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內蒙古: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22-03-24 11:30 來源: 內蒙古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區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整治行動新聞發佈會

3月23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自治區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整治行動新聞發佈會。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孫利劍介紹我區開展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工作。

近年來,我區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廣大農牧民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2021年,全區接收全國根治欠薪平臺投訴舉報線索2.61萬條,信訪交辦線索955條,各級勞動監察機構立案查處235件,均得到有效辦理和處置。全區3個集體、4名個人受到國務院根治欠薪領導小組表彰。

今年,我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按照源頭治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標本兼治的總體要求,拿出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解決農牧民工工資拖欠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依規從嚴懲處惡意拖欠行為,切實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

今年,我區進一步明確和壓實各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印發全年根治欠薪工作要點。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自治區決定組織開展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行動貫穿全年,分為動員部署、專項督查、盟市互查、調度抽查、整改落實、健全機制六個階段,自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月調度、月通報工作機制,指導督促各地抓好落實。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第一,強化源頭治理,把工作做在前頭。一是加強政府項目、國有企業項目監管。全面落實《政府投資條例》,對政府投資項目資金安排撥付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堅決糾正企業墊資施工、不按進度撥付資金等問題。督促指導自治區國有企業加強欠薪源頭治理機制建設,規範用工管理,暢通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維權渠道。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賬款支付條例》,建立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與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協調聯動機制,清償賬款時優先支付農牧民工工資。二是加強社會投資項目源頭監管。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秩序專項整頓,嚴厲打擊違法發包、轉包、分包、挂靠等行為,全面推行施工過程結算,實施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對欠薪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對未能嚴格落實制度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依法進行處理和處罰。

第二,強化制度落實,把功夫下在平時。一是推進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全覆蓋。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實行工程建設領域實名制管理。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強化建築工人實名制平臺應用,及時上傳全區住建、市政在建工程項目實名制數據,建築工人實名制項目數據更新率要保持在90%以上。落實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推行分包單位農牧民工工資委託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和施工現場維權告示牌制度。二是加強“網格化”“網絡化”監管。創新監管模式,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和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包片包項目,推動工作重點前移、工作重心下移,依法對制度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落實。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在自治區層面建設集中監控預警平臺,與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互聯網+監管”系統有效銜接,及時歸集數據信息,認真分析研判處置,推動實現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全過程動態監管。

第三,強化案件查處,形成有力震懾。一是暢通欠薪舉報投訴渠道。推行“智慧投訴”“掌上投訴”,充分利用“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自治區舉報投訴電話、網站等渠道,及時發現和受理欠薪線索,優化辦理流程,落實首問負責制,強化接訴即辦,提升受理和轉辦效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特別是加大“12333”勞動保障諮詢服務熱線的宣傳推廣,形成實時受理、及時交辦、快查快處、督辦調度、質量回訪的工作閉環。二是加大欠薪線索督辦力度。以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信訪交辦、網絡輿情、群眾投訴舉報線索為重點,建立欠薪案件線索查處工作臺賬,對反映的欠薪線索第一時間對接屬地和行業主管部門,盯辦核查處理情況,提高辦理質效,確保實現拖欠農牧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98%以上。進一步加大積案化解力度,確保化解一件、銷號一件,清倉見底、案結事了。三是嚴格履行司法保障職能。開通執行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綠色通道”,加大強制執行力度,解決執行梗阻問題。加強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資金和工資保證金監管,除支付農牧民工工資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查封、凍結或者劃撥。探索建立涉農牧民工欠薪案件常態化類案分析監督機制,加大對欠薪案件支持起訴和訴訟監督的力度。四是嚴厲打擊惡意欠薪違法犯罪行為。自治區將開展集中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百日攻堅行動,督辦一批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各級人社部門要及時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案件,公安機關要對符合立案條件的及時立案偵查,檢察機關要依法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要依法公正審判,切實提高案件辦理效率。同時,也要依法嚴厲打擊以非法手段討薪或者以討薪為名討要工程款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第四,強化失信聯合懲戒,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一是加大公開曝光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形式,定期集中向社會公佈重大欠薪違法行為,強化社會輿論監督。二是開展欠薪失信聯合懲戒。認真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加快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健全部門間情況通報、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機制,依法依規將失信主體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相關監管平臺,在政府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發佈會上,自治區人社廳副廳長徐睿霞、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劉文玉、自治區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二級警務專員宗家進、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劉建華、自治區總工會副主席傲木格等就專項整治有關情況,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被拖欠工資的農牧民工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反映問題,政府部門如何有效推動問題解決?

徐睿霞:推動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欠薪投訴舉報渠道,推行接訴即辦、快查快辦、跟蹤督辦,確保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暢通渠道方面,一是施工現場“點對點”維權。每個在建工程項目均配備專職勞動保障監察員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員,負責日常巡視檢查,監督指導施工單位按時足額發放工資。農牧民工可以現場向監察、監管員反映欠薪問題,也可以按維權公示牌明確的監察、監管員電話進行舉報投訴,接到投訴後,監察、監管員第一時間到場依法處置、督促整改。二是熱線電話“便捷式”維權。人社廳強化“12333”電話諮詢服務熱線的受理轉辦功能,幫助農牧民工按需了解政策、全面準確反映問題線索。同時,正在建設優化自治區“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支持部門間信息共享、聯查聯辦,實現農牧民工通過人社廳門戶網站、內蒙古人社手機APP等渠道反映的欠薪問題“多點受理、一網統管”,系統上線後,將生成二維碼,在維權公示牌及其它線上線下渠道廣而告之,全面推廣應用。

案件辦理方面,一是體現“快”的節奏。接到舉報投訴後,第一時間受理,按照“雙交辦”原則,既交屬地人社部門又交行業主管部門,相關部門要指定專人快速介入調查。二是落實“細”的要求。案件查辦過程中,要全面細緻掌握案件詳情,果斷採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同時要深究問題根源,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三是突出“嚴”的特點。案件線索交辦後,人社廳將嚴格採取臺賬管理、挂賬銷號的督辦模式,逐案明確辦結時限,強化過程管理,明確專人盯辦,做到“應辦必辦、依法快辦”。四是確保“實”的效果。案件線索核處辦結後,要立即開展跟蹤回訪,確認被拖欠工資的農牧民工足額拿到工資。

記者:在拖欠農牧民工工資治理過程中,除了不斷加大行政監管力度外,我區還有哪些讓拖欠主體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殺手锏”?

劉文玉:失信聯合懲戒是治理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的又一把“殺手锏”。多年來,自治區發改委一直將勞動保障領域誠信建設作為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全力推進。早在2014年,自治區發改委配合自治區人社廳制定了《自治區社會法人勞動保障信用失信懲戒辦法》,明確了拖欠勞動者報酬的行為標準和懲戒依據。

從2017年至今,自治區發改委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將全區252家因拖欠農牧民工工資被認定為嚴重失信主體的用工單位納入了失信懲戒“黑名單”,全部在“信用中國(內蒙古)”網站予以公示,並通過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及時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根據2021年6月1日我區頒布實施的《內蒙古自治區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規定,市場主體一旦失信,相關部門將對其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採取限制措施。同時,用工單位被認定為存在惡意欠薪等嚴重失信行為,將在三年公示期內,不予修復。

信用監管是日常行政監管的延伸,通過信用監管,使欠薪者“一處拖欠、處處受限”,有效促進了我區用工單位“不敢欠薪、不願欠薪、不能欠薪”氛圍的形成。

記者:2021年全區公安機關就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整治特別是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安排?

宗家進:2021年,全區共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31起,其中公安部掛牌督辦5起,涉案金額共3950余萬元,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8人;8起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2022年,全區公安機關將持續開展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工作,深化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一是強化案件偵辦。全區公安機關堅持“以打開路”,不斷健全完善與人社部門、法院、檢察院的協作機制,積極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聯合會診,聯動打擊,特別是對人社部門移送的欠薪數額較大、受害人數較多、符合刑事立案條件的及時立案偵辦,開展專案攻堅。同時將查處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向社會公佈,有效震懾犯罪。二是強化聯動打擊。將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專項工作作為今年年度重點工作推進。全區公安機關繼續與人社、住建、工會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定期互通舉報投訴、案件偵辦等情況,形成聯動打擊整治工作合力,嚴厲偵辦懲處惡意欠薪犯罪。三是強化“追逃追欠”。對欠薪犯罪涉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上網追逃,採取有力措施,加大追捕力度,儘快緝拿歸案。同時,強化“追欠”意識,依法及時查詢、查封、凍結涉案賬戶和財産,最大限度幫助農牧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資,挽回經濟損失,堅決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為自治區經濟建設和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記者: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用工數量大,也是拖欠工資的易發高發領域。住建部門近些年在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源頭防範欠薪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措施?

劉建華:一是推進建築工人實名制平臺建設。從2018年上線運行以來,通過實名制平臺實施管理的建築業企業有1651家,累計錄入企業人員約24萬人,考勤派遣人員約12萬人,錄入工程項目2921個。去年,我們對平臺進行了升級建設,增加了新的功能,通過線上等方式培訓2600余人次,錄製了五套視頻培訓教程並公開發佈。二是推行工程擔保舉措。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儲存制度,2021年房屋市政工程項目累計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8.8億元。為進一步降低建築業企業資金成本壓力,在法定四類保證金推行保險保函替代工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建築市場信用建設,四類保證金以保函形式繳納比例達到21%,其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繳納比例為58.61%。開具保險單數988份,使用保單替代保證金金額5.15億元。三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在辦理施工許可時,各級住建部門落實建設單位必須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方可開工建設、工程款支付擔保、人工費用與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等各項要求。在工程項目開復工時,要求總包單位在施工現場配置實名制管理相關系統和設備,配備勞資專管員負責用工、考勤、工資支付等管理工作,要求監理單位在施工日誌中記錄實名制管理情況並督促落實。四是規範建築市場秩序。組織開展執法檢查,全區共檢查5494個項目,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的項目數94個,對相關單位罰款198.02萬元,對9家企業責令停業整頓,對11家企業限制投標,檢查情況在全區進行了通報。

下一步,一是組織開展全區房屋市政工程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專項行動。推動房屋市政工程開復工前實名制平臺全覆蓋,大幅提高工人考勤率和數據更新率。暢通欠薪維權渠道,督辦化解政府投資房屋市政工程“兩拖欠”和房地産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加大執法檢查和日常監管力度,督辦因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導致的欠薪案件,落實工程款支付擔保、工資保證金、分賬管理、總包代發工資、施工現場維權信息公示等制度。二是組織開展全區工程建設領域整治專項行動。推行“互聯網+監管”,推動建築市場監管平臺、實名制管理平臺等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強化建築市場和施工現場聯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挂靠等行為。有效發揮“兩法銜接”和“三書一函”作用,對違法嚴重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立案、追究,形成監督執法合力。三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研究制定房屋市政工程施工過程結算管理辦法,縮短竣工結算時間,清除不合理的結算前置條件,有效解決“結算難”頑疾,根治因拖欠工程款導致的欠薪問題。研究制定降低建築企業保證金比例措施,減輕建築企業負擔,維護農牧民工合法權益。研究制定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辦法,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規範建築市場秩序。

記者:在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方面,工會是如何依法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的?

傲木格:2021年,全區各級工會認真組織開展農牧民工法治宣傳教育和公益法律服務行動,持續打造“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牧民工普法品牌,全區組建50多支法律服務分隊,深入農牧民工集中的地區及工地,實地宣講197場次,服務農牧民工3.7萬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8萬餘份;堅持維權與維穩並重,信訪與法律援助的有機銜接,2021年自治區總工會本級為農牧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1起,挽回經濟損失120多萬元。

2022年,全區工會積極主動作為,切實促進欠薪問題的解決,維護農牧民工合法權益。一是加強源頭參與。積極參與自治區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各項工作。二是開展法律宣傳。積極探索普法載體,創新普法形式,提升宣傳實效。通過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牧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舉辦全區職工法律知識競賽,排演法治情景劇,拍攝普法短視頻,向農牧民工宣傳《民法典》《勞動合同法》《工會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引導農牧民工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依法理性表達訴求的習慣。三是抓集體合同簽訂。通過開展集體協商“春季要約”等活動,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工資共決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通過集體協商解決勞動用工、工資待遇、欠薪等問題。四是開展法律援助。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推動盟市、旗縣職工法律援助服務工作機構建設,把農牧民工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努力做到應援盡援,不斷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實效。發揮好“12351”職工維權熱線作用,及時受理農牧民工投訴舉報,發揮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作用,密切與勞動仲裁、人民法院的合作配合,加強訴調對接,依法履行好工會職責。(記者 梅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