自信的創新創造中,肩負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責任。

以奔跑之勢為發展賦能,“高質量”加速推進

打造“高質量”全新動能,賦能傳統産業,正在各地紮實開展。

不久前,江蘇出臺製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將每年集中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其中,2022年將確保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新型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新産業培育、新價值創造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向高質量進發!市場主體正以實際行動吹響向“高精尖”進發的號角,奏響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強音。

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羊曲水電站部分導流明渠(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金金 攝

2022年1月6日,作為上海市科技産業類重大建設項目的聯影醫療産業化示範基地正式開工,全面加速磁共振等高端醫療裝備核心部件與先進技術的研發與産業化。

“磁共振是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聯影醫療堅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如今已經實現了高場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發。”聯影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強説。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實現全面小康到邁向共同富裕,“活力中國”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2月15日,寧夏青銅峽市大壩鎮韋橋村村民李文會在日光溫室為桃樹疏果、剪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打造一批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建設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的美麗中國……

新的一年,“活力中國”開局“施工圖”已經繪就,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奔跑之勢閃耀著創新的活力,奮進之姿篤定邁往偉大復興。(記者王琳琳、張泉、馬曉澄、董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