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校畢業生將首超一千萬,透過總理記者會看就業壓力如何解決

2022-03-12 17:44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11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是李克強的第十次總理記者會。據南都記者梳理,10年來李克強累計回答了150多個問題,包含國家大政方針、經濟發展、民生熱點、大國外交等多個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就業1600萬人,是近年來最高。本次總理記者會上,與就業有關的問題被多次提及,李克強再次強調“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

此外,在歷年記者會上,李克強講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市場主體”,具體措施包括減稅降費“放水養魚”,優化營商環境等。

數次談就業

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

今年總理記者會上,與就業有關的問題被多次提及。

會上,李克強説,“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總理記者會上,首個問題就是關於就業,李克強當時就提到,就業對一個國家、對一個家庭可以説都是天大的事,“就業就是最大民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這一目標設定與2021年、2019年保持一致,比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多出200萬人。

在回答媒體“如何實現穩就業”的問題時,李克強談到,對於新增需就業人員,要給他們以培訓等多方面支持舉措,用市場化的方法來解決就業問題。比如這些年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我們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們的特長、聰明才智發揮出來,就業的大舞臺會絢麗多彩。”

在回答關於減稅降費的問題時,李克強提到,退稅會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

他還承諾,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把製造業、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

在談到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困難行業幫扶政策時,李克強強調,“幫助他們實際上也是支撐就業,因為僅1億個體工商戶就帶動了近3億人的就業,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幫他們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看到‘秤砣雖小壓千斤’,得給他們及時的扶持。

就業問題成必答題

今年穩就業任務艱巨

從近年來總理會來看,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總理記者會上的必答題。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在2019、2020、2021、2022年總理記者發佈會上,就業一詞分別出現了22次、25次、29次、29次。

2019年,總理首次談到,將“就業優先”置於宏觀政策層面;2020年又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今年,他再一次強調“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重視程度顯而易見。

為什麼今年將穩就業保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組數據可以看出穩就業的重要性:2022屆中國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將高達1076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達160多萬人,較2020年增加近三倍;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457萬,比2021年增加了80萬,增幅超過21%。

不僅如此,承載數億人就業創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仍面臨較多困難。“還有近3億農民工要有打工的機會,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還有一些企業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業。”李克強在發佈會現場説。

就業問題和中國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李克強在回應媒體關於本屆政府面臨的挑戰時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矛盾和困難疊加,最大的挑戰是新冠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

在此背景下,制定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實現可能性多高?李克強表示,“只要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能夠實現有些人説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他舉例稱,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的時候,我們沒有定經濟增長指標,但是我們定了一個明確的指標,就是新增城鎮就業要900萬人以上,結果實現了1100萬人以上的新增城鎮就業,經濟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增速達到2.2%,在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頻頻提及“市場主體”

要放水養魚、優化營商環境

在歷次記者會上,李克強講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市場主體”。為“保市場主體”,具體措施包括減稅降費“放水養魚”,優化營商環境等。

為何頻頻提到“市場主體”?市場主體和企業是一回事嗎?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承載了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2021宏觀經濟論壇暨創新峰會上曾對“市場主體”進行解讀。他指出,市場主體和企業並不是一回事,在1.5億戶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有1.03億,企業4800萬,農民專業合作社200萬。在4800萬企業中,有4000萬是小微企業,佔比83.3%,只有800萬屬於大中型企業。

“每當論及宏觀政策,市場主體作為一個關鍵詞彙總會被反復運用和提及,而市場主體在我們的心中,是被作為微觀基礎的主要代表來定位的。也可以進一步講,在當前的中國,市場主體不僅已經成為超高頻詞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宏觀政策設計的中心。”高培勇説,從2020年開始,中國經過疫情的洗禮,以市場主體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著市場主體配置宏觀政策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第3次提及靈活就業

要為“騎手們”繫上“安全帶”

南都記者關注到,這也是李克強總理第3次在總理記者會上提到“靈活就業”,從他的回應能夠看到新業態在中國一路發展的軌跡。

2020年,他提到,“現在新業態蓬勃發展,大概有1億人就業。不僅要採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讓更多新就業崗位成長起來。”

2021年,他關注靈活就業權益保障問題,表示“現在中國的靈活就業正在興起,已經涉及到兩億多人。有的一人打幾份工,很辛苦,所以我們應該給他社保補貼,特別是要用機制性的辦法來解決可能出現的職業傷害問題,給他們提供基本的權益保障。”

伴隨著靈活就業者勞動權益保障成為全國兩會關注的熱話題,今年,李克強又一次主動提到靈活就業的權益保障。“這裡還不得不提到靈活就業,因為有2億多人,形式多樣、覆蓋面廣。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種就業形式會比較長期的存在。他們風裏來、雨裏去,確實很辛苦,很多地方在給他們提供暖心服務。作為政府,針對他們的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等問題,我們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説要給這些‘騎手們’繫上‘安全帶’,讓靈活就業等新就業形態既解燃眉之急,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記者 王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